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程普
摘要:初中物理作為學生接觸專業物理知識的開端,良好的教學不但有助于學生物理創新能力的培養,同時更有利于他們今后對更高層次物理知識的學習。然而受應試教育、中考升學壓力等多方面因素所影響,目前初中物理普遍存在“填鴨式”教學方式,如此一來不僅教學效果難以保障,學生創新能力更是無從談起,這對他們今后高層次物理學習造成嚴重阻礙。鑒于此,本文探究一些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物理教學方法。
關鍵詞:初中物理;創新能力;培養
眾所周知,初中教學中不管是什么科目,都應當重視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要將素質教育當作重中之重。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只有具備活躍的思維邏輯,才能保證在未來的學習中具有更高的自主性,才能真正意義上地發展成為社會主義綜合型人才。物理是初中教學中的重要學科,在學生的未來發展中有至關重要的地位,這就要求教師在初中物理教學中要采取可行的措施,不斷的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為學生的未來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教師樹立起科學的教學理念
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起著重要的影響,教師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前提必須自身要樹立起創新的意識,只有教師自身具有創新的教學意識,才能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實現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的目的,在此基礎上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習積極性。傳統的物理教學活動中,學生一般處在一個被動的接受知識的地位,老師往往處于主動地位,教學活動的核心不在學生,而在于教師,缺乏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意識,嚴重阻礙了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教師在物理教學過程中應當第一教材進行挖掘,將一些生活中的問題和教材充分的結合,鼓勵學生敢于打破傳圖思維,使學生在自身是思考中不斷發現學習中的問題,之后對問題進行分析,經過自身思考和教師講解最終解決問題,這樣做極大調動了學生的學習思維,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此外,教師應該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是知識的傳授者,學生則是教學的主體,因此,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應當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自身特點,充分考慮到學生的需要,鼓勵學生進行大膽的思考和回答問題,提高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
二、構建多元化的評價
每一位學生都希望得到教師和同學的肯定,在中學階段,學生的自尊心更強,他們一旦在物理學習中受到挫折,學習熱情會逐漸下降,甚至會產生厭學情緒,這對學生創新教育的順利開展和教育效果的提高形成了嚴重的阻礙。所以,在實際的物理教學工作中,教師應充分與學生進行思想交流,通過構建多元化的評價體系對學生進行表揚、鼓勵,保持學生學習物理的熱情,善于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使學生在物理學習和創新方面得到進步,讓學生在物理學習過程中體會到成就感和認同感。
三、充分利用多媒體手段
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的迅猛發展,教師教學手段越來越多的呈現多樣化,而計算機互聯網技術更是滲透到各行各業中去,對初中物理教學而言更是如此。初中物理教學中運用計算機技術,不見可以實現物理教學質量上的跨越,還可以實現學生從黑板粉筆學習到色彩、音樂等學習的巨大跨越。此外,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的使用,還能極大的刺激學生的感光,讓學生的物理學習顯得更加的形象化以及具體化,最終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應用多媒體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進行討論,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協作,實現物理學習效率的最大化。值得注意的是,課堂小結并不是對物理知識的簡單總結,其最大的作用是激起學生的物理思維,讓學生能夠在不斷的學習中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足以及優勢,進而鞏固已學知識,提高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以及問題分析解決能力。物理課上,常見的小結類型包括以下幾種:對比式小結、互動性小結、問題式小結以及概括式小結,但不管是哪一種類型的小結,都必須注重簡單、明了,沒有人愿意聽一些繁雜卻沒有實際用途的,作為每節課的小結,就必須具有針對性以及目標性,這才能讓學生在不斷的小結中學到知識
四、多做實驗,實踐真知求創新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動手實踐是相當重要的,這也是培養初中生創新能力不可或缺的手段,要確保節節有實驗是不現實的,但是可以高效利用實驗課程進行深入拓展,另外,還要注重學生們合作與交流,也許一句話就是激發創新靈感的導火索。不能否認,只有親自操作才能增強實踐效果,才能讓教學更加切合實際,更能貼近學生們的想象,貼近學習的知識點融入,所以在初中物理的教學中,動手實踐尤為重要、動手實踐更能顯現物理教學的實效性,更有助于創新能力的培養。例如,在學習《電學》中,尤其在學習《電路的連接與安裝》這一章節中,一定要保持學生們的動手實踐率,力爭讓每一名學生都親自操作電路安裝、親自識別串并聯,從而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應該說,《電學》操作是初中物理最常用、最有效的實踐教學方式,也是最值得普及和推廣的創新能力培養教育教學方式。
五、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與逆向思維
大部分初中生認為物理課程很難學,筆者根據研究發現,這一情況產生的原因主要在于學生缺乏良好的物理思維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對此,筆者認為教師可以在物理基礎知識教授完畢后,向學生提出一些引導性較強的問題,隨后讓他們進行獨立思考并給出自己的答案,最后教師在點評幾名學生的回答后公布該問題的準確答案,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的物理思維。此外,教師還應重視學生逆向思維的培養。例如,在學習“地球對物體的吸引作用”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可引導學生采用逆向思維的方式來思考:物體會不會對地球也產生吸引力?又如,在學習“電”能生“磁”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可讓學生反過來思考:“磁”能否能生“電”?讓學生了解到在一定條件下事物之間能夠互相轉化,激發學生創新思維。
六、結語
綜上所述,鑒于初中物理對學生今后更專業物理知識的學習以及創新發揮著重要作用,因而要求廣大教師必須在積極轉變傳統教學方法、模式的前提下,立足于教材實際,精心設計課堂教學內容,重視物理實驗的探究性,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與逆向思維能力,從而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 張善華.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探討[J].新課程,2014,(05):6.
[2] 唐小丹.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J].讀書文摘,(02):2.
[3] 朱華任.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考試周刊,201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