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盛迪
摘要:相聲主要是靠說,相聲不管是敘述一段故事,描寫一個人物,都是通過說話來表達。因此,相聲的表演是以幽默的語言為主、夸張的動作為輔,通過詼諧、優美的演繹來征服觀眾,這樣相聲演員的話要說得更真切,更具有表現力。
關鍵詞:相聲;表演;技巧
中圖分類號:J8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8)08-0114-01
相聲演員在表演中若不能發揮作品的潛在功能,表演缺乏魅力,即使作品再好,成功也只是紙上談兵,這可以說明相聲藝術對表演藝術的要求非常高。平常說話,沒有說清楚,可以再說;對方誤會了,可以解釋,而說相聲是絕對沒有這個機會的。
“包袱”是相聲的基礎,包袱處理得好壞直接影響到相聲表演的好壞。包袱構成的種類大致有夸張、曲解、重復、矛盾、否定、誤會、假借、對照等,如何抖好包袱成為相聲表演的關鍵之一。
一、吐字要直
作為一個相聲演員,要有伶俐的口齒。相聲是笑的藝術,也是語言藝術。什么段子也離不了說唱哏、學哏,也離不了說,因此它要求演員吐字要真,字字要送到觀眾耳朵里去,觀眾聽得清楚,才能發笑。觀眾聽不清楚,就笑不了啦。不能叫觀眾一邊聽,一邊問別人:“他說的是什么?”那位回答:“我也沒聽真。”這樣就影響效果了。吐字不真,如“鈍刀割肉”。有人主張“咬字要狠”。我覺得咬字不能狠,咬字過狠,也使人聽著不舒服。相聲演員為什么練習《繞口令》?就是為鍛煉唇、齒、牙、舌、喉,要把平、上、去、入四聲字說準確。
二、發音要準
相聲演員發音要準確。發音主要指的是唇、齒、牙、舌、喉五音要準。相聲演員是用丹田發音,雖不象戲曲演員那樣要求好嗓子,但也得能說能唱,丹田氣足,聲音要美,說出來好聽,唱出來夠味兒。過去有好嗓子的不多,因為唱是豎音,說是橫音,再加上那時生活所迫,一天要說七、八段,這樣就把嗓子說橫了,也就是累壞了。在三、四十年代只有幾位有好嗓子的,學戲曲、學唱大鼓、雜曲,學唱歌曲,唱哏并不多。現在很多段子是又說又唱,它就更要求演員有好嗓子。學說相聲不但要鍛煉吐字,還要練習發音。聲音要美,要注意輕重音兒、高矮音兒,盡量要把語氣說對,把話說得悅耳動聽,避免怪聲、怪調兒、尖音兒、炸音兒,別使觀眾聽著不舒服。說唱出來,要使觀眾愛聽。
三、捧逗合作要默契
甲為逗哏,乙為捧哏,甲乙二人要配合好,才能說好一段相聲。過去學說相聲,先學逗哏,老師給捧哏。由于段子是老師教,當然就配合得好。學會逗哏后,自然就知道什么地方需要捧哏說話了。抖包袱兒的遲疾頓寸,甲乙二人都要掌握好,才能抖響。抖包袱兒不能是光在逗哏這邊,捧哏也很重要。捧哏掌握不好高矮音兒,逗哏的抖不響包袱兒,聽眾就不能哄堂大笑。捧哏的掌握好遲疾頓寸了,逗哏的沒有掌握好快、慢,該慢說的,他快說了、搶話了,或者該快說的他慢說了、斷氣了,這樣包袱兒都抖不響。所以說甲乙二人互相配合好,這是說好一段相聲的關鍵。前輩藝人說:“搭伙三年,不火自賺。”這句話就是強調甲乙二人長期合作,即使不響大名,也能掙錢。甲乙二人長期合作,共同學習和鉆研藝術,互相取長補短,演出后不斷地總結藝術經驗,就會配合得越來越好,就能在藝術上取得成就。
四、表演技巧的把握
相聲的表演技巧最難掌握的就是“遲、緊、頓、挫(寸)”。“遲”就是慢,“緊”就是快,快慢都要恰當,要有一定的尺寸。不能太快,不能太慢,太慢就斷氣兒了,太快叫人家昕不清楚,因為觀眾還沒聽清楚,包袱兒就抖摟完了,這樣兒觀眾就笑不了啦!“頓”不出包袱兒,它是給“挫(寸)”造條件,就如同茶葉鋪用麻繩兒捆茶葉包似的,繩子長,捆完了必須要揪斷,揪的時候先要在手里挽一個扣兒,然后一揪繩子就斷了,這是個寸勁兒。例如:《朋友譜》的底(結尾),逗哏說:“……倆孩子都是我的。”這句就是頓,也就如同把麻繩挽上扣兒了。緊接著捧哏說:“那我就放心了。”逗哏說:“可是你媳婦養的。”這句就是挫(寸),他就如同把麻繩一揪,繩兒斷了,包袱兒也就抖摟開了。這種技術并不是用幾句話一說就會的,需要自己去揣摩,火候到了,自然就找著它的筋節兒了。除了勤學苦練以外,還要多看別人的表演。發現人家的優點,應該馬上吸收過來彌補自己的缺欠。
五、臺風要正派
臺風一定要正。衣服要整齊,頭型要大方,化妝要美觀,站那兒要規矩,洋式的打扮在我們相聲里是不大合適的。表演要嚴肅一所謂表演嚴肅,就是要象喜劇演員那樣去刻畫故事中的人物就可以了,不要過分地夸張。
“包袱”要干凈--一段相聲,要有很多包袱,沒有包袱,便不是相聲,但我們也不要故意去追求“包袱”。有的個別的演員,為了獲得劇場效果,故意找“噱頭”,出洋相,“包袱”要干凈,要寓于故事情節當中,出乎意料之外,要合情合理,耐人尋味,這才叫真正的包袱。
六、結語
總之,表演相聲,并不是像有些同志認為的“能說幾句俏皮話,臉皮厚一點就行”,相聲演員除了應具備一般的表演條件之外,還必須按相聲的要求,做到會說、學、逗、唱。說要做到口齒伶俐,語言清晰,發音準確,吐字宏亮,感情充沛;學要做到摹擬人物維妙維肖,抓住特點,裝誰像誰。學方言土語、吆喝叫賣也能掌握特色,繪形繪聲,逗要做到善于挑起矛盾,恰當掌握分寸,甲、乙配合巧妙,語言引人發笑,表現幽默、滑稽、活潑、風趣;唱要做到戲劇歌曲都能巧唱,唱得別致,唱得優美,聲情并茂,字正腔圓。所以說,相聲表演是一門綜合性的藝術,必須下功夫學習,才能達到一定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