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迪 李雁杰 白楊靈子
摘要:本文以昌邑市齊西村的保護和發展為例,對濰坊傳統村落的發展演變歷史進行探究,分析和明確濰坊傳統村落的文化價值與內涵,了解濰坊傳統村落保護和發展現狀,通過對昌邑市齊西村傳統村落的保護和發展進行分析研究,來論述如何在實踐中做好傳統村落的保護與可持續發展工作。
關鍵詞:傳統村落;齊西村;保護;發展
中圖分類號:JF592.7;TU982.2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8)08-0127-01
一、研究背景
傳統村落承載著我國五千年的豐厚歷史文化,是一個地區不可再生的文化遺產,是現代人的精神家園和心靈凈土,它將傳統民俗文化及歷史內涵蘊含其中,近年來受到了許多學者和旅游者的關注,但其消亡的速度也是非常驚人的,我國的自然村總數從2000年的363萬個減少到2010年的271萬個。因此,如何使傳統村落得到保護和發展就極為重要和緊迫。
二、傳統村落現狀
l.傳統村落的概念。關于傳統村落的概念,在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印發的開展傳統村落調查的通知中明確提出:“傳統村落是指村落形成較早,擁有較豐富的傳統資源,具有一定歷史、文化、科學、藝術、社會、經濟價值,應予以保護的村落。”
2.濰坊傳統村落的現狀與分布。我國傳統村落正以飛快的速度銳減,濰坊的很多傳統村落雖然保存情況不錯,但也面臨著傳統建筑更新換代、拆建等損害傳統村落原始面貌的問題。2012—2016年,我國住建部等七部局陸續公布了四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其中濰坊市有3座村落被列入中國傳統村落保護范圍,分別為寒亭區楊家埠村、青州市王府街道井塘村和昌邑市龍池鎮齊西村。在省級傳統村落名錄中濰坊市有21座村落入選。
三、昌邑市齊西村的發展現狀
l.昌邑市齊西村的歷史沿革。齊西村的整個發展和演變經歷了漫長而曲折的過程。齊西村擁有上百年歷史的清代古宅群,于2016年12月入選中國傳統村落名錄。齊西村位于昌邑市龍池鎮,齊西民居群集中分布在齊西村南街、西街、北街以及村東小龍河之間的中心地帶,古宅群建筑風格古樸典雅,房屋建筑以灰色為主,保留了古村落布局原貌。齊西古民居群有52處民居,建筑規模達到52000平方米,建筑布局坐北朝南,大門東西向,風格古樸,色調以灰色為主,磚木結構,使用青磚、灰瓦、青石、松木、楊木建設,東西山墻常各開一窗,房屋四角有精美磚雕,充分體現我國古代北方建筑的特色。
2.齊西傳統村落的困境。對于這些傳統村落來說,它們大多處在一種乏力的新舊交替中。但現在有的居民拆舊蓋新或翻新,極大地破壞了房屋原有的建筑結構,村落的建筑及村落的環境都被破壞。傳統村落的價值主要體現在它的歷史文化上面,在于它傳統與古老的價值,但是這種古老寶貴的物質財富處在現代社會的環境中,必然會與現代社會的發展模式相矛盾,對于傳統村落區域內的居民來說,他們一方面要積極去適應現代社會的生存和發展模式,另一方面又要盡量去維護和保持村落原有的傳統生存模式和歷史風貌,這是居民生活方式上面的歷史與現代的矛盾。
四、齊西傳統村落的保護與研究可持續發展
l.齊西傳統村落的保護。齊西村的建筑及民眾所保持的生活狀態是齊西古村落重要的文化特色,它構成了齊西村的生命。但隨著時代的變遷,傳統的生活方式也在慢慢發生著變化,保護并不是讓民眾回到幾百年前的生活狀態中去,而是重視傳統文化延續性和發展性,在傳承精華的基礎上不斷保護活態的文化。對齊西傳統村落的保護主要是兩個方面: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主要是保護傳統村落中的歷史建筑、街道古巷、文物古跡等有形的物質,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注重的是保護傳統村落中蘊含的人文風情、歷史文化、宗教信仰、宗族血緣、神話傳說等無形的精神。明確好對齊西傳統村落保護的內容,我們才能對村落進行更全方位的保護。
2.齊西傳統村落的可持續發展研究。齊西傳統村落的發展,最適合的發展渠道就是發展旅游業,齊西傳統村落本身就是最具有價值的旅游資源,通過發展旅游業,將村落向游客開放,人們進入傳統村落中去感受村落本身的建筑特色與風貌,這樣不僅直接帶動了齊西地區經濟的快速增長,同時也讓無形的物質文化遺產在發展過程中得到傳承。同時,還可以通過發展村落的第三產業,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進而有更多的資金能投入村落的保護和發展中。
五、結語
隨著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傳統村落的發展受到很大程度的威脅。我們在對村落進行保護時,要注重村落的整體性保護,既要注重物質層面的保護,也要注重非物質層面的傳承與發揚,同時也要注重對村落里居住的人的保護,這樣才能使傳統村落充滿活力,確保傳統文化得到良好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