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高陽
摘 要:隨著經濟社會的轉型,基于互聯網的消費金融迎來了歷史性的發展機遇,與此同時卻也面臨著不少的挑戰。本文首先介紹了消費金融的概念,進一步介紹互聯網消費金融的概念及其在國內的發展現狀,并且多種不同的互聯網消費金融產品為例,說明其發展模式。本文同時詳細梳理了互聯網消費金融面臨的發展機遇以及發展過程中面臨的挑戰,對其未來的發展方向做出展望和思考。
關鍵詞:互聯網;消費;金融;監管;風險控制
一、互聯網消費金融的定義和發展現狀
所謂消費金融,廣義上講,指的是所有與消費有關的金融服務,狹義上講,則是指為了滿足消費者購買產品或者購買服務的需求,而提供的一系列金融服務。針對個人的車貸,房貸,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消費金融產品。近幾年來,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消費活動和金融活動都與互聯網產生了密不可分的關系,互聯網消費金融應運而生,成為了消費金融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目前的互聯網消費金融主要有以下幾種模式:
1.大型電商平臺或者O2O平臺
這類模式主要有淘寶花唄、京東白條、蘇寧任性購。主要是電商平臺自己建立消費金融業務線,一般利用分期消費的手段提升消費者的消費欲望,促使消費者提前消費,甚至過度消費。這種消費金融的模式有利促進電商平臺的成交量,為電商平臺帶來營業利潤;與此同時,電商平臺還可以根據用戶的還款情況來評估用戶的支付能力和信用情況等,從而完善征信數據庫,為風險評估和控制提供可靠的參考依據。
2.以消費金融切入垂直細分領域的公司
裝修、租房、校園等領域都是現在創業熱點的領域,互聯網消費金融公司可以借助這些創業領域,深入各個細分產業鏈,圍繞產業鏈上下游的需求,構建“消費場景大生態”。即,當消費者產生消費需求的同時,也隨之附上與消費場景相匹配的金融服務。這類公司的主要代表有教育領域的愛學貸、蠟筆分期,校園領域的趣分期、分期樂,租房領域的會分期、租房寶,裝修領域的土巴兔、家分期等。不難發現,這些分期產品都是針對具體的消費需求,瞄準具體人群,提供精準的金融服務,因此,用戶需求量大,黏性高。
3.第三方信貸服務的金融平臺
這類平臺主要依靠數據挖掘、數據建模、大數據風控來提供消費金融產品,大多數情況下,也需要與電商合作,對電商提供的用戶數據和流量有很大的依賴。這類公司的主要代表有閃錢包旗下的閃白條、閃銀和量化派等。
二、互聯網消費金融發展機遇
1.政策利好
眾所周知,長久以來我國的經濟發展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依賴于投資,而消費對經濟發展的拉動則稍顯不足。而隨著生產力的發展,投資和出口對經濟發展的邊際貢獻越來越小,經濟發展結構逐漸向消費轉型。在這種大背景下,鼓勵消費,促進消費市場的繁榮和發展,是政策傾向的大勢所趨。事實上,我國從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開始,就提出要發展消費金融,中國人民銀行在2000年以前,就通過了個人住房貸款和汽車消費貸款的政策,以銀行為主導的消費金融模式已經有了長久的積累和發展。在2016年兩會期間,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在全國開展消費金融公司試點,鼓勵金融機構創新消費信貸產品”,消費金融再一次成為熱點詞匯。2016年3月人民銀行、銀監會聯合印發《關于加大對新消費領域金融支持的指導意見》,政策利好成為推動行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2.消費升級
除了政策的鼓勵和支持之外,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需求,消費產業的升級,也為消費金融的發展提供的良好的生長土壤。根據近五年GDP的增長情況來看,雖然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GDP增長率長期在7%左右徘徊,但第三產業的增長率始終保持高于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可見第三產業已經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首要因素,人民群眾的消費需求日益旺盛,消費意識逐漸增強。另一方面,消費金融的較早普及,使得提前消費的意識也在消費者中得到普及,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越來越多的消費需求需要通過提前消費來滿足,這就為消費金融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然而,過去的傳統消費金融由銀行主導,而銀行對消費貸款的發放有著嚴格的審批流程,傾向與發放給收入穩定,信用記錄良好,違約可能性低的較高收入人群,而這部分人群在所有消費者中僅占少數部分。互聯網消費金融可以靈敏的捕捉到被銀行消費金融產業忽視的部分消費者的提前消費需求,為他們提供量身定制,更方便可得的信貸產品,如上文提到的京東白條,趣分期等等。
3.技術進步
在政策的扶持發展和良好消費土壤的基礎上,互聯網消費金融的發展,最主要的還是依賴于科技的進步和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尤其是電商平臺和線上支付手段的發展。互聯網消費金融與傳統的消費金融最主要的不同點,就在于互聯網消費金融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的技術優勢,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充分利用互聯網軟件開發消費者多種多樣的消費需求,如裝修、購物、校園、租房等,這些軟件在便利人們生活的同時,也將消費與互聯網變得密不可分,也就自然為消費金融公司提供了大量的客戶資源和為客戶提供金融服務的入口。不僅如此,互聯網消費金融公司還可以通過這些入口打造情景化消費,提升客戶黏性。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發展,消費者的線上消費和金融記錄都在被用來做個人信用分析,為互聯網消費金融產品的風控提供可靠的參考。
三、互聯網消費金融發展面臨的挑戰
在以上的多個利好條件下,互聯網消費金融堪稱時代的弄潮兒。然而,互聯網消費金融的發展前途也并非一片光明,仍然面臨著諸多挑戰。縱觀整個互聯網金融行業,目前消費金融正處于監管空白期,平臺的征信和風控能力明顯不足,無論是從互聯網消費金融公司的角度,還是從政策監管的角度,都尚未搭建起一個可靠的風控框架,雖然互聯網消費金融正在如火如荼的發展,但監管體系和風控系統的缺失,也為其發展埋下了隱患。例如,欺詐風險管理就是互聯網消費金融面臨的一大難題。事實上,該風險也是所有消費金融產品要解決的核心風險,例如信用卡消費金融領域,信用卡詐騙犯罪位居金融犯罪首位,互聯網由于其不透明性,信貸鏈條更加脆弱,市面上廣泛存在針對互聯網消費金融產品的詐騙組織,如通過盜用、冒用他人的賬戶來騙取貸款。如何提高風險防范水平,是互聯網金融發展面臨的一大難題。
除了風控體系的欠缺之外,對居民消費力的透支也是互聯網消費金融發展過程中需要考慮的問題。消費金融發展的源動力,是消費者的提前消費需求,日益便利的互聯網消費金融產品,無疑放大了這種需求。然而,個體的消費水平并不會隨著消費需要的提升而顯著提升,而更多的是受到個人可支配收入的影響。在可支配收入一定的條件下,提前消費會拉動個體的消費需求,造成沖動消費和盲目消費,對于部分消費者,甚至會造成其消費力的嚴重透支。簡言之,互聯網消費金融的便利催生了更多不理性的消費行為,而消費者和整個消費鏈條最終將為其買單。
四、小結
互聯網消費金融是互聯網時代下,消費金融的新產物,也是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必然出現的金融產品。作為時代的弄潮兒,互聯網消費金融的發展機遇與挑戰并存,需要從外部完善監管體系,內部設立良好的風控系統,提高風險防范水平的同時,穩步健康的推進消費需求。
參考文獻:
[1]李小龍.我國互聯網消費金融風險及其防范研究[D].安徽大學,2017.
[2]邵騰偉,呂秀梅.新常態下我國互聯網消費金融的表現、作用與前景[J].西部論壇,2017,27(01):95-106.
[3]尹一軍.互聯網消費金融的創新發展研究[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16,(06):6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