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華
【摘 要】大眾生活因經濟以及科技推動而發展迅速,而這也與中小企業密不可分。正式因為中小企業持續成長,使得國內就業問題得到緩解。同時,企業結構也因也因企業發展而得到平衡。但中小企業在財務管理層面仍舊存有諸多問題,本文先就其管理問題進行探析,而后總結相應對策,以期為強化財務管理質量作出貢獻。
【關鍵詞】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現存問題;有效對策
研究顯示,較多中小企業由于在財務管理層面存有漏洞而逐步退出市場。我們必須從財務管理出發明確大型以及中小企業間的差異,依靠對此來明確財務管理相應問題,確保財務對策更富針對性。下面便救其財務管理問題、有效對策進行探析。
一、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現存問題探析
1、持續經營并不理想,很難對風險進行抵抗
財務管理本質也是實務部門,而全部實務部門均伴有風險把控問題。現階段,對于中小企業來說,其抗風險能力很難因經濟推動而得到提升。首先,中小企業諸如財力、人力等實力相對薄弱,因此其實力很難與市場風險進行抗衡。同時,財務人員也并未針對風險控制做到切實把控,領導忽視使得風險抵御能力無法切實強化,若存有市場波動那么極易導致企業崩裂。
2、融資意識相對欠缺
現階段,部分管理人員并未具備現代化形式的管理經驗,其并未針對財務管理構成系統體系,也沒有明確認知到企業資產以及負債間的關系,導致融資意識相對欠缺。此外,部分管理者在財務理念層面相對滯后,多是對短期收益以及利潤加以重視,卻未能關注企業負債對于后續資金流入造成的影響,進而導致經營風險逐步提升,很難推動企業高效、穩步發展。
3、人才專業化不夠理想,知識型人才較為欠缺
現階段,就中小企業來說其財務管理并未緊跟時代趨勢,導致專業化并不理想,很多企業并未進行專業財務崗位的設置,也不用說財務人才了。上述狀況使財務管理極易發生漏洞,造成經營時伴有諸多財務狀況,很難實現穩定化的利潤提升,導致企業最終只能無奈地離開市場。因此,企業必須對財務人才加以深層關注,推動財務人員水準向著專業化推進。
4、制度不夠健全,管理模式相對滯后
中小企業在制度以及體系方面均不夠健全,特別是管理體系很難契合市場需要。我們雖然知曉大型企業大多配備出納、會計等崗位,但是中小企業多是由1人來出任出納以及會計,造成企業經營伴有財務漏洞。而這多和企業文化聯系密切,若管理者并未對管理文化多加重視,便會使得企業制定以及體系成為經營阻礙。此外,管理人員在思想層面多是老派或者是陳舊,使得管理模式相對滯后,最終造成企業管理陷入到財務混亂的境遇。同時,中小企業在同業交流層面極為少,呈現出“閉關鎖國”的財務狀態,使得企業很難緊跟市場步伐。
二、中小企業強化財務管理的有效對策
1、從風險控制意識出發加以強化
通常財務管理與風險控制聯系密切,強化財務管理必須從風險控制意識出發加以強化,依靠意識提升來推進財務管理。首先,企業需要從財務管理出發推進其軟件技術等的高效創新、改善。如今財務軟件應用甚廣,企業只有緊跟時代才可強化財務建設。其次,還應對信息保密加以重視。現階段,企業不論是技術還是設備均較為理想,企業競爭逐步向著信息競爭層面轉變。因此,企業必須關注信息管理,確保信息傳遞、處理等環節更富保密性,依靠信息管理來強化抗風險以及市場競爭等多項能力。
2、從人員素質出發進行強化
與大型企業相比來說,中小企業在起點層面便存有差距,因此必須從人員素質出發進行強化,人員素養通常涵蓋專業素質以及綜合素養。財務管理需要借助多種財務培訓來強化人員素養,引導他們了解并掌握相應管理理念、方式。財務管理與企業發展聯系密切,企業不論是存活壽命還是存活方式均會受管理者影響,因此只有從管理者出發強化其財務素養,確保其落后思想得到切實轉變,才可確保財務管理緊跟時代趨勢,企業才可借助財務管理來強化競爭力,為其發展夯實基礎。
3、促使財務管理向著專業化推進
企業需要將財務管理于整體管理中獨立出來,依靠專業人才的切實引進,推動財務管理向著專業、知識化前進。中小企業切忌混淆部門職能,依靠人才引進能夠確保財務管理更富專業性和嚴謹性,同時管理效率也會得到高效強化。促使財務管理向著專業化推進,還能夠實現部門協調與默契,轉變以往混淆不清的狀況,實現部門間相互交融、監督以及扶持的目標。
4、從管理機制出發進行完善,打造財務文化
健全制度對于財務管理來說極為關鍵,內部人員需要明確職責以及相應分工,把握好自身定位,確保財管系統以及管理機制得到切實完善。首先,企業需要以內部實際為導向進行財務崗位的切實設置,管理者需要針對經濟賬目進行嚴謹核算,對經濟賬目存有的錯算以及漏算等情況進行規避,確保企業資金得到高效利用。其次,企業還應對管理文化加以重視,管理者需要明確企業文化伴有的重要意義。現階段,人才吸引并非僅依靠福利與收入,企業文化也極為關鍵。因此,對企業文化進行合理打造,可以確保企業內部更富凝聚力、外部更富競爭力,為推進企業發展夯實制度以及文化基礎。
5、拓寬融資渠道,完善財務體系
中小企業可依靠理想的投資決策來推動自身發展,管理人員必須從投資決策相應程序出發既要完善,摒棄掉個人思想。同時還應對資金投向進行分散,確保投資風險得到切實把控。若融資渠道得到合理運用,能夠引導企業突破流動形式的困境。首先,企業需要拓寬融資思路,并且依靠當前融資對應的激勵機制展開融資,確保融資決策契合實際。其次,企業融資還應對風險進行評估和控制,確保金融風險得到有效規避。第三,還應秉持正向的信用觀念,切忌拖延欠款,并對員工相應的責任感進行培養。此外,財務管理只有依靠完善的體系才可高效開展,體系完善通常需要從管理層出發,依靠管理者具備的表率作用來實現整體改造。同時還應對同業交流加以重視,從而明確其他企業優勢,依靠交流來完善管理,并營造具備競爭氛圍的市場氣息,為財務管理的高效開展奠定基礎。
三、總結
總之,中小企業對于國內經濟發展來說極為關鍵。不論是企業結構還是就業問題等均因中小企業得到有效改善。同時我們需要明確中小企業在財務管理方面伴有的抗風險較差、融資意識相對欠缺、專業程度不高以及制度等問題,并從風險意識、人員素養、專業發展以及融資渠道等層面出發推進財務管理建設,為強化中小企業相應經濟利潤以及社會效益夯實基礎。
【參考文獻】
[1]陳紹宇.電子商務環境下企業財務管理模式研析——以中小企業為例[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10(12):60-61.
[2]張金鑫,吳意,雷江明.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科技與管理,2013,15(03):116-119.
[3]蔣才順.我國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析[J].大眾科技,2011(03):127-129.
[4]文逢博,裴更生,高蕾.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35(04):69-72.
[5]張月玲,王靜.我國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會計之友(下旬刊),2009(01):33-34.
[6]王玉.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研究[J].特區經濟,2007(02):218-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