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蘭
【摘 要】目前,人們文化知識水平不斷提高,信息時代的到來給公共圖書館管理與服務帶來很大挑戰。推動公共圖書館管理服務是保證群眾文化基礎的首要條件。基于此,本文對公共圖書館管理創新服務工作展開探討,希望能夠為相關人員提供一些參考和建議。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管理創新;管理服務;圖書館服務
公共圖書館作為社會公益性服務場所,承擔著圖書借閱、圖書管理、知識傳播、文化傳承等職能。其所具備的功能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發揮和利用,將嚴重制約公共圖書館的發展以及當地歷史文化的傳播和傳承。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人們的生活質量和閱讀需求不斷提高,在圖書閱覽方面對圖書館管理人員的服務能力、服務水平以及服務內容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為了適應新時代不同水平讀者的閱讀需求,也為了提供更優質、更專業的借閱咨詢服務,在充分利用現有文獻資源的基礎上,要對圖書館服務人員進行高效的管理,使之在工作中不斷學習理論知識、創新服務理念、擴大服務領域。
一、新時期公共圖書館服務管理創新的必要性
新時期,公共圖書館服務管理創新十分必要,主要體現在以下兩點:第一,信息化時代,互聯網的普及,使得人們開始淡忘了圖書館。以互聯網為載體的各種“快餐式”閱讀工具、軟件開始取代圖書館在人們心中的位置。相比于公共圖書館,這類“快餐式”閱讀工具較好地滿足了這個快節奏的社會人們對生活的需求,人們可以隨時隨地借助移動客戶端來閱讀信息。對于公共圖書館而言,人們借閱圖書、資料的時候需要花費較長的時間,受時間的限制,人們大多不愿意去公共圖書館借閱資料,在這種情況,公共圖書館服務管理創新是勢在必行。公共圖書館只有創新管理,提高服務水平,才能更好地吸引更多的讀者來本館借閱資料,從而促進公共圖書館資料的高效利用。第二,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發展,構建學習型社會越來越迫切。學習型社會的核心就是全民學習、終身學習。學習型社會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在這種趨勢下,公共圖書館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公共圖書館是是免費為社會公眾服務的圖書館,是社會民眾學習的重要地方。基于學習型社會構建的需要,公共圖書館就必須加大管理創新,提高自身服務水平。只有創新,才能更好地發揮公共圖書館在社會中的作用,進而推進學習型社會的有效實現。
二、公共圖書館的管理和服務現狀
(一)管理模式較為傳統
公共圖書館的管理模式較為傳統,以管理者為主導,運用“一對N”的管理理念,形成被動式的管理方式,即公共圖書館的各項決策,包括發展方向、圖書資源、開放時間、開放方式等都由管理者一方決定,未采用公開透明的方式積極采取參與者的意見,參與者主要有公共圖書館的其他工作人員、民眾、政府等,傳統的管理模式限制了公共圖書館的進一步發展。
(二)服務方式單一,過于被動
雖然我國的政府部門為了提升公共圖書館的服務質量,不斷頒布相關的政策法規,但大部分公共圖書館為讀者提供的服務形式仍較為單一,多是單純的文獻資料借還等一些基礎性服務,且服務方式被動、低效,對于時事政治及社會熱點極少關注,也未對某些特殊行業和人群提供針對性的服務。
(三)管理隊伍層次不高
公共圖書館的管理隊伍參差不齊,導致政策、方法不能及時落地實施,即使管理制度、管理方式等很完美,但不能被管理者真正認識和理解,無法將管理政策進行正確地實施,所以再完美的管理政策都是“紙上談兵”。
三、創新公共圖書館的管理和服務
(一)圖書館服務管理模式的創新
圖書管理人員業務知識的不斷更新,學習能力的不斷提高,能夠更好更直接地服務于讀者。為了促進圖書館的更好發展,領導應該致力于打造一支創新意識強、履職能力強的“雙強”型業務骨干隊伍,以提高圖書館的管理效率。圖書館各項措施的運用以及技術的推廣等,都離不開具體的管理人員。因此,要強化對圖書館管理崗位工作人員的培訓,切實提高工作隊伍的整體素質。首先,要強化圖書管理的新設備、新技術以及新模式的培訓工作,要求服務人員熟練掌握自動化借閱系統、智能化信息檢索、文化共享工程服務平臺等軟硬件的使用。隨著對信息技術知識與技能的強化和應用,對傳統的圖書館服務模式開展創新服務工作,是圖書館繼續發展的保障。其次,要鼓勵圖書管理人員拓展思路與眼界,學習借鑒其他先進地區乃至國外圖書館界在圖書館管理方面的先進經驗和服務手段。另外,還要強化圖書館工作人員的業務培訓活動,始終站在圖書管理創新的最前沿,保持改革創新的充沛精力。
(二)提高圖書管員服務素質
新時期,對公共圖書館員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圖書館員業務能力、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到了公共圖書館服務管理水平。因此,加強圖書館員的培訓與管理十分重要。首先,所有圖書館員都必須進行崗前培訓,持證上崗,全面提升圖書館員的業務能力;其次,要貫徹落實微笑服務,在工作中做到不焦躁、不急躁、有耐心、夠細心,以誠懇的態度服務讀者。再者,要強化圖書館員信息化技術能力的培養,使其熟練掌握現代信息技術,了解并熟悉庫藏情況,能熟練使用檢索工具,快速幫助讀者找到其想要的文獻資料。
(三)樹立競爭意識,進行特色服務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改變了地區公共圖書館的不可替代性,人們獲取知識的渠道變的豐富多樣,怎么樣才能讓讀者走進讀書館成為了很多圖書館的困惑。很多地區圖書館已經開始改變千篇一律、缺乏地方特色的服務模式,利用公共圖書館在科學、專業上面的優勢,為讀者提供更加專業的服務。同時根據地方特色,增加藏書的特色性,豐富服務內容,增加閱讀趣味。例如少兒圖書類,開辟少兒活動場所,寓教于樂,開展適合兒童參加的讀書會、舞臺劇展示等;針對老年人,邀請專家進行中醫養生類的講座等。
(四)加快圖書館信息化建設
信息化時代,信息化服務管理已成為必然,是公共圖書館服務管理創新的重要方向。現階段來看,公共圖書館雖然走上了信息化服務管理道路,但是信息化的應用還比較淺顯,不夠深入。而要想更好地服務讀者,為讀者提供全面的信息服務,公共圖書館就必須加大投入,加快圖書館信息化建設,提高圖書館服務管理信息化水平。首先,在公共圖書館大廳,要增設智能化設備,為讀者提供智能化服務,讓讀者可以快速地找到自己想要的文獻資料;其次,要完善公共圖書館信息化系統,構建完善、統一的信息服務系統;再者,要善于利用信息技術,為讀者提供各種服務,如在線信息推送服務,以微平臺、公眾號等形式,向讀者推送圖書服務。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圖書館管理模式的創新服務工作,離不開科學的管理模式、先進的管理理念和高素質的服務人員。通過提高圖書館的整體服務水平和服務能力,滿足不同類型讀者的閱讀需求,實現公共圖書館由傳統藏書館向提供咨詢服務的開放型圖書館轉變。提高圖書館的管理工作,必須要注重理念、方式與手段的結合與創新,從完善知識管理體系、提升管理隊伍素質以及推進信息化建設等方面綜合考慮,全面提升圖書館管理工作的質量和效率。只有具備以上條件,圖書館管理服務創新工作才能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發展壯大,從而為本地區文化發展做出貢獻,更好的發揮公共圖書館所具有的價值效益。
【參考文獻】
[1]劉藝權.新時期公共圖書館全民閱讀服務創新實踐與思考———以廣州圖書館為例[J]圖書情報研究,2017,10(04):35-39
[2]盧云鵬.新時期公共圖書館服務創新策略探討[J]才智,2017(23):263-264
[3]范靜思.新時期公共圖書館的服務創新探討[J]納稅,2017(15):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