茍軍
摘要:小學數學教學作為教育體系中的一門基礎學科,對于學生的發展與成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此期間,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與創新意識是當前小學教育工作者必須肩負的責任。
關鍵詞:小學數學 教學 教學創新
21世紀是一個信息技術和高新技術為主的知識經濟時代,是一個綜合國力源于人力資源的新時代,在這個時代,衡量人的標準不只是文憑的高低,更重要的是具有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因此,小學數學作為教育體制中的基本學科,加強創新教育,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是小學數學教學義不容辭的責任。
數學學科,作為抽象思維學科,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一門重要學科,小學數學教學應創造寬松愉快的氣氛,遵循小學生的認知規律,挖掘他們潛在的能力,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讓他們成為學習的主人。然而,傳統的“教師是知識的傳播者,學生是知識的接受者”的舊觀念,至今影響著我們,課堂上學生學習的方式是單一的、被動的,缺少獨立獲取知識的機會,教師缺乏對學生學習的情感、態度以及個體差異的關注,忽視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傳統的授課方式是老師講學生聽,而數學是一門思維邏輯性強,比較抽象的教學科目,總是采取灌輸式的教學,學生會感到乏味沒有興趣,影響學習效率。所以,在新課改下進行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首先應該改進傳統教學方法,以學生為課堂主體進行教學。小學生精力旺盛,喜歡新奇的事物,老師應根據學生的特點創造與之相適應的教學方法。可以采取分組答題的競爭方式進行教學,老師可以聽到不同學生的不同想法,促進學生的思考能力,增進學生間的有情,縮短老師與學生間的距離感,同時還可以通過組間對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自主樂于學習數學。
二、加強學生主體性培養
新課改下,老師要想加強數學教學的創新,增強學生學習質量,先應該改進傳統的教學模式,以學生為教學主體,怎樣使學生成為教學主體,老師需要將單純傳授式教學逐漸改變成對學生啟發性教學,通過課堂引導,使學生增強學習興致,開拓思維,同時加強學生授課前的預習,通過其自主學習和發現問題的能力,并加強學生課后作業的練習,通過復習鞏固知識的掌握,從中鍛煉學生獨立完成任務的能力。還可以采取競賽學習的方式,老師將小學生們分成幾個小組圍城圈坐好,老師在中間根據課上內容出題,學生們可以進行自由溝通,討論計算方法和結果進行回答,這樣進一步加深學生的印象,促使老師、學生一同進行思考、溝通和學習的能力,加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數學教學中老師還可以利用角色體驗的方法進行教學,就像在數學公式講解時,不采取直接告知或講述的方式,而是先拋出問題讓學生親身進行操作,然后讓其總結結果。比如長方形面積的講解中,老師可以先引入本節課程的主要內容,讓學生了解要學習什么,之后拿出尺讓學生測量實物,并對其進行引導和計算,從而得出結論。可讓學生當做是測量員,拿著尺子對教室的長、寬進行測量,并設置小助手進行數據記錄,之后進行計算,然后總結。這樣可以讓小學生親身感受數學計算的魅力,可以與實物相結合,提高學生的興趣、參與和積極性,并加強其感知、認真思考的能力,以體現了以學生為主的教學方式。
三、營造和諧的課堂氣氛
傳統的數學教學中,除了老師講學生聽,還有就是老師提問,在舉手的學生中找一個進行回答,這樣的方式能夠增進少部分同學的學習性,提高其優越感,但大多數學生不能得到機會,從而使學生降低了學習積極性,同時也拉遠了師生間的距離。新課改下,要求教學創新應以學生為主體,指的不是一個學生或學習優異的學生,指的是整體學生,因此老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該創建一種和諧、平等的氣氛,讓每位同學都覺得自己被重視,從而自主參與到學習中。通過分組形式、或游戲形式、或角色扮演形式等教學方法,促使學生間的感情交流、合作能力,讓他們取長補短,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同時也可以增進師生間的感情,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的學習氣氛,提高學習質量。
四、使用多媒體教學增強課堂活躍性
新課改隨著社會信息時代的改變而不斷革新,在這個信息網絡發達的時代,計算機技術不斷發展,多媒體的應用也越來越受各大企業或單位青睞,小學數學教學中也同樣可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而且它將會成為現代教育的一種主導方法。學生們早已熟悉、看慣了傳統的黑板、粉筆結合式教學,感覺到乏味、沒有新穎性。若采用多媒體投影教學,老師可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學習進度等相關內容,將教材知識編排到課件中,同時適當配用簡筆畫、圖像或播放方式等手段,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對新鮮的事物具有好奇心,從而會提高其專注力。利用這種形象、具體、豐富多彩的教學方式,可大大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期待感,從而提高其學習的自主性和專注性,進而提高學習效率。
五、引入情境教學法
情境教學模式的應用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流程:創設情境、研究問題、歸納結果以及實際運用。⑤小學數學教師首先應當將情境教學與教學內容緊密結合起來,創設出生動的教學場境,然后使學生在扮演場景人物的過程中,思考教師提出的數學問題。例如,教師可以創設出日常生活中“農產品買賣”的情境,讓學生分別扮演角色A與角色B。A:“老板,白菜價格多少錢一斤?”B:“白菜2.5元錢一斤,買2斤可以每斤便宜5毛錢。”然后提出問題:“A買了2斤白菜需要支付多少元?A花了8元錢,能買到幾斤白菜?”這些問題提出來,可以使小學生的思維迅速轉動起來,并且在經過分組討論之后最終將問題解決。情境教學不但實現了當前小學數學教學模式的創新,還進一步加深了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提升了他們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結語
進行小學數學教學的變革,推進小學數學教學的創新需要有系統的思想和科學的方法,要繼續在小學數學教學的目標、內容和方法上做文章、下功夫,積極進行小學數學教學的思想、結構、組織、體系的變革,有效適應小學生數學學習、數學課堂的實際,這是創新小學數學教學,推行小學數學教學變革的基本路徑和基本方法。
參考文獻:
[1]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J].武志紅.生物技術世界.2014(12)
[2]小學數學教學與生活實踐相結合的策略[J].王春蘭.現代農村科技.201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