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月品
摘要:個性化閱讀就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夠根據學生的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能夠做到因材施教,使得教學課堂能夠滿足學生的學習和成長需求。在這一過程中,就需要教師能夠考慮到學生的理解能力,對學生更多的包容,重視學生的參與度,使學生能夠更多地參與到閱讀教學中來,不能使得教學課堂成為教師的課堂,而應當成為學生的課堂,使學生能夠在課堂山上成為主體,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通過親自參與親身感受,從而能夠獲得思想上的啟發,然而在現階段,在教學課堂上,仍然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使得學生的效率低下。本文就主要討論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個性化閱讀所面臨的各種各樣問題,并且提出了相應的解決策略。使得個性化教學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他們的文學素養。
關鍵詞: 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研究
一、個性化閱讀的重要性
新課程改革以來,語文教學也開始逐漸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新課程標準提出開展閱讀教學有利于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同時能夠使學生在閱讀中培養自己的思想,從閱讀中獲得學習的樂趣,然而閱讀是屬于一種個性化的行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閱讀同一本書會有不同的理解,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是起到引導性作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有針對性的開展教學,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得學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能夠能力有所提升。因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就需要充分地尊重學生的閱讀和感受。
小學語文是小學階段的基礎性課程,在教學體系中占著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師教學的主要任務就是教會學生認字,使學生能夠掌握閱讀的能力,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通過開展教學活動,全方面的提高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使學生能夠為學習其他學科奠定良好的基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重視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問題。對學生來說,能夠閱讀通過終身受益,教師通過開展教學,使學生能夠養成健全的人格,提高自己的想象能力,學生能夠養成樂于探究的好習慣。為此小學語文教師就需要重視個性化閱讀教學,采用各種各樣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的創新,從而保障個性化閱讀教學的質量,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閱讀教學中的問題
1.教學方法陳舊
素質教育已經推行多年,但是直到現在,有許多教師在課堂上仍然是滿堂灌,忽略了學生們的學習狀態以及心理變化,在小學階段,由于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對于事物具有強烈的好奇心,會產生豐富的探索欲望,同時想象力較為豐富。但是小學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并沒有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來進行教學,導致學生會對于閱讀學習逐漸失去興趣,除此之外,大多數語文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缺乏相應的理論和實踐創新,導致課堂學習缺乏活躍性,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不能夠得到調動,從而會對語文學習失去興趣。
2.教學缺乏魅力
當前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閱讀教材具有一定的科學性,閱讀教材中的文章均是通過精心挑選出來的文章,具有一定的教育意義,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由于教師的教學方法不同,導致學生學習的效果也會不同,學生對于閱讀理解知識的掌握水平也會不同。這是由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深刻地進行文本的研究,充分地體現語文教學的魅力,在課堂上缺乏課堂感染力,對于學生來說缺乏吸引力,因此就會使得語文教學的有效性不能夠很好地得到體現。
3.缺乏學習興趣
根據對當前小學生的學習狀態進行調查發現,大多數學生對于閱讀學習缺乏一定的學習興趣,而教師又由于對學生的心理狀態和學習狀況沒有進行實時的關注,學生在課堂上單純的聽講,不動腦,不思考,這樣的教學就不會取得一定的效果,學習的知識也會“過目就忘”,沒有真正的理解,學到的知識也就無法進行消化吸收,成為自己的知識體系一部分,并且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升,這樣的問題嚴重地影響了教學的有效性。學生的自制力較差,對于語文的學習興趣不高。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較小,自制力較差,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自己的獨立學習能力和管理能力沒有得到培養,因此比較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影響,很難專心的投入到學習的過程中,去閱讀有益于他們成長的一些書籍,需要教師和家長去監督他們學習。
三、個性化的教學方法
1.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教學過程中,應當利用個性化的教學方式來開展教學,教師能夠根據學生的特點,有針對性的開展教學,根據學生的具體能力和閱讀能力,在不同的年級利用不同的教學方法,調整閱讀教學的重點。對于小學語文教師來說,個性化閱讀教學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方式,這就對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師就必須在教學中考慮到學生之間的差異性,進行多元化的設計,使教學過程能夠滿足大部分學生的需要,使得學習能力較好的學生和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都能夠有所提高,有所成長,除此之外,教師應當轉變傳統教學課堂上的角色。
2.采用多元化的教學評價方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重視教學評價方式,利用多元化的教學評價來對學生進行評價。使學生能夠通過評價,提高自己的獲得感、成就感。因此教師就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積極正向的評價。閱讀評價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能夠對閱讀學習產生濃厚的熱情,除此之外,通過閱讀學習也能夠使他們的閱讀能力得到提升,而且評價是基于學生的學習狀態進行正向的評價,使他們能夠在評價的激勵和引導下,更好地投入到學習過程中來。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必須利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來教學,例如通過創設閱讀情境,在學習古詩詞時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相應的朗誦或者表演,對于表現良好的學生可以進行激勵,并且對于不好的學生也不要進行批評,還要對他們進行適當的指導。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利用拓展活動的形式來豐富學生的視野,對他們進行客觀的評價,使他們能夠增強自己的閱讀效果。
總結
總而言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利用個性化的教學方式來開展閱讀教學,使學生能夠通過學習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并且能夠提升自我的綜合素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需要勇于創新,不斷進行教學的探索,使學生能夠對閱讀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參考文獻:
[1]胡永會.個性化閱讀教學新理念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成功(教育),2013(10).
[2]歐津.試論如何實現有效的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J].教育教學論壇,2014(12).
[3]杜軍林.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如何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J].教育:文摘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