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曉燕
摘要:小學數學教學的開展,對于培養學生的數學基礎能力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發展,我們越來越注重對教學過程進行創新和改革,越來越重視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在本文中,筆者將針對核心素養視角下如何開展小學數學教學這一問題進行簡單的探究。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數學;小學生;課堂教學
針對數學學科的核心素養來說,內容的涵蓋非常廣泛。比如說從實際問題中抽象出數學知識,形成邏輯推理能力,掌握一些數學思想,提高數學的運算能力等等。小學生的年齡幼小,他們并沒有太多的數學知識基礎,因此,想要形成核心素養,需要依靠教師的引導和點撥。基于核心素養視角下,開展小學數學教學,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創設真實生動的教學情境,激活學生的數學思維
由于數學知識相對來說具有抽象性和邏輯性,對很多小學生來說都具有一定的難度。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當中,經常會有學生覺得學習數學知識吃力乏味。眾所周知,小學數學的教材內容中所涵蓋的知識難度較低,并且在我們的實際生活中有著廣泛的運用。所以教師可以利用這一特點,從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出發,以教學內容為依據,創設出真實生動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這樣的情境之中產生探究數學知識的欲望,激活數學思維,樹立恰當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生活化的情境對于學生來說更容易接受,同時也可以促進學生從實際問題中抽象出數學問題。
如我在帶領學生認識多位數的時候,為了能夠順利地引入本節課的知識內容,讓學生了解多位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利用談話來進行導入:在日常生活和生產中,我們常常遇到和用到比萬大的數。緊接著我利用多媒體出示圖片及文字:(1)我國的領土面積約為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三位;(2)世界上現存最大的皇宮是北京的故宮。它的占地面積約為七十二萬平方米;(3)2011年,我國芝麻、茶葉和油菜籽的總產量如下:芝麻六十一萬噸、茶葉一百六十二萬噸、油菜籽一千三百四十三萬噸。由此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好奇心。
二、引進多元化教學方式方法,豐富學生的數學體驗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很多教師往往會更加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因此總是希望能夠通過自己不斷的講解和學生重復的做題來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實際上,這種傳統的教學方法并不能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甚至還會消磨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基于核心素養的視角下,我們應當全面貫徹落實寓教于樂的教學理念,讓學生愿意學,主動學。具體來說,教師應當引進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方法,豐富課堂教學的環節,營造出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為學生創造出更加美好的學習體驗。在妙趣橫生的數學課堂里,相信學生會投入更多的情感,受到更多的啟發。
在開展四則運算教學的時候,我利用多媒體向同學們展示出一張圖片,引導學生總結出信息:滑冰場上有72人,中午有44人離去,又有85人到來。針對這些條件,我和同學們一起提出了問題:離去后還有幾人?現在有幾人?在小組討論教學的過程中,大家得出兩種方法,方法一:離去后還有幾人?72-44=28(人)②現在有多少人? 28+85=113(人);方法二:72-44+85=28+85=113(人) 。接著我引導學生說一說算式是怎樣列出來的,加強學生對數量關系的分析能力,同時也促進學生概括出同級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三、改變傳統單一的評價機制,樹立學生的學習信心
分數并不是評價一個學生的標準。但是在當前的教學現狀當中,很多教師都受到了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一味地希望學生能夠獲取較高的分數。實際上,過分的注重學生的分數并不符合素質教育理念,也無法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需要學的知識有很多,但是除了知識之外,我們更加注重能力。所以,在核心素養的視角下,我們應當摒棄傳統單一的評價機制,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積極的鼓勵和肯定學生,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心。具體來說,我們可以從很多個方面來評價學生,比如學生的課堂表現、是否積極回答問題、能否按時完成作業、在小組合作中的表現等等。
在日常的教學過程當中,我通常會組織學生進行定期的評比。比如說評價出每周的“作業之星”、“合作之星”、“提問之星”等等,從多個方面來評價學生,更能夠引導學生積極的肯定自己,樹立學習的信心。在課堂教學中,我也會對學生進行積極的肯定和鼓勵。如在開展相交與平行這部分知識教學的時候,有幾位學生圖做的非常標準,于是我夸贊他們“畫的真好!值得大家學習。” 學生受到夸獎之后,會表現的更加積極,更加認真。
綜上所述,想要不斷的提高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就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采取適合學生的教學手段和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從整體上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參考文獻:
[1]核心素養視角下如何開展小學數學教學[J]. 韓玉敏. 華夏教師. 2016(11)
[2]基于數學核心素養的小學數學教學改革[J]. 張熒熒,朱麗,吳曉璐. 科教文匯(上旬刊). 2016(09)
[3]重新定義課堂:核心素養視角下的教學轉型[J]. 曹培杰. 現代教育技術. 20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