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鋒
摘要:在教學過程中,教材、教法、教學用語是教學的三大中介因素。課堂教學需要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多項信息傳遞,而信息傳遞的主要媒體是師生的課堂語言。語言不僅是人們交流思想、傳遞信息的工具,也是人與人之間溝通情感的橋梁;而教師的課堂教學用語則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物質載體,是師生信息溝通的重要手段,是聯系師生情感的重要紐帶。它不僅會影響到課堂教學效果,而且還對學生是否喜歡這門功課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現結合本身教學實際,粗淺地談談鄉村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用語的使用。
關鍵詞:鄉村;小學數學;教學;用語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用語既然如此重要,那么如何正確的運用,就是考驗我們教師的教學水平以及經驗。小學生思維跳躍,不受固定的模式控制,所以小學生對數學這門學科還是很感興趣的。教師利用好這一點,在教學用語上面結合小學生自身的特點,來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法。
一、準確、規范,具有科學性
準確、規范性是教學語言的“靈魂”,沒有“靈魂”,教學語言就沒有生命。數學是科學性和邏輯性很強的學科,在小學階段,一定要讓學生們打好基礎。小學數學是學生今后學好科學文化知識的基礎,因此,小學數學的教學語言應該準確和規范的。例如:在教學“三角形的初步認識”這節課時,有的教師在總結時是這樣說的:“由三條邊組成或圍成的圖形是三角形。”這是不科學的,因為三條邊組成的圖形可能是三條不相交的直線;三條邊圍成的圖形可能不是首尾相連。這樣說才是正確的:“由三條邊圍成的封閉圖形是三角形?!笨梢娬f法稍有差別,結果就相差很遠,所以給學生傳授知識的時候一定要準確,同時提醒學生之后說什么,做什么,也要講求準確、規范。
二、優美、幽默,具有感染力
在課堂教學中,有時教師的一段繪聲繪色的描述,可以讓學生如身臨其境,聽得津津有味;有時一句啟發性的話語,可以點亮學生思維的火花,激起學生學習的激情。小學數學教師的課堂教學用語應像朗讀詩歌一樣具有抑揚頓挫的語調,輕重緩急的語流,輕松自然的體態,表達情感要樸實動人,說話語態要親切自然,語言格調莊重得體,又要和諧風趣。這樣的課堂教學用語就可以強烈地感染學生,成為推動學生自覺學習的內在動力,對教師講課的內容不僅注意接受,樂意接受,而且急切地盼望接受,使教與學融合在一個和諧統一的教學過程中。
三、形象、生動,具有啟發性
教師的“教”,主要是為了“不教”。教師使用具有啟發性的課堂教學用語,能讓學生思維的火花不斷閃爍,進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從“要我學”變成“我要學”,給學生一個廣闊的思維天空,從而達到“一石擊起千層浪”的效果。例如:在教學退位減法時,為了讓學生弄懂退位的意義。我就舉了學生生活中的一個實際例子:今天和同學一起去書店,看到一本自己喜歡的書,而帶的錢卻不夠,該怎么辦?學生肯定會想到向同學借。我便立即向學生提問:我們在計算減法時,如某一位上,被減數的數字小于減數的數字時,我們該怎么辦?這樣,學生就自然會想到向前一位借數,即退位。
四、激勵、變通,具有親切感
自然人都存在被對方尊重、賞識的心理狀態。因而,教師在課堂上要把握住每一次機會,發現每一個學生的閃光點,運用賞識性的課堂教學用語,去激發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激情,讓他們心靈得到舒展。課堂上,對于不同的學生要使用不同的課堂教學用語,要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而有所變通。比如,對于學困生,提的問題就不要太復雜,讓他們也有一個表現自我的機會,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認同、重視。這樣既可讓學困生喜歡老師,又能讓全班學生激起學習數學的激情。
五、巧妙使用無聲語言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巧妙地運用無聲語言,能恰到好處地提高教學效果。無聲語言包括教師的表情語言、手勢語言和體態語言等。這些無聲語言可輔助有聲語言實現教學目的。我們常說“眼睛是心靈的窗口”,老師一個慈祥的眼神,對學生都是激勵,即使對學困生,特別是對某些缺乏自信心的后進生也一樣。在課堂上我們要盡量用和藹可親的目光去捕捉學生的視線,讓目光灑遍教室的每—個角落,使每個學生特別是“學困生”時刻感到老師在注意自己,這樣無形中就起到了駕馭課堂的效果。老師可以用嚴肅的目光去警告課堂中的違紀的同學,這種無聲的批評比大聲的呵斥更容易讓學生接受,且不影響其他同學的注意力。同樣,教學用語中若沒有手勢、體態用語,課堂教學就顯得有些沉悶、呆板,缺乏活力。課堂教學中如能恰當使用手勢、體態用語,既可創造一個熱烈、和諧、輕松的課堂氛圍,又可強化要傳授的數學知識,給課堂教學增添亮點和活力。當然手勢、體態用語的使用應保持自然、適度,不可濫用,否則就起不到預想的效果。
六、結語
課堂教學用語的使用不僅是數學教師教學基本功的體現,也是數學教師主導作用的重要表達方式。在鄉村小學數學課堂上,我們要根據學生的生理、心理、年齡、生活環境等特點,精心設計符合班級實際的課堂教學用語,才能把枯燥無味的數學知識講生動,讓學生體驗到思維過程的快樂,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用語的設計與運用[J]. 沈靜.教育科研論壇.2011(01)
[2]巧用教學語言 激活學生思維——“導語”“過渡語”“評價語”在課堂中的運用例說[J]. 覃旦軍.湖北教育(政務宣傳).20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