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和諧社會與和諧校園建設的不斷深化,高等院校青年教師除了完成教書育人的本職工作外,漸漸又擔當起了班主任這一重要角色。尤其是民辦院校在注重學生教育教學管理的同時,青年教師兼任班主任工作往往成為開展教學與管理和人才培養的基礎。稱職優秀的班主任是促使班級環境穩定,校園和諧的有力保障。然而民辦高校青年教師在教師到班主任角色定位與轉換方面仍然存在問題,因此明確民辦院校班主任角色定位,并有效完成角色轉換成為了新時代教育領域新的研究課題。
關鍵詞:民辦高校;青年教師班主任;角色定位;角色轉換
班主任這一角色存在于教育教學的各個領域和階段。在很多高等院校中,大部分的學生和班級管理工作都是由輔導員和班級干部承擔,但是在民辦高校中,由青年教師兼職班主任的工作模式對學校教學秩序的正常運行也起到重要的作用。民辦高校獨立的辦學特色和管理特點對學生學習生活和教育效果要求更加嚴格。民辦高校除了輔導員外,由青年教師兼任的班主任也成為學校與學生的有效連接體和關鍵環節。但與此同時,工作中也存在很多急需解決的難題。
一、民辦高校青年教師班主任的角色定位
社會理論認為,只要是社會成員,都要承擔某種或多種社會角色。而民辦高校青年教師作為教學任務主要的承擔者和實施者,不僅僅局限于傳道授業解惑這一單純的良師角色,還應該是學生們的益友,班集體的核心。
(一)學生們的益友
從現實意義上講,青年教師作為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級管理工作中,不僅是學生們的良師,更應該是學生們的益友。青年教師作為班主任這一角色,不能過于強調班主任的身份地位與權威而忽視了與學生的溫情對話和平等交流,我們只有讓學生們感到平易近人,真情真心,才能獲得學生們對班主任的理解與支持,而不是肆意叛逆,敬而遠之。作為青年教師班主任想要與學生交心并不難,只要以心換心,用溫情去包容理解,用真誠去關懷體貼,學生們自然而然就會親近與信任班主任,不僅把你當作學習中的良師,更把你看作生活中的益友。
(二)班集體的核心
班集體的氛圍需要愛來維系,而愛的中堅力量就是班主任,班主任是班集體的核心,是班集體的組織者和引導者。一個班集體力量的有效發揮是需要這樣的核心去維系處理各個集體成員的關系。班主任的角色就是組織設定實現班集體的目標,而目標的實現又需要班主任去協調各方面的關系,發揮各個個體間合作的作用,從而使得班集體更加和諧融洽。一旦班集體中發生不和諧因素,就要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剔除和解決不穩定因素,做出公正判斷和裁決,如此才能穩固青年教師班主任的班集體核心角色。
二、民辦高校青年教師班主任角色轉換的困境
青年教師作為教學一線的工作者和輔導員的工作性質是相輔相成的,尤其是在民辦高校,他們兩者共同承擔著大學生日常德育和思想教育工作。但是由于角色定位和服務方向的不同,使得青年教師兼任班主任時在角色轉換上存在著一定的困境。
(一)角色轉換時工作界定模糊
由于國家對民辦高校班主任工作內容沒有明確規定,職責泛化現象嚴重。因此當青年教師兼職班主任時就會發生工作界定和職責權限模糊,工作義務和責任不明確的問題。調查顯示,民辦高校青年教師在兼任班主任工作時,會同輔導員和班委會成員工作混淆,面臨職責定位難的問題。尤其是在班級管理目標設定和實施方面,存在著與輔導員和班級干部工作重疊,班主任缺位和依賴現象嚴重,甚至出現溝通失調,班級疏于管理的問題。
(二)角色轉換時角色乏力
角色乏力是指在角色轉換過程中由于班主任保障機制不完善導致的角色干勁兒不足,責任理念不強,工作效率不高的現象。青年教師兼職班主任工作保障機制薄弱,首先表現在缺少針對性的專題培訓,職業素養培養和工作理念不能適應需求,工作方法缺乏創新。其次表現在班主任交流環境受限,尚未建立班主任與學生交流的特定活動場所,只能在課間或者教師敞開式辦公室進行,缺乏交流氛圍。最后表現在考核激勵機制不完善,缺乏推動班主任開展工作力度,創新方法研究的激勵措施,使得青年教師在兼職班主任工作時敷衍了事,消極付出,班級管理缺乏積極性和開拓性。
三、民辦高校青年教師班主任角色轉換策略
民辦高校青年教師班主任工作存在角色定位模糊,角色轉換乏力等問題,這就需要民辦高校秉持定位準確,轉換及時的方針,充分發揮民辦高校青年教師班主任的工作效力。
(一)更新理念,提升班主任職業素養
民辦高校青年教師班主任角色在明確工作定位的同時,自身更應當更新工作理念,提升職業素養。青年教師應加強班主任工作方法的更新和學習,加強教育學心理學知識的儲備,充分發揮班主任對大學生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引領作用,有效解決這一年齡段多發的心理問題。
(二)加強管理,健全班主任獎勵機制
要加強管理,全方位多維度的考慮班主任工作內容,建立合理有效的班主任獎勵機制。根據班主任自評和學生滿意度評價來劃分班主任工作優良等級,采取物質和精神雙向激勵方式最大程度發揮班主任工作熱情和主觀能動性。要把兼職班主任工作效果納入考核和評定范疇,除了正常的津貼發放外,還應按照等級給予特殊獎勵。開展優秀班主任評選活動,發掘班主任潛質,表彰感人事跡,傳遞正能量,對于工作懈怠和責任心不強的班主任要予以處罰。
(三)搭建平臺,完善班主任培訓體系
健全完善班主任培訓體系,提升工作能力。首先應提供學習培訓機會,科學制定培訓計劃,加強理論學習與實踐經驗交流,開展民辦高校班主任教育改革和發展專題培訓和知識更新培訓。其次要建立交流平臺,把工作心得分享到平臺上,或者去其他兄弟院校考察學習,借鑒先進的工作經驗和管理辦法,實現理論和經驗共享。最后就是建立班主任研究平臺,把班主任教育管理作為一門學科深入挖掘和研究,通過設立研究基金,鼓勵班主任在實際工作中研究工作難題,擺脫工作困境,創新工作方法,提升班主任工作的實踐性和有效性。
總之,民辦高校班主任工作大多數是由青年教師兼任,這種多維度角色需要定位準確,轉換及時,堅決杜絕權責不明確,管理分工不細致等問題,克服班主任工作困境,提升班主任工作能力和責任心。要把學生看作是關懷關注關心的主要對象,做他們的良師益友,做他們道德培育和就業指導的心靈導師。民辦高校青年教師既要扮演好傳道授業解惑的恩師角色,又要塑造好德育和思想教育的引導者,只有明確角色定位,有效完成角色轉換,才能充分發揮青年教師兼職班主任工作的最大效力,民辦高校的教育教學管理才能穩定和諧。
參考文獻:
[1]貫徹實施《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參考資料,教育部高校學生司主辦,2007 年。
[2]王玉華等.高層次專業教師在高校班主任工作中作用的優勢[J],中國校外教育,2009,(3S):483.
[3]董澤芳.論教師的角色沖突與調適[J].湖北社會科學,2010,(1).
[4]郭靜等.淺談高校專任教師擔任兼職班主任工作[J]. 師資建設,2015,(12)
作者簡介:王琳琳(1982-),女,籍貫:河北肅寧,講師,碩士,主要從事英語語言文學,英語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