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勃
摘要:思維是知識轉化為能力的橋梁,在物理教學中,注重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可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尤其是初二學生正處于年齡和知識的過渡期,更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我認為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應從如下幾個方面人手:
關鍵詞:物理教學;思維能力;獨立性;積極性;廣闊性
一、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
形象思維是以表象為思維材料進行的思維,具有形象性、跳躍性、動態性、創造性等特點。如果我們物理教學中僅僅以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為核心,而忽視了形象思維的培養,就會造成學生思維!的片面性,導致學生大腦中構建不出與物理知識相對應的物理圖景,不能形成物理過程的動態形象,進而感到物理的枯燥、難學,有可能導致失去學習物理的興趣。
形象思維在物理學中有著很重要的意義。很多物理學家都是用形象思維來思考問題的,物理學中的很多重大的發現也常常與形象思維有關。愛因斯坦就說過:“我思考問題時,不是用語言進行思考,而是用活動的跳躍的形象進行思考,當這種思考完成之后,我要花很大力氣把它們轉化成語言。”有關實驗也研究表明,中學生在物理活動中喚起多種物理圖景以及對其變換的能力是學好物理的—個重要途徑。一般說來,進行物理形象思維的教學要從以下兩個方面人手。
1.重視學生的表象儲備,增加形象思維素材
如,重視實驗。因為物理學是一門實驗科學,實驗不僅是物理:學重要的研究方法和途徑,而且實驗的裝置、實驗的過程、展示的現象等都可以為學生提供生動、直觀的物理形象。因此開足開齊演示實驗、分組實驗,以及創造性地開展隨堂實驗、課外探究實驗等,都是值得我們高度重視的。
2.運用多種媒體技術
教學中的難點,有些很難用傳統方法講清楚,如果改為電腦模擬,就能取得好的效果。本來抽象難懂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二、正確理解物理基本概念,熟練掌握物理基本規律是培養思維能力的基礎物理概念和物理規律是中學物理基礎
知識最重要的內容。形成概念、掌握規律是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完成的,這是一個十分復雜的過程。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怎樣才能使這一過程順利地實現呢?首先通過觀察和實驗使學生獲得必要的感性認識,然后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運用“科學抽象”來概括歸納出概念和規律,使學生理解要領和規律的物理意義,最后還要使學生在運用概念和規律的過程中,從定性或定量的方面不斷加深對概念或規律的理解,通過這一過程,使學生形成一個清晰的思維脈絡,促使思維活動向事物或現象的本質迅速定向,從而達到對物理概念或規律的認識和掌握。
三、指導閱讀,傳授學法,培養思維的獨立性
物理教學要克服教師講得多,學生思考少;課外作業多,閱讀自學少;購買資料多,傳授學法少等現象,通過指導學生正確使用教材和參考書,使他們掌握學習方法,養成勤讀、會讀、勤思、善思的良好學習習慣,克服思維的依賴性,培養思維的獨立性。
思維的獨立性只有通過獨立學習來培養,閱讀是獨立學習的基本環節,根據物理知識的特點,閱讀大體可分為粗讀和精讀兩種。所謂“精讀”就是指在學習階段對那些重要的難以理解的概念和理論要咬文嚼字的讀。所謂“咬文嚼字”一是要咬住關鍵性的詞句。二是要咬住相近內容的區別。總之,閱讀時要注意以下幾點:(1)通讀。即認真閱讀課本,對于課文中出現的概念或理論應有一個粗略的了解,將一時難以理解的詞、句摘錄下來。(2)通過教材的閱讀分析弄清楚本章節的基本內容及其重點、難點。(3)總結。即歸納整理教材的內容使之條理化,并用準確簡要的文字、圖表、公式寫出提綱。這樣心、眼、手并用,即可把課本知識化為己有。這樣既有具體的方法指導,又有明確的目的要求,使學生能夠循序漸進,有的放矢地進行獨立閱讀和獨立思維,從而推動學生成績的提高。
四、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抽象思維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邏輯性和系統性、線形性和精確性等特點,它是以概念為思維材料而進行的思維。整個物理學的發展與抽象思維都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它對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培養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1.注重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刻性:
古人云:“為學之道,必本于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之。”在培養學生深入思考方面,我認為主要應該從兩方面人手:(1)建立思考的物理模型。物理模型的基本形式有“對象模型”和“過程模雛能力的培養型”。 (2)思考的“思維模型”。例如:逆向思維——倒過來想的思考,在物理概念的教學過程中有些物理概念的建立,學生由于受感性認識的影響和思維定勢的習慣影響,往往不容易理解和接受。如對牛頓第一定律,古希臘的哲學家亞歷史多的根據經驗時是提出了“歷史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的結論,這一結論很容易被人們接受,因為一輛車子,用力推時,車子才前進,定制用力,車子就停下來。而意大利著名物理學家伽利略大膽的采用逆向思維的方法,通過伽利略“理想斜面試驗”,提出了“當一個物體在水平面上運動沒有碰到任何障礙時,它的運動將會是勻速的兵將無限的繼續進行下去,假若平面在空間是無限延伸的話”的科學論斷,為牛頓建立第一定律建立了堅定的基礎。這一逆向思維的結果,改變了人們對力和運動的關系的認識。通過對牛頓第一定律的學習,使學生體會到逆向思維在科學研究上的重要作用。對事物的分析研究,有時用逆向思維的方法,往往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結果。
教材中的習題、例題以及許多優秀的試題的思維容量和潛力都是比較大的,我們應該充分挖掘教材的思維訓練因素,提出富有吸引力的問題來促使學生積極深入思維。這主要表現在對于典型題目應該從不同的側面摸清問題的實質,全方位思考,精心設計,一題多問,使學生思路得到拓展,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得到鞏固,更好地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刻性和廣闊性。
2.注重求異思維,訓練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僵化的思維方式會使思維趨向于某種具體的方法和方式,這就束縛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因此,在平時教學中,注重學生求異思維的培養,對于培養他們思維的靈活性尤為重要。如在解答習題和演示實驗的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提出分析題目所提供的情境的物理過程、觀察實驗現象等的具體要求,并給學生以適當的思考時間,使他們獲得“親自得出研究結論”的創新機會。在實施創新行為的過程中發展能力,一定要避免直接把結論灌輸給學生。
五、設置疑難,鼓勵討論,培養思維的積極性
提問是教師授課中常用的教學手段,這種教學方法是教師教學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發揮得好,便能優化課堂教學過程,使師生間不斷地處于和諧的信息交流中,從而提高課堂50分鐘的教學效果,克服“滿堂灌”“一言堂”的弊端,消除教的方面具有的盲目性,學的方面存在的被動性。
因此,恰到好處的提出問題,氣氛熱烈地課堂討論,畫龍點睛地啟發誘導,從而可以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
六、拓寬思路,一題多解,培養思維的廣闊性
在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和具體方法的基礎上,如果教師精心選擇一些富有啟發性的習題,激勵學生積極主動地求異存新,從一解中尋求多解,從繁解中尋求簡解,從常解中發現新解,能收到既鞏固知識又培養學生思維的敏捷性和廣闊性的效果。引導學生一題多解,不但使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加深了對有關知識的理解和對各部分知識的內在聯系的認識,而且教育學生從多種角度去考慮問題,采用多種方法去解法問題,使學生的思維更具有靈活性和創造性。
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是物理教學中的一項重要工作,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有待于進一步研究和探討,從而更好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可見,結合教學內容多進行多角度、多層次的思維訓練,既能加深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同時又培養了學生思維能力的敏捷性、靈活性和批判性的品質。
參考文獻:
[1]武琳.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D]. 南京師范大學, 2010.
[2]劉俊男. 試論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J]. 卷宗, 2016, 6(2).
[3]王滿朝. 試論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怎樣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J]. 金色年華:下, 2009(12):39-39.
[4]孫麗. 多法并舉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淺談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J]. 教育前沿:綜合版, 2008(Z1).
[5]陳軍. 淺談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能力[J]. 都市家教月刊, 2013(2):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