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平 李連軍
摘要:核心素養要求轉變“教師講,學生聽”的局面,教師要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促進學生和教師的雙向發展。筆者立足于教學實踐,從教師轉為“資源開發者”“活動組織者”和“教學參與者”這三方面入手,圍繞核心素養下如何轉變教師觀念展開初步地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核心素養;教師觀念;轉變
核心素養要求學生成為全面發展的人,而教師要轉變自己的角色,從課堂的主導者變為資源開發者、活動組織者、教學參與者等。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其積極性、增強其主體性,以促進學生的更好發展。以下筆者將結合具體教學實例,就核心素養下如何轉變教師觀念展開詳細地分析與論述。
一、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教師轉為資源開發者
在傳統的高中語文教學中,教材是教師的最佳參考,課本上的內容既是教學的主要內容,也是唯一內容,在這樣的教學方式下,學生的學習資源是十分有限的,學習范圍也只是限制在課本上,很難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不能只是教材的搬運工,還要成為教學資源的開發者,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的學習視野不斷開闊。
例如,在教學語文必修2的第四單元時,這一單元是以演講為主,主要包括《就任北京大學校長之演說》、《我有一個夢想》、《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三篇演講詞都各有側重點、各具特點。但演講作為一門藝術來說,通過文字的講解學生很難直觀地理解,這時除了課本上的這三篇文章,教師可以提供更多的演講稿,就像《肯尼迪就職演講》和《伯里克利葬禮演說》,學生可以通過多篇不同的演講稿來總結演講的特點。另外教師還可以通過《超級演說家》等綜藝節目中的精彩片段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后教師可以提供學生所需的各種資源,讓學生組織一場關于“我的夢想”的演講比賽。教學資源多種種多樣,教師應立足于課本,又不局限于課本,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資源,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教師轉為活動組織者
教師的任務是傳道、授業、解惑,但授課的方式也應該隨著核心素養觀念的推廣而有所改變,教師應該轉成教學活動的組織者,為學生創設更多的條件去成為課堂的主導者,引領著課堂活動的順利進行。教師需要做的就是通過提出一些問題,引發學生思考和討論,為學生準備他們所需的各種教學材料。學生在合作探究時,教師以旁觀者的角度來引導學生討論、總結發言、互相評價等,就像是活動的組織者負責分布任務,具體怎樣完成就需要學生自己來主導,這可以充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例如,在教學《游褒禪山記》這一文言文時,教師可以通過PPT課件展示褒禪山的多角度圖片,同時播放本文的配樂朗誦,給學生營造一種在褒禪山里游走的意境。這樣學生有了學習積極性后,教師可以順勢提出以下幾個問題:聽完《游褒禪山記》的朗誦你有什么感覺?先來學習第一二自然段,第一段為什么要特別提到仆碑以及上面的文字?第二段主要寫了什么?用了什么表達方式?第二段詳細寫了什么,略寫了什么?運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等,這些問題是教師針對文中一二段設計的,層層深入。教師轉為學習的組織者,學生通過分組探究討論教師給出的問題,不僅提高了其學習積極性,還可以深化對知識的理解,了解分析這類文章的方法,為學生的自我學習打下基礎。
三、增強學生的主體性,教師轉為教學參與者
教師和學生都是教學活動過程中的主體,同樣兩個都是教學活動的參與者,但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都過分地看中了教師的絕對權威性,不管學生怎樣配合,教學活動的流程都是由教師主導的,學生只是課堂上的被講課者,他們就像看電影的聽眾,很少能參與到電影的表演中去,學生的主體性完全沒有體現出來。因此教師要轉變自己在課上的角色,和學生一起參與到課堂的教學中去,將自己放在參與者的位置。
例如,在教學《林教頭風雪山神廟》這一文章時,教師可以介紹《水滸傳》這部著作的地位和意義,幫助學生了解當時的時代背景。同時為了讓學生更加直觀地了解林沖風雪山神廟這個故事發生的原因與經過,教師可截取《水滸傳》影視資源中關于林沖的片段,并結合課本內容的解讀,和學生們一起分析、探討林教頭的思想性格變化以及他是如何一步步被“逼上梁山”的,這個過程是學生和教師共同參與的,而不是教師一個人枯燥乏味地講解。教師同學生一樣,成為教學活動的參與者,充分增強了學生的主體性。同時不論是教師和學生,作為參與者都可以從客觀的角度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實現師生之間的共同成長,這既活躍了課堂的教學氛圍,學生的學習主體性也得到了完美的展現。
綜上所述,核心素養下教師觀念的轉變是十分重要的,教師要做好資源開發者、活動組織者、教學參與者,以促進教師和學生的全面發展。以上是個人關于“核心素養下如何轉變教師觀念”的一些看法和見解,不足之處還望多多指正,以促進高中語文教學的繁榮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寶新《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目標下的高中語文作業設計探析》;[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7-02-22
[2]薛文坤《基于高中語文“核心素養”下的語文教學改革初探》;[J]教育現代化,2017-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