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詩瑀
摘要:高中生是祖國未來的希望,如果沒有形成一定的法治觀念,就會對今后法治社會的建設帶來不利影響。從心理層面來說,高中生的法治心理還不成熟,容易受到外界的不良因素影響,使其誤入歧途。尤其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出現了大量虛擬空間和交往形式,加劇了青少年犯罪,所以對高中生進行法治觀培育十分必要。
關鍵詞:高中生;法治觀;必要性
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法治教育,進行法治精神的大力弘揚,可以提高高中生的法治觀。在新時期,加大力度進行高中生的法治教育迫在眉睫。本文對依法治國背景下對高中生進行法治觀教育的必要性進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提高高中生法治教育的重要舉措。
1高中生進行法治觀培育的必要性
1.1增強高中生法律意識
青少年樹立價值觀的關鍵時期就是高中階段,在這個階段進行高中生法律意識的增強很有必要。社會道德的底線就是法律,法律是維護社會秩序正常運行的基本準則。高中生大多即將成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責任的主體,所以增強其法治意識,對維護國家的穩定和安全有積極影響。高中生進入社會必備的條件之一就是要有法治意識,這對高中生進行正確人生規劃的制定以及未來進行職業的選擇有現實意義。
1.2預防未成年人犯罪
社會的熱點問題就是未成年人犯罪,在社會中有很多未成年人犯罪的案列,究其原因就是未成年人對犯罪的危害性沒有全面正確的認識,同時也沒有法律意識,缺乏道德約束,容易沖動犯罪。為了讓高中生這些未成年人對法律的重要性以及違反法律的嚴重后果有深刻的理解,可以進行法治課程的開設,讓高中生們對真實發生的案例進行學習,在思想上重視法治,預防高中生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1.3培養法治的觀念精神
每一位公民都應該具有法治觀念,這是我國依法治國的要求,開設相關法律課程可以對高中生的法治觀念和精神進行培養,通過系統的學習,讓高中生進行法治觀念的基本建立,讓高中生對我國相關法律框架有清晰的認識,遵守國家憲法法律,維護法律秩序。高中生樹立正確的法治觀可以指導學生有正確的行為,并且可以在社會中約束自己,做社會中合格的接班人,維護我國的安定。
1.4健全學校管理機制的需要
學校為了推動自身的發展,就需要制定各種規章制度,保證校園的和諧安定。為了追趕時代發展的步伐,學校要對學生的思想教育不斷的完善,除此之外,還可以進行法律知識的宣講,讓高中生提高法律意識,促使其養成良好的遵紀守法的習慣,形成良好校風,對學校管理機制進一步健全和完善。
1.5構建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根本要求
高中生是祖國發展的未來,是實現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的有力保證。為了構建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需要每個人掌握法律知識,加強法治觀念,這是促進社會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2加強高中生法治觀培養的措施
2.1堅持課程改革和師資隊伍建設相統一
進行課程改革和師資隊伍建設是對高中生進行法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學習要設立專門的法治教育課程,為高中生學習法律知識提供一個平臺。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發揮教師的的主導作用,對高中生參加實踐采取鼓勵的態度。同時要加大師資力量的投入,培養具有高素質水準的教師,并且對教師進行培訓,使教師的法律素養不斷提高。
2.2加強社會因素對學生法律意識培養的關注程度
高中生最終都會走向社會,而和諧的社會法治有利于提高高中生的守法意識,如果社會中有不良風氣,就會影響到剛步入社會不久的高中生,甚至出現違法犯罪的事情,無視法律的重要性,沒有認識到違反的嚴重后果,就可能會走上一條不歸之路。所以,社會環境與學生未來的發展至關重要,兩者相輔相成,所以為了培養高中生的法律意識,創建良好的社會氛圍,需要社會力量注重對高中生法律意識的培養。
2.3構建完整的法治教育系統
提高學生的法律素養是對其進行法治教育的目的。法治教育系統是開展法治教育的基礎,所以高中學校的相關領導人要不斷建設和完善法治教育系統,并且要高度重視,促使校園法治教育工作快速發展。同時作為教學老師不僅要有扎實的專業技能,同時也要摒棄傳統的教學模式,要與時俱進,加大教育的靈活性,注重以學生為本,教師是教學的引導者,要與學生積極的溝通交流,形成師生互動的良好局面。另外,學校要把法治教育融合在校風建設中去,只有通過嚴格的校規校紀才能對學生的行為進行規范,使學生在良好的校園環境中進行法律知識的學習,這有利于法治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
2.4高中生自覺加強自身的法律意識
現階段,盡管社會主義法治社會的建設方興未艾,但是中學生尤其是高中生自身的法治觀念依舊非常淡薄,針對此種情況,作為一名合格的當代高中生,必須不斷增強自身的法治觀念,提升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學會運用適當的手段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另外,學生們可以在日常閱讀的時候,多選擇一些和法律相關聯的讀物,在思想政治課上,自覺學習法律基礎,提高對違法犯罪現象的警惕性。
結語:
我國新一代的高中生承擔著促進國家發展的重任。所以作為一名合格的公民,我們不僅要對自己的文化知識進行充實,同時還需要樹立正確的法律觀念。這是實現我國依法治國戰略的重要條件,我們要在建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的道路上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我國不斷的完成民主化與法治化,所以我們每一位公民都應該進一步提升法治觀念和法律意識。在進行法治教育的培育過程中,怎樣行使公民權利、履行公民的義務是進行法治教育的重點內容。樹立正確的法律意識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它是長時間積累的過程。作為高中生,更應該努力成為一名合格的公民。培養高中生的法治觀,進行法治啟蒙教育是最直接的方式,我們形成法治觀念后以后,還可以在自己利益受到損害時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同時這對預防未成年犯罪,建設法治國家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張瀚櫻.淺論中學生法律權利意識的培養[J].法治與社會,2016(36):189-190.
[2]司衣米克,庫爾馬納力.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學生法律素養培養探析[J].未來英才,2017(09).
[3]李天媛.高中生學生法律素養現狀及法治教育的深化探究[J].讀天下,2017(03).
[4]邱琳.“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貫徹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策分[J].河北經貿大學學報(綜合版),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