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忠
摘要:現代新興科技的發展帶來了新媒體技術的廣泛傳播和應用,與思想政治教育發展和傳播有著緊密的聯系,其產生的作用更是不容小覷。高校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臺,其思想政治教育的受眾大多是青年人,是國家的未來,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中占據著重要地位。而當下新媒體技術廣泛應用,各類新興的傳播方式如雨后春筍般蓬勃發展,這也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新的思考和啟發,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新形式,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質量。廣大的教育工作者們也在新媒體技術的發展中,積極創新,開拓進取,為高校思想教育工作增添了新活力。
關鍵詞:新媒體;思想政治;高校教育
新媒體是一種新興的大眾媒體形式,相較于傳統的書信、報紙、電視新聞等傳播形式,它借以數字傳感技術、互聯網信息技術以及現代移動通信等新型技術手段,在人們的生活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逐漸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新媒體的種類多樣,形式精簡概要、個人色彩濃厚,通過微博、微信、QQ、抖音、快手等平臺、人人都可以發布文章、視頻等,以小篇幅、極具個人色彩的形式發布出來供人們閱讀和娛樂,廣受人們的關注。在當代社會人們的溝通交流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對人們的生活產生著重要影響,這也給我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思考和機遇。
一、新媒體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結合
現代高校的教育發展與時代的發展結合緊密,越來越多體現著信息化的時代特點。大多高校都摒棄了傳統課堂的枯燥形式,積極采用多媒體的教學模式,以豐富多彩的教學課件代替傳統的板書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也有新的應用,更注重理論與實際的結合。將思想教育借由網絡信息傳播的力量融入到學生的學習中去,不再依靠單一形式的教師授課,而是借由各種可在新媒體中輕松獲得的音像資源給予學生更豐富、更全面的認識,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思想政治的熏陶。
在另一方面,新媒體的發展也有其弊端。信息時代的高速發展意味著信息傳播的高速和繁雜,各類信息充斥,在思想政治教育領域尤為突出。當代社會在弘揚社會正能量的同時,也借以暴露著社會中的弊端以警示人們,但這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就會產生不利影響,對大學生們的思想政治建設工作造成困難。人人都成為新媒體的傳播者,危害社會的危險分子也可以傳播消極內容,社會熱點問題被負面夸大,各類消極文化意識泛濫混淆,監控工作無法到位,有害信息無法得到清除,大學生缺乏辨別能力,反而易受其影響。因此,新媒體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發展就會受到阻礙,不利于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新媒體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結合的創新
(一)創設網絡學習空間,采取新學習形式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貫穿于學生學習的整個階段,必不可少至關重要,因此,必須改變傳統學習的方式,創設新的學習空間,優化資源配置,減少教育資源浪費。校內可以設計思想政治教育的網站,組織學生進行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和培訓,嚴格篩選網站內的信息,清掃網絡學習空間。安排教師專項負責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相關工作,采取微課等新媒體形式教學,主動參與到學生們的討論中,及時回復學生問題。嚴格量化學生的成績和績效,確保每個學生都可以參與其中,而且學有所得。
(二)營造積極思想氛圍,引導新媒體輿論
嚴格來講,網絡空間極具復雜性,完全清除消極信息太難辦到了。因此,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必須給學生營造積極的政治學習氛圍,促使學生的思想價值觀念是積極向上的。對于各類新媒體資源,要進行充分整合,整體規劃,建立專業的管理機制和評估制約,將不同優勢、不同類型的新媒體資源聯合起來,優勢互補,長效制約,形成多方面全方位的新媒體學習資源平臺,將其掌握在手中,利用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積極關注新媒體輿論的相關動態,及時引導輿論走向,不以強硬的形式強制學生接受思想價值觀念的輸出,以具有說服力的理性分析引導學生理性思考,對學生思想層面進行深層次引導和凈化。
(三)思想政治宣傳融入新形式,增添新活力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難以進行的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思想政教育內容枯燥無味,學生難以專心其中。而且,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實不僅僅面向著校內學生,也面向了社會和人民,這也意味著在實際的工作中,必須突破傳統的枯燥教育模式,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變得更有吸引力。這給我們廣大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采取靈活多樣的教育形式,教育內容不一定是表達政治思想的枯燥理論,而是應該突出理論中的中心思想,這樣一來,表達的形式就變得多元化和豐富化。可以采取拍攝小視頻的形式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民警李建國”團隊出品的系列短片就是一個貼近人們生活的表現形式,更容易被人們接受。還可以定期發送漫畫推文等,吸引更多學生和人群投入思想政治教育中來。
(四)堅定高校輿論宣傳陣地建設,提升教師隊伍水平
高校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陣地,必須重視自身建設,從思想上建黨。堅持立德樹人,運用新媒體資源的優勢,堅定學生的理想信念,重視校園宣傳欄、校園文化活動、校報、校園廣播、校史館、圖書館等輿論宣傳方式,積極搭建新的宣傳平臺,弘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思想,使學生能夠潛移默化的接受思想政治的洗禮。
培養優秀師資隊伍,提升教師隊伍的水平。重視教師的專業素養的同時也要全方位的關注教師的能力。鼓勵教師繼續深造,定期組織教師隊伍進行培訓,提升業務水平開拓眼界。
三、結語
新媒體發展迅猛,給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重大改變。但是優勢和劣勢在隨時發生著轉變,這就意味著,我們必須時刻緊抓時代的步伐,密切關注新媒體發展帶來的改變,緊抓事物的發展規律,積極創新,不斷開拓,將新媒體時代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得更好。
參考文獻
[1]林培煜,占亞劍,梁菲.基于新媒體的高校學生思政教育發展策略探究[J].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38(S2):151-153.
[2]曾慶桃.胡樹祥.網絡自媒體演進及其對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傳播的新要求[J].思想教育研究,2016(3)6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