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老齡化問題的不斷加劇,養老服務業的發展已經成為社會關注的重大問題。將“互聯網+”思維引入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為居家養老服務的發展提供了全新的方向。本文在介紹目前居家養老現狀及其面臨的諸多困境的基礎上,對發展“互聯網+”居家養老服務的可行性進行了分析,并針對“互聯網+”居家養老服務發展的困境提出了相關建議。
【關鍵詞】 “互聯網+” 居家養老 老齡化 社區養老
一、引言
在2015年,“互聯網+”這一具有跨時代意義的概念首次被國家領導人提出,接下來,中央政府和各個省市的地方政府高度重視這一認識并積極把這一認識和各項工作結合。截至目前,“互聯網+”幾乎已經滲透各個領域,并利用智能化的科技,實實在在的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不少方便。相信養老服務在互聯網科技的帶動下,一定可以大大提升養老服務的效率,大大緩解養老服務中的矛盾。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加速發展和老年人數量的不斷增加,傳統的單一的居家養老和機構養老已經不能夠滿足越來越多老年人的養老需求。在2016年的“十三五”規劃中明確提出:要健全養老服務體系, 建立“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隨著互聯網時代的來臨,一種新型的既克服了少子化居家養老的不便和緩解了養老機構的床位需求不足的養老模式出現,就是“社區居家養老”。
“互聯網+社區居家養老”指的是以社區為主體,不論是城鎮社區還是農村社區,在市場化的運作機制下,利用大數據,把每個社區常住老年人的基本信息進行分類和收集整理,運用“線上信息+線下服務”的方式,給老年人帶來更加多樣化、智能化的方便快捷服務。這和其他養老模式所不同的是老人依舊可以住在自己家中,但是多了一個社區組織和專業人員來提供日常照料、健康護理、三餐飲食、娛樂消遣、緊急救助等服務,帶給老人的是更便捷、更貼心、更經濟適用的服務。
二、互聯網+居家養老現狀
目前,新興產業的互聯網+養老,尚處于起步階段,針對政府頒發的一系列關于居家養老的要求和規定,幾個優秀并具有典型性的養老服務系統也應運而生,較少的部分社區和服務平臺開啟了此項服務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如柏壽老年公寓,運用互聯網、物聯網等方式,聯系老人本人、老人家屬和機構三個方面的為老年人建立數字化檔案,提供健康管理,并在雙方知情的情況下提供監控支持,為老人跌倒、走失提供實時提醒和報警服務。 同時,針對老人家屬的關心,居家養老設計了相關的手機 app,在2014年成立的七彩夕陽居家養老服務平臺也是互聯網+居家養老的典范,此養老服務平臺集中網絡和社區生活,采用先進的形式為老人提供更加方便和貼心的居家養老服務。
三、“互聯網+”居家養老服務發展新思維
“互聯網+”居家養老是在居家養老服務領域引入互聯網,借用互聯網在信息交換、信息處理、信息儲存、信息維護、大數據挖掘方面的優勢,借助計算機、服務器、信息管理中心、移動終端設備等物聯網的結合,為居家老人提供包括生活照料、健康管理醫療護理、精神關愛等方面的個性化服務。它通過改變信息交流傳遞方式、強化資源配置整合力度、提升服務管理效率等手段對現有居家養老服務模式存在的各種問題予以破解,勢必給居家養老的發展帶來革命性的改變。
首先,“互聯網+”居家養老能夠進一步降低居家養老成本,大數據挖掘老年人的生活習慣,為老年人提供的線上線下互動養老服務,而“互聯網+居家養老”也會成為一個全新產業,成為和中國“互聯網+”融合發展的排頭兵。其次,利用“互聯網+”技術,為老年人搭建的智慧養老服務信息平臺,既可以實現服務便捷便利和服務內容全面優質,又可以實現以社會資源滿足居民需求,整合公共服務資源,提高服務質量,提高服務透明度,精細服務過程,從而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歸屬感。最重要的是,“互聯網+”技術能為居家老人提供實時有效的健康管理服務,隨時監測老年人的身體狀況,如利用物聯網技術,通過傳感器為居家老年人提供遠程健康監護服務,為社區居家老人的血壓、心跳進行遠程跟蹤,提供遠程倒地報警、遠程診斷治療等服務,健康管理手段日趨先進化。
四、互聯網+時代居家養老發展的困境
互聯網+居家養老這一服務模式能使老年人享受到更為優質的服務,使其生活質量提高,但是,由于在我國互聯網+居家養老這一模式尚才剛剛起步,因而在享受到其便捷且優質的服務的同時,也面臨著一些困難與挑戰:互聯網+居家養老模式尚未形成規模、互聯網+背景下老人的個人隱私面臨威脅、老年人對信息技術的利用能力較低、互聯網+居家養老行業的人才較為緊缺。
五、結語
社區居家養老將會是以后養老模式的大趨勢,不論城鎮還是農村,大多都是以社區為單位。以社區為單位的社區就醫、社區養老、社區休閑娛樂等等方式將會大大提升效率和良好的配置資源,也方便進行組織和控制;也會給老年人帶來心理上的慰藉,相比養老機構更容易讓老年人感到幸福。在互聯網背景下,社區居家養老將會更有效率,高效的社區居家養老將大大降低傳統的居家養老模式的沖突,將會給更加溫情的養老模式帶來可能和方便,但是建立健全互聯網下的社區居家養老并不是一朝一夕、立馬就能辦成的事情。不過,智能化的社區居家養老是符合國情的大勢所趨,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重要舉措,是提高人民獲得感的重要方向。目標的實現需要政府的頂層設計和戰略規劃、社區的技術支持和組織部署、人民的積極參與等等多方合作。只有這樣,一種高效的、便捷的社區居家養老模式才可以早日變成現實。
【參考文獻】
[1] 國家統計局.中華人民共和國201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EB/OL](2017-02-28) 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702/t20170228_1467424.html.
[2] 國務院.十三五規劃綱要.
作者簡介:張迪(1993.11-)女,漢族,北京人,碩士在讀,學校: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研究方向:養老、社會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