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娟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步推進,德育教育的重要性逐漸凸現出來,因此,小學班主任應當主動地、積極地開展德育教育教學工作。探討了小學班主任在開展德育教育工作的過程中,應當如何有效地實施激勵策略,以期對相關研究及實踐工作提供具有參考價值的理論依據。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激勵策略
一、小學班主任有效開展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德育是一切教學活動的根本授予學生知識之前要教會學生做人。小學是學生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第一階段這個時期的教育使學生形成基本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影響學生未來的發展。小學班主任在塑造學生靈魂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班主任在小學生心中具有崇高的地位他們的一言一行對學生產生巨大的影響。因此小學班主任要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德育工作,幫助小學生邁好人生第一步。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德育在班主任系統、長期的工作中應該處于首要地位小學班主任只有認識到這一點才能取得德育工作的突破性進展。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洛種問題和矛盾逐漸顯現。為了適應新的形勢和發展更加契合小學生的心理發育狀況。小學班主任要在實踐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德育工作模式擴展新的教學內容嘗試新的教學方法把德育工作放在班主任工作的首位。
二、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策略
(1)構建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
小學班主任在開展德育教育工作的過程中應該明確的重要原則就是要做好德育工作就應該懂得熱愛學生、尊重學生、欣賞學生。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段特殊,比較敏感,自尊心較強,需要學校、老師與家長的愛護與尊重。因此,班主任在進行德育工作的過程中要將小學生當作自己的孩子一樣看待,這樣才能夠以豐富的愛心、深沉的愛對待學生,與學生之間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在日常班級管理中班主任要平等的對待學生,一視同仁,不偏心、不偏幫。不能因為學生的成績好就特別關注,不能因為學生的成績差就過于苛責。班主任只有平等的對待每一位學生,小學生才能夠感受到被尊重、被關心、被重視,從而自然而然的愿意接受班主任的教導,班主任開展德育工作才能夠順利。
(2)選擇合理巧妙的批評方式
班主任在進行德育教育過程中要時刻注意批評學生的方式。在批評學生的時候要秉持著先揚后抑的原則,語氣、態度、用詞得當。班主任在開展德育教育工作時難免會遇到學生做錯事需要批評。而班主任的批評方式與技巧對學生來說有著巨大的影響。班主任在批評過程中要時刻語言語言的技巧性,使用巧妙的言辭和語句,先對學生進行一定的表揚,然后再針對具體事情通過婉轉溫柔的語氣來指出學生的不足與問題,讓學生清晰深刻的認識到自己的錯位,能夠認真的反省錯誤,讓學生心悅誠服。同時,在批評學生的時候班主任要注意不能在全班同學的面前批評,這樣會造成學生的自卑心理,還會對班主任產生一種抵觸情緒,從而導致批評的逆反效果。
(3)與學生家長保持暢通溝通
德育教育是一項需要長期堅持的工作,不可能在一朝一夕完成。對于小學生來說進行德育教育往往單單依靠教師與學校是遠遠不夠的,而且還需要學生家長的相關配合。班主任在處理家長配合關系的過程中應該與家長開展充分的溝通與交流,建立以學校-班級-家庭為流程的德育教育模式。班主任與家長的德育教育目標應該保持高度一致,這是班主任與家長共同開展德育教育的基礎。班主任要向家長強調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且定期開展家訪,將學生在學校的學習情況、生活情況等告知家長,讓家長能夠了解學生在日常學習中的狀態,以便有針對性的開展德育工作。另外,班主任還可以制作“素質報告手冊”與家長開展密切的聯想,要求家長在家庭中配合學校開展德育教育,給學生營造出良好的德育教育環境。
(4)開展實踐活動內化德育教育
班主任開展德育教育工作不能僅僅只是口頭上的教授,更為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感受到德育教育。班主任要積極改進優化更新德育教育方式,定期組織豐富多彩、生動有趣的道德教育活動。例如,班主任可以開展主題教育活動,在貼近小學生實際情況與心理狀態的基礎上來開展各種各樣的主題教育活動,可以將愛國主義教育、法制教育、誠信教育、安全教育、衛生教育等作為主題,以各種有趣的游戲或活動作為載體,讓學生能夠在主題教育活動中接受德育教育。又例如,班主任還可以開展道德實踐活動,在保證小學生安全的前提下組織小學生深入到社會中開展有意義的活動。例如收集廢舊電池、隨手拾起垃圾,一同去郊外植樹等等,讓小學生在豐富有趣的活動中接受德育教育。
(5)推選優秀班干發揮帶頭作用
在班級管理中班干部是班主任的最有用的小幫手,班干部能夠協助教師管理課堂記錄、收發作業、組織各種活動。因此,班主任在開展德育教育工作時也可以充分利用班干部的作用,有意識的培養班干部,在不影響其正常學習的情況下引導其幫助班主任一同對班級學生開展思想道德教育。要充分發揮班干部的協助作用就需要開展合理的選拔,班主任可以通過競爭評選、自我推薦等方式來進行選拔,以對學生的表達能力進行考核,從而從中選擇最合適的、最符合要求的班干部。另外,班主任還可以根據班級德育教育的實際情況來建立相應的規章制度,這樣不僅僅能夠保證班級德育管理工作正常進行,還可以讓學生在擔任班干部的時候強化自身的綜合能力。
三、結語
小學生養成的性格是在其成長過程中多方面因素的綜合作用,班主任僅憑自己的力量,難以達到預期的教育效果要充分利用家庭及社會的力量。小學班主任要認識到家庭教育在學生成長中的重要作用,與家長保持長期有效的溝通及時掌握學生在家庭中的表現及時向家長反饋學生在學校的表現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定,共同探討教育方法,以充分發揮學校、家庭的雙重教育效果。德育工作還要積極發揮社會的力量大力宣傳社會上的好人好事發揮正面引導作用焙養學生辨別假惡丑事物的能力對社會上的不良現象及時引導學生進行批評。總之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離不開教師的悉心教誨也離不開社會的正確引導。
參考文獻:
[1]覃春柳.優化班級管理主導德育教育—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初探[J].學園,2013,(28):149-150.
[2]張慶紅.提高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實效性的路徑研究[J].考試周刊,2012,(85):186.
[3]姚中華.淺談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實施激勵策略[J].才智,2015,(2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