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巖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深入,任務驅動教學法作為新型的教學方式之一,被越來越多的《電子技術基礎》課程所應用,并有效地提高了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基于此,本文將針對中職《電子技術基礎》中應用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意義進行分析,進而提出設計任務驅動教學模式、以設立情境來營造氛圍、以小組為單位研究問題、完善任務驅動教學評價等四方面應用策略,希望對我國中職《電子技術基礎》課程教學的改革有所幫助。
關鍵詞:任務驅動教學法;電子技術基礎;中職院校
任務驅動教學法可以通過任務的設定來促進學生思維能力法提高,通過科學的、持續的、多元化的任務驅動,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升學習效果。但是現階段,我國的任務驅動教學法在應用的過程中還存在著很多問題,相關的理論研究也還不夠成熟,所以本文針對任務驅動教學法在中職《電子技術基礎》中應用策略的研究是很有現實意義的。
一、中職《電子技術基礎》中應用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意義
任務驅動教學法,可以通過教學的內容的科學劃分,進行學生自主學習的一系列引導,通過不同的模塊的學習,學生便可以在完成任務的同時,強化自身的理論體系與實踐技巧。現階段,在中職《電子技術基礎》課程中,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應用愈發普遍,其應用的價值與意義也逐漸體現出來,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從教學方面來看,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應用,有利于提高《電子技術基礎》課程教學的質量以及效率。具體來說,這種應用可以使得原本較為枯燥的內容教學,充分地展現特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從而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從學生方面來看,任務驅動教學法在中職《電子技術基礎》中的應用可以針對學生的個性以及潛能進行有效地挖掘。具體來說,這種應用可以使得學生在任務探究、解答的過程中,更好地調動起主觀能動性,促進學生獨立思維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的提高。而且,這種應用還給予了學生平臺與空間,在這種條件下,學生的個性色彩以及實踐表達都會有顯著的發展與進步。
二、任務驅動教學法在中職《電子技術基礎》中的應用策略
(一)設計任務驅動教學模式。設計任務驅動教學模式,是任務驅動教學法在中職《電子技術基礎》中的應用前提。在中職《電子技術基礎》教學的過程中,首先,教師要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及發展規律進行教材大綱要求的有機結合進行課程具體教學模式的設計,增強課程設計的合理性以及實用性。其次,任務驅動教學設計要以不脫離教學目標為基礎展開,使得中職《電子技術基礎》的三維目標得到靈活性應用,促進學生對教材的深入探索。例如,在進行任務驅動教學模式的設計中,注意學生的“知”與“行”的有效結合,處理好課堂理論學習與課堂練習的比例,推動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最后,做好課堂管理的規劃,在任務驅動教學法的背景下,情境的創建、小組的分析等活動都需要良好的管理模式來維系,做好管理的設計是提高課堂管理質量與效率的關鍵。
(二)以設立情境來營造氛圍。以設立情境來營造氛圍是任務驅動教學法在中職《電子技術基礎》中應用的重要表現形式。在情景創建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充分地融入特定的課堂氛圍之中,對知識的直觀理解、思維能力的形成有著重要影響。教師要注重對教學氛圍的創建,設立一些貼近學生生活的情景任務,使得學生面對任務有親切感,提高學生完成任務的能力,從而增強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例如,教師在進行“整流濾波電路”講解時。教師可以針對學生們常用的充電器進行提問,引起學生的思考,從而自然進入充電器構造的探索之中。教師可以通過辦公場景的創建,進行直流穩壓電源制作任務的布置,并嚴格要求學生進行任務制造,提升學生的具體應用實踐技能。將問題引入的情境,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熱情。
(三)以小組為單位研究問題。以小組為單位研究問題,同樣是任務驅動教學法在中職《電子技術基礎》的應用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環節。以小組為單位研究問題,首先,教師要在提出任務后,組織學生思考,研究任務要求與方向,幫助學生快速回憶涉及內容,鼓勵學生發表自身的看法和見解,增強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其次,在進行任務研究的過程中,教師要進行科學地分組,把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每組人數控制在3-6人之間,以免人數過多或過少影響討論結果的科學性以及學生發散性思維的培養。最后,小組合作的任務研究模式要有一定是時間以及規則限制,才能進一步地提高任務的完成效率與質量。以小組為單位研究問題,不僅可以促進課堂教學內容掌握程度的提高,還可以促進學生的合作的增強,提高學生的實際實踐能力。
(四)完善任務驅動教學評價。完善任務驅動教學評價,可以提高任務驅動教學法在中職《電子技術基礎》中應用的全面性。完善任務驅動教學評價機制,首先,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分別進行成果的展示,并針對任務研究過程、想法、思路、理論應用等方面進行具體的講解。其次,教師要根據學生成果的品質、講解的思路進行科學的點評。在點評的過程中,既要肯定小組成果的價值,又要給予一定的改善意見。例如,教師可以在小組之間進行評比,對于優秀的解決方案進行表揚和贊賞,對于有問題的要給予指點和改正,以幫助學生成長與進步。最后,發揮學生之間相互評價的作用,提高學生對自身成果的深入認識,促進學生之間相互學習、彌補自身的不足,從而完善自身的知識體系,實現更全面的發展。完善任務驅動教學評價,不僅可以充分調動起學生學習電子技術基礎知識的積極性,還可以促進其完整的知識理論體系的形成。
三、結語
任務驅動教學法,在中職《電子技術基礎》中的應用對課堂教學效果的提高以及學生全方位素質的提升有著重要的意義。各個中職《電子技術基礎》課程教師,要從學生實際出發,制定教學模式,進行情境化、小組式的教學方法,轉變評價方式,從而實現全面的任務驅動教學。
參考文獻
[1]劉雅楠,李靖宇.基于Multisim10的任務驅動教學法在數字電子技術實驗中的應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6(04):153-155.
[2]吳麗波.基于任務驅動的項目教學法在應用型本科“電工電子技術”課程中的應用研究[J].科技風,2015(13):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