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鵬
摘要:素質教育下,發揮學生主體地位是當前教育中所需要貫徹的理念。傳統以教師為主體,根據教師的性格制定教學方式的模式已經不適合當下的教育。將分層教學運用到課堂教學中,將學生劃分成不同的層次,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樹立學習信心。本文通過將學生劃分成優等生、中等生、差等生,并針對這三種層次的學生將備課、教學過程、作業、評價進行分層,從而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說明了在教育中,學生才是主體,教育應面向全體學生,讓每一位學生在教學中都能夠得到發展。
關鍵詞:信息技術;分層教學;因材施教
一、前言
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受到了人們的高度關注。在信息技術教學中運用分層教學,將學生按照學習狀況劃分成不同層次,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特點采取針對性的教學方式,讓每一位學生在課堂教學中都能有所收獲,從而促進學生均衡發展。
二、分層教學的概念
分層教學主要是多學生進行分層,按照學生的學習能力將學生分成優等生、中等生和差等生三類。分層教學主要倡導的是滿足所有學生的需求,在教學大綱的要求,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將因材施教真正落實到教育中。分層教學貫徹以人為本的理念,發揮學生主體地位,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不同層次的輔導、設置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以及進行不同層次的評價,使得這三類學生都能在各自相適應的區域內得到充足的發展,讓全班同學均衡發展。
三、建構信息技術分層教學的措施
(一)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備課
由于學生之間存在差異,所以教師在備課時需要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分層備課。如何將教學目標分解、如何把教學內容合理劃分、如何有針對性地進行課后復習等等,都是目前教師所需要考慮的問題。
1.教學目標分層
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共同的目標就是完成教學目標。教師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對于優等生,教師為其制定發展目標,即在掌握所需要學習的內容的基礎上,對知識面進一步拓展,并對自身的知識運用能力和交流溝通能力進行培養;對于中等生,教師為其制定中期目標,即在理解所需要學習的內容的同時,注重對所學知識的綜合運用;對于差等生,教師為其制定基礎目標,即完成教學內容。通過將教學目標分層,讓每一位學生都得到了發展。
2.教材處理分層
分層教學的目的在于促進全班同學均衡發展,以學生為主體,在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上,對學生的潛力進行挖掘。要促進學生充分發展,就需要教師對教材進行適當處理,沒有合適的教材內容為教師提供分層處理,這樣的教材是不合格的。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一味照本宣科,而是需要打破教材的束縛,大膽的針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對教材進行增加、刪減,使得其更能促進分層教學的實施。
(二)對教學過程進行分層,體現因材施教的理念
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掌握信息技術的要求要基本想要。但是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按照先達到差等生目標,再到中等生目標,最后到優等生的目標的順序進行,層層遞進。
1.任務驅動
教師根據當前的教學目標為學生們設計教學任務,所制定的任務一定要具有層次性,對學生進行一步步引導。由于差等生的學習能力較低,所以對于差等生的要求相對較低,所制定的任務也是比較簡單的。以差等生的教學任務為起點,首先樹立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信心,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在教學活動中培養自己的創造力和思維想象力。
2.分層輔導
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需要開展不同層次的輔導,對于優等生可以適當采取“放”的措施,讓學生們自由發揮,在自我探索的過程中擴展自己的知識面;對于中等生和差等生都可以采取“扶”的措施,將輔導的重心放在這類學生身上,幫助他們學習信息技術的相關知識。在輔導過程中,教師要做到“放”和“扶”相結合,這樣在輔導過程中能幫助到每一位學生。
(三)作業分層,布置不同層次的課后作業
教師在布置作業的時候,可以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習布置不同層次的作業。對于優等生教師可以布置一些拓展性的作業,讓優等生學習更深層次的信息技術操作;對于中等生教師可以布置一些綜合性的作業,讓中等生綜合利用課堂中所學習到的內容去完成作業;對于差等生教師主要以鞏固其基礎為主,布置一些當天所學內容就可以解答的題目。對于大家都存在的問題,教師可以利用網絡教師將這些操作展示在熒屏上,幫助學生理解知識。
(四)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取不同的評價標準
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是學生在完成其學習任務后,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完成任務度等各方面作出客觀性的評價。教師可以采取教師評價和同學互評的方式,讓學生能夠清楚地了解到自身所存在的優缺點,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改正。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師所采用的評價標準是一樣的,為了體現公平公正,教師需要根據學生多方面的表現進行綜合評價,如上課積極性、學習能力、作業完成度、遵守紀律等,而不只單單一個方面。
四、小結
總之,在信息技術教學中采用分層教學,能夠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充分調動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分層教學滿足了不同學生的不同需求,貫徹以人為本的理念,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其合適的“學習區域”內進行學習,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得到發展。
參考文獻:
[1]于光輝. 建構信息技術的分層教學[J]. 中華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2013(23):130-130.
[2]牛少斌. 淺析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的分層教學法[J]. 祖國:建設版, 2014(6):375-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