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迪
摘要:美聲唱法有著悠久的歷史。美聲唱法注重發聲的科學性,技法上主張打開喉嚨,講究聲音的柔美、明亮,音質純凈,旋律音的連貫勻稱而靈巧,裝飾音的優雅精致,吐字清晰和良好的氣息支持,聲音具有穿透力。通過對歌唱者的聲音位置、共鳴運用、氣息控制形成良好的歌唱狀態,塑造出美好的歌聲。
關鍵詞:美聲唱法;審美;特點
中圖分類號:J61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8)11-0107-01
從聲音上來說,就是真、假聲按音高比例的需要混合著用;從共鳴上來說,就是把歌唱所能用的共鳴腔體都調動起來。這種唱法本身有他自己特有的“味道”、特有的音響特色。學習和掌握美聲唱法的過程,等于用歌唱訓練來制造我們的嗓音樂器。而美聲唱法所需要的歌唱樂器唱出來的歌聲卻是有它特有的“味道”的。
一、混聲唱法、聲區統一、音域寬廣
美聲唱法科學的演唱技巧所表現的歌唱藝術效果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而美聲唱法區別于其他唱法的最主要的特點,就是美聲唱法是混合聲區唱法,即真聲與假聲兩者有機結合,形成一個完整的歌唱整體。在美聲唱法中,氣息通暢、聲音流暢是擴展音域、統一聲區最重要的前提。在這一前提下,我們才能進行“混聲”,即無論男聲還是女聲從自然聲區起步,建設好中聲區,過渡好換聲區,訓練好高聲區、消除聲區之間的痕跡,達到聲區的連接和統一。
不同的聲區訓練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統一聲區,統一聲區的藝術標準就是音域擴展時,始終保持聲音的完美性、一致性,也就是說,聲區雖然不同,但表現歌唱藝術的聲音效果應該相對一致,而不能在不同聲區里唱出完全不同的聲音。掌握了這種演唱方法,歌唱者就可以根據歌曲旋律高、中、低音的各種變化,隨心所欲盡情自如地演唱,不受音域、音區變化的限制,上下音區聲音始終保持優美、統一的音色,聲音上沒有任何負擔。因此,美聲唱法的歌手一般都能唱到兩個八度,而花腔女高音和一些歌唱家都能唱到兩個半八度,甚至能達到三個八度。如世界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卡拉斯,她的音域達到三個半八度,能唱花腔,能唱女高音,又能唱女中音。在這么流暢、寬廣而又統一的音域里,歌唱家可以充分自由地表現作品。因此,訓練美聲唱法時我們要以辯證統一的觀點,合理地處理好歌唱用嗓中真聲與假聲的關系,把真假聲有機地結合統一。
二、優美的音色具有金屬的穿透力
結實的聲音是有音量、有力度、有穿透力和致遠力的聲音。這是衡量歌唱者掌握美聲演唱技巧好壞的第二個重要標志。我們都知道聲音是由物體振動而產生。物體振動產生音波,音波在空氣中傳播,引起聽覺感受,就是我們聽到的聲音。人聲是靠聲帶振動而發聲,聲帶是發音體,是發出基本音的音源。聲帶位于喉頭的中間,喉頭是由軟骨組織組成。美聲唱法要求打開喉嚨,使之進入歌唱狀態。用意識有機地控制聲帶頻率的振動機能,充分發揮聲帶的優美音色及音質的統一,通過咽腔、口腔等共鳴器官使聲音更加擴大,集中到頭腔發出。這種妙不可言的聲音具有極強的穿透力、穿透樂隊“音墻”的致遠能力,使劇場里所有的觀眾都能聽到優美的歌聲。
三、穩定通暢的氣息是歌唱的基礎
以上我們談到了美聲唱法的特點:聲音連貫、音色優美、音域寬廣、音質純凈、聲音具有穿透力。而產生這些特點的重要基礎就是穩定、通暢的氣息。實踐表明,美聲唱法所采用的胸腹式聯合呼吸法是較為完善的呼吸方法。胸腹式聯合呼吸是一種運用胸腔、橫膈膜和小腹互相協調配合進行呼吸與控制氣息的方法。隨著呼吸——胸腔擴張與收縮的運動,橫膈膜同時也在做著上下運動,美聲唱法呼吸方法的優點就在于運用這種呼吸方法。
首先在于全面地調動了歌唱呼吸器官的能動作用,因此吸氣深、速度快;其次,這種呼吸方法控制氣息的能力強,呼氣均勻而深沉,并能對呼氣氣勢的強弱進行調節,使聲音的高、低、強、弱變化控制自如;再次,由于吸氣時下降橫膈膜和張開肋骨同時并用,使胸腔全面擴大,氣息的容量大。另外,這種呼吸方法在膈肌處有吸與呼、上與下兩股氣流的對抗及所產生的壓力,因此形成了明顯的呼吸支點,即“橫膈膜的支持”,這就是美聲唱法所說的氣息的“支點”,也就是美聲唱法最重要的基礎。由于橫膈膜先天存在的機能特性,它的彈性非常好且運動穩定自如,這就使聲音發出時連貫、流暢.自如,更具爆發力。所以世界著名的歌劇大師們都強調意大利歌劇美聲唱法的靈魂是誰懂得歌唱的呼吸,誰就會唱歌。
四、結語
總之,在美聲演唱中,一切正確的發聲和美好的歌唱都是依賴于共鳴和最大限度地運用共鳴,因此美聲唱法的另一大特點就是整體共鳴,這和其他流派的歌唱要求有著明顯的區別。而兩種不同要求的共鳴所產生的音響效果也是完全不一樣的,如整體共鳴的效果充分展示的是人聲充滿磁性,極具震撼力。在歌唱訓練中,將所有的共鳴腔體合為一體,并根據各共鳴腔在三個聲區的不同比例、主次、側重,有機地協調結合起來并混合使用,獲得混合共鳴,這就是美聲唱法常說的“整體共鳴”。故在美聲唱法里:唱高音時,主要依賴于頭腔共鳴,以它為主,而其他腔體的共鳴為輔,并配合之;唱中音時,主要依賴于口腔共鳴,以它為主,而其他腔體的共鳴為輔,并配合之;唱低音時,主要依賴于胸腔共鳴,以它為主,而其他腔體的共鳴為輔,并配合之。這就是我們聆聽世界著名歌唱家演唱時為其藝術造詣而瘋狂的關鍵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