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勝豪
【內容摘要】耐久跑技術掌握的關鍵,不僅取決于技術的嫻熟程度,還要依靠充沛的體能做支撐。進行純粹的動作技術教學或者是素質練習,對于提高學生的耐久跑能力雖有一定幫助,但效果不甚明顯。本文從“規定法”、“螺旋圖”、“尋寶圖”三個方法來進行探討,以此來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耐久跑的練習中去,學習效果非常明顯。
【關鍵詞】耐久跑 學練方法 多樣化 效果
耐久跑是大、中、小學國家體質健康測試的必考項目,也是中小學體育課的必修項目之一,主要作用是發展學生的心肺功能。因此,在耐久跑的技術教學過程中,必須融入體能教學,夯實并駕過程,強化同步發展。筆者根據耐久跑的項目特點并結合不同課型的要求,談談在教學中如何指導學生學練,力求為廣大一線體育教師提供所需的參考。
一、“規定法”促學生快速掌握
這里的“規定法”就是學生必須要按照規定要求去執行,除了正確的擺臂動作外,還必須要熟練掌握耐久跑的彎道跑技術和呼吸技巧,來提高1000米或800米的成績。學生在學習耐久跑內容時,首先開始學習由彎道進直道和直道進彎道的銜接技術,這個技術主要是學生身體的姿勢發生了一定角度的改變,是身體克服離心力,隨之離開或進入彎道,可以讓學生不斷地體驗教師設定的直道進彎道、彎道進直道的不同練習方法,在練習過程中,教師不斷提醒學生從身體重心、擺臂幅度與方向、腳掌的內外側著地的變換等,感受彎道跑的整個過程,尋找舒適的姿勢,探討練習的效果。其次,在學習彎道跑時,學生學會并運用正確的彎道跑動作技術,才能盡可能減少由于身體姿勢發生變化而影響耐久跑的速度。比如在講解耐久跑的彎道跑要領之后,讓學生體驗擺臂時,注意身體向內傾斜,外側擺的擺臂幅度大于內側手臂的擺臂幅度,外側腳前腳掌的內側著地和內側腳前腳掌的外側著地,熟練掌握彎道跑技術。第三,教會學生掌握正確的呼吸節奏,可以延緩耐久跑中極點現象的產生,因此,教師要求學生在跑時掌握“兩步一吸,兩步一呼”,或“三步一吸,三步一呼”的節奏;這樣,學生在跑步時不會出現生理方面難受的現象。從整個學練過程中來看,教師要提醒、指點、調整及引導,甚至和學生一起學練,參與到學生隊伍中去,學生一定會精神振奮,情緒高漲,在學練中獲得最大的進步,對提高學生彎道跑成績、增強學生的體能等,均大有益處。
二、“螺旋圖”促學生潛力大增
耐久跑本身就是一項枯燥泛味的重復同一種動作的跑步,學生會非常厭惡這項運動,一提到學練耐久跑就會找各種各樣的借口來逃避耐久跑的練習,因此,作為教師就得要想方設法地采用學生喜歡的,能激發學生學練興趣的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最大的潛力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主動參與到耐久跑的練習中來。比如在彎道跑復習課中,設計不同線路、情景,安排學生體驗直道進彎道、彎道跑、彎道進直道的動作要領。比如在教學中,學生可以體驗螺旋形行進的彎道跑練習:將學生按人數分成四組,依次站在螺旋形的出口A點處,由外圈向內圈逆時針向心跑,跑至由A點所引的切線與螺旋形左后方相切的B點后,沿切線跑至A點(彎道進直道),與A處等候的第二位同學擊掌后,沿直線跑至坐前方與螺旋形相切的C點,然后繼續向螺旋形內心跑;同時,與第一位擊掌后的第二位同學從A處出發,按照第一位同學的路線逆時針向心跑,如此循環,直至最后一位同學跑至螺旋圈的圈心D處停止。隨后,教師可安排學生由圓心D點向外體驗順時針彎道跑練習,第一位學生跑到C點后直接沿切線到達A點站好,而第二位學生跑至C切點后沿直線跑至A點,與第一位同學擊掌后,改變方向,繼續直線跑至B處順時針彎道跑,直至跑到A點站在第一名同學身后,依此類推,待全組同學全部跑回A處。無論是哪種跑法,用時最短的一組為優勝組。如此課堂設計,既讓學生在輕松快樂的氣氛中復習了彎道跑技術,又使學生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體能,提高了耐力水平。
三、“尋寶圖”讓學生學而不厭
在耐久跑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校園實物,設計“尋寶圖”,來學練耐久跑這一內容,幫助培養學生識別圖形和判斷路線方向等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促使他們主動參與到發展耐久跑能力的練習中,提升體能,發展運動能力。比如:教師在教學時,把全班學生四十人分成四個小組,每一個小組十人,依次站在起點線后,聽老師哨聲統一行動。同時,在田徑場中事先放好10只標志桶(每一只標志桶距離至少相距20米),在十只標志桶里面,放四種不同顏色(黃、紅、籃、綠)的數字(由一到十號)紙條,每一小組尋找同一種顏色的數字紙條,每一小組的每一位學生必須按照指定序號,站好位置,記住自己是本小組里的第幾號;聽老師的哨聲響后,全班所有學生都去尋找自己的序號,在標志桶里面的這個小組顏色的第幾位數字;在尋找的過程中,看到標志桶的數字后,不得告訴班級里或本小組里的任何一位同學所屬顏色的數字序號。這樣,不但能增強學生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改善課堂結構,使課堂充滿了活力,還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提高耐久跑水平和環境適應能力。
總之,只要我們教師在體育教學中能夠開發出學生喜歡的,積極參與的學練方法,課堂就不會枯燥泛味,學生就能夠全身心投入到練習中去,在不知不覺中學會了運用,提高了體能,達到了應有的學習目的,課堂教學效果就會達到高效。
(作者單位:江蘇省木瀆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