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啟昆
摘要:在時代教育創新發展背景下,在新課程改革持續推進過程中,高中生物教師要努力提高自身能力,及時更換教學思想,認清學生的主體地位,選用合適的授課方法,充分激發學生的濃厚興趣,調動學生的自學熱情,引導和鼓勵他們朝著正確方向突破自我、挑戰自我、完善自我,優質完成學習任務的同時具備更強的思維能力,從而在全面發展之路上越來越遠,越走越順利。高中生物教學的有效途徑可謂是多種多樣,教師在實踐中努力探索和研究,對于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學習能力的綜合發展而言大有助益。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有效途徑;研究;分析
引言:單一固化的教學模式,陳舊落后的授課手段,無法吸引學生的全部注意力,甚至讓學生衍生出不同程度的抵觸情緒。教師常常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打擊學生的自學熱情,不和諧的師生關系,直接導致教學質量越來越低,教學效果不盡人意。要想改善這一弊端現狀,需要教師重新確立教學目標,不斷整合課程資源,以提升學生探究學習積極性、主動性為前提,以增強學生主體優勢,滿足學生個體需求為目的,構建全新的教學環境,營造良好的互動氛圍,讓學生切實感知到數學學科的魅力所在。
一、高中生物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在新課改背景下探索高中生物教學的有效途徑前,教師要先了解學生的發展動態,要先明確課堂的現存問題。針對具體問題進行具體解決,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成效[1]。筆者憑借多年的教研經驗,對高中生物課堂教學問題做出了簡要總結:首先,“成績”仍是部分老師判定學生個人能力的唯一標準,僅注重學生理論知識的灌輸指導,忽視了學生思維能力、動手能力、實踐能力的強化培養。學生的很多想法沒有機會進行表達,學習效果不盡人意,成績進步異常困難。其次,現有的教學模式不符合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求,也不利于學生思維的發散,知識的記憶。最后,教師的教學方式與教學理念還不能符合新課程改革的理念,課后習題和平時練習的習題都沒有完全利用新課程對教學實際的指導,導致學生學習效果低下。
二、高中生物教學有效途徑的研究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我們都知道,高中階段的學生面臨著“高考”這一難關,其身體和心理都有著很大的學習上和生活上的壓力。這就要求教師必須能夠深入理解學生的內心,真正做到以學生為教學主體,讓學生能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自主進行學習問題的研究和探討,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生物學科的特殊性,針對有別于其他學科的教學內容,有效進行課堂興趣的培養。比如,當教師在進行“細胞”這一部分內容的講授時,就可以在課前采集幾種不同植物或者動物的細胞切片,課堂上讓學生分成幾個小組進行切片觀察。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所見,結合以前知道的有關細胞的知識,談一談你對于細胞的看法和了解。在課前就激發學生的好奇心,這樣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循循善誘式教學方法的實施,就能很有效地激發學生的自主能動性,讓學生自主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從而大大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二)加強師生的互動交流
在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要想達到民主、平等以及活躍課堂教學氣氛的良性目的,加強教師與學生之問的交流是有效途徑之一。教師通過與學生深度的交流,更能了解學生的心理與對知識的需求及掌握程度,進而更好地落實教學工作。學生通過與教師的密切交流,能夠拉近與教師之問的距離,從而在學習過程中更大膽地提出自己的想法[2]。比如,教師在講解“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以開玩笑的方式對學生說:“病毒DNA在注入進大腸桿菌之后,不但在別人家住,而且還吃別人的、用別人的,最后還不忘將人家的房子給拆了,這個家伙是不是很沒有良心”。通過這樣幽默風趣的語言風格,不但能夠拉近教師與學生之問的距離,而且還有效地活躍了課堂氣氛,為進一步學習“DNA分子半保留復制的百分比的計算”起到了鋪墊作用。
(三)巧妙運用多媒體技術
多媒體教學已在許多科目的教學中被廣泛應用,但是怎樣更好地使用多媒體在生物課程中進行教學呢?這個問題受到教師和學校的重視,教師經過多次的研究和實踐,認真地分析了多媒體教學的特點,在多媒體的使用過程中要掌握一定的方向。比如,在學習“生殖健康”時,教師需要利用多媒體技術來使學生更好地學習知識內容,但是在使用多媒體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制作的動畫視頻既要生動形象,又要具有健康的思想和理念,并且要注意性別的區分,應該對男生和女生分開教學。通過教師正確合理地使用多媒體技術,并在使用的途徑上針對性的教學,考慮學生的心理變化,使他們以健康的心態接受生物科學知識,有效地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促進社會文明。
(四)科學優化教學資源
隨著社會的進步,傳統的高中生物教學方式跟不上現代教學的進步,所以,一方面,高中生物教師需要更新落后的教學觀念,探索出新的生物教學途徑[3]。面對新課程改革內容,教師應該主動學習科學的教學思想,尋找出更加直觀符合學生喜好的教學方法,比如,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可以插入一些生物實踐、實際操作和先進生物科技,通過切實貫徹新課改對生物要求下的教學效率;另一方面,新課改下,科學、合理地優化使用教學資源對高中生物教學非常重要,因此,教師在生物教學中可以通過將生物知識教學和實驗教學結合起來,把生物理論知識以直觀的形式展示給學生,同時也可以運用現代技術把生物知識通過不同的角度來進行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結語
總而言之,高中生物教學是一項綜合的系統工程,具有長期性和復雜性。在新課改下進行高中生物教學的過程中,應培養學生的現代意識、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大力開展探究性教學、合理地優化課程資源、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不斷探索新課改下高中生物教學的有效途徑,只有這樣,才能提高高中生物教學的教學水平,實現高中生物課程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趙中華.高中生物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對策[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5(12)40-41.
[2]潘曉磊,劉龍.淺談新課改形式下高中生物的教學方法[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6(16)117-118.
[3]董智慧,李霞.新課改下高中生物教學的調查研究[J].洛陽師范學院學報,2016(5)256-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