楊靜
摘要:當前,在新課標的指導下,小學數學教學改革如火如荼。如何在有限的45分鐘內有效提高課堂效率,提升學生數學素養,是廣大小學數學教育工作者密切關注的問題。隨著新課改的逐步深入,教師的教育觀念、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也都發生了一些可喜的變化。但是,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和鍛煉,仍然是我們應該不斷探討的問題。筆者擬就此一方面,做些淺薄的分析探討,以期能對同行的相關教學起到些許指導作用!
關鍵詞: 賞識 教學設計積極性的培養 情境創設
有人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托爾斯泰同樣認為: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從中我們可以看出,興趣在學生學習成長中起著多么重要的作用!一堂課,教師能否激發起學生興趣,能否引起他們強烈的求知欲,將直接決定其課堂效果!
一、學會賞識把愛心帶進課堂
多年的教學實踐告訴我,賞識教育有其極為科學的地方。課堂上用充滿賞識的眼光關注學生,能激發起學生的自信心、自尊心,激發起其學習動力。教育學者認為:教育不能僅僅是表揚加鼓勵,而是賞識孩子的行為結果,是強化孩子的有效行為;是賞識孩子的行為過程,以激發孩子的興趣和動機;通過創造環境,以指明孩子發展方向;通過適當提醒,增強孩子的心理體驗,以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為。小學階段是實施賞識教育的重要階段,這個階段,孩子的心智處于發展的黃金時期,教師應把愛帶進課堂,正所謂“生命如水,賞識人生,學會賞識,愛滿天下”。通過愛這一途徑,培養學生的自信心以及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從而達到教育的目的。
要做好賞識教育,教師首先要做一個伯樂,要善于發現孩子身上的優點。因為無論哪個孩子,只要我們耐心尋找,就必定能發現他的優點,即使他做錯了事,我們也可以從中找到閃光點,關鍵是一個“愛”字。愛,是人類所特有的,最偉大的情感。如果說親子之愛是基于血緣關系的本能的愛,那么老師的愛則更多的是博愛。因為教育是無選擇性的,所有的孩子都有責任獲得愛,愛才是老師最美的語言。
同時,賞識即是一種理解,更是一種激勵。賞識教育的前提,是承認孩子的個體差異,并在尊重差異的基礎上產生的一種良好的教育方法。由此,我們在教學中,應允許學生出錯,讓孩子能在錯誤基礎上不斷前進。
實踐證明,教師充滿愛心走進課堂,有效使用賞識教育,并在教學中創造條件讓家長參與賞識教育,能促使孩子形成自信、走向成功。
二、數學課堂,精心設計,寓教于樂
數學是門充滿藝術趣味的學科,我們的課堂中應該把握一定節奏,維持一定的學生參與度,當我們感到學生參與程度不夠、注意力轉移時,應盡快采取相應措施,提高課堂趣味性,把學生注意力拉回來。比如:課堂導入階段,上課前,根據教材的內容,精心設計導語,可以以故事導入。我在講解20以內加減法時,就巧妙使用“龜兔賽跑”的故事,把故事數字化,學生都感覺很新奇,個個豎著耳朵聽講。故事講完了,孩子們還沉浸在故事里,動腦筋為故事里面的龜兔想辦法解決困難。小故事營造出了濃郁的課堂學習氣氛,提高了學生的參與度,使他們在潛移默化中獲得知識的提高。
小學三年級數學第一章講的就是位置與方向,對于孩子們來講,初次接觸方向這一概念,感覺很抽象,教起來難度較大。為了提高教學效率,在課前,我利用課外活動時間,把孩子們帶到學校操場,把他們扮成一個個小動物。同時,找了相應的道具充當學校、醫院、圖書館等等,然后讓學生完成提前準備好的與辨識方向有關的任務,結果學生完成的都很好。在這個基礎上,我課堂上的教學就容易多了,節省了時間,提高了效率!
三、創設情境立體展示還課堂與學生
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差,形象思維強,參與意識濃厚。針對這一特點,我在數學課堂上,采取了很多次教學上的活學活用。其中效果最明顯的一次是在教學“元、角、分”的練習中,我把教室設計成“臨時商店”,把學生按學習小組分開,并分派給不同的任務,一部分做售貨員,賣各種“商品”;其他人當顧客,到商店買東西。同時,我還要求他們必須用現金交易。這一場景,真實地再現了孩子們的生活,他們頓時喜形于色,迫不及待地加入游戲行列,望著商店里想買的東西,快樂之情溢于言表。此時此刻,教師及時把商店里要賣的東西變成簡單的元角分換算,看著價格上的算式得出價錢,就能買到你想買的東西。在游戲中學習,學生學而不厭,得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現代社會中,科技的快速發展,給教育帶來了很好地傳播媒介。教學中大量運用多媒體技術,把圖、文、聲集成在一起,使得各種媒體互補,傳遞信息具有很強的真實感和表現力。多媒體計算機為小學生勾畫出一個多姿多彩的視聽學習環境,是實現學生獲取知識信息最優化的通道。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課堂教學,不但信息量大,而且圖文聲并茂,非常符合一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不但能強化學生的記憶,而且還給學生展現出無限的知識空間,激發學生獲取信息和新知識的的情感需求。課堂是孩子們的,多種教學媒介的使用,能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能部分的實現還課堂于學生,讓孩子們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習的力量和源泉。“寓教于樂”不能只成為一句空話。教學中抓住重點,巧妙設立情境,給學生創造的機會,提高其積極性,必將給我們帶來豐碩的教育果實!。我相信只要我們多角度立體教學,勤思苦練,一定會在教育路上越走越遠、越走越好!
參考文獻
[1] 許明勇.新課導入模式的初步研究[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1(2)
[2] 陳美云.導入新課的藝術[J].發明與創新,2003(2)
[3] 黃景容.小學數學愉快教學淺談[J].教育評論,1996(2)
[4] 彭文養.小學數學新課的導入設計[J].教書育人,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