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露
摘要:目前,單一和枯燥的音樂理論教學嚴重影響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音樂理論教學依然使用以前的教學模式,更加注重學生學習效果,再加上教材與教學不相符,造成音樂理論課程內容過于滯后,很難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多元化進行音樂理論教學的方法,這對于提高我國現代音樂教學效率意義重大。
關鍵詞:音樂理論;多元化;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J6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8)08-0233-01
音樂作為一門較為關鍵的藝術門類,既有著多元化表現力,也可以給人帶來多元的情感體驗。我國有著源遠流長的文化發展史,其多元化的表現方式包括著豐富的內容,不管從思想文化上來講,還是從道德藝術上而言,其表現不但是一種娛樂功能,而且也體現出一種審美效用。在聽覺藝術中,音樂作為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學習音樂理論知識中,必須要學以致用,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音樂能力。
一、音樂理論教學的現狀
音樂作為一種藝術形式,音樂本身就有較強的娛樂性、審美性、教育性。在目前音樂理論教育教學過程中,音樂積極發揮著教育性作用。在社會日益發展和進步下,音樂理論教學影響領域隨之擴大,受到人們普遍重視。音樂理論教學作為學習音樂知識的基礎,唯有有著一定的音樂理論基礎,才能夠更好的強化音樂學習水平。對于音樂教師而言,應該從多方面、多角度上來進行音樂理論教學,在分析音樂理論與教學方法下,更加針對性解決音樂教學中的問題,真正提高音樂理論教學效果。
l.單一的教學內容與方式。單一的教學流程也就是當前音樂理論教學以灌輸音樂理論知識為主,雖然在短期時間內青年學生有興趣學習的,但是長久下去勢必影響著學生學習積極性,甚至會使學生出現厭學心理。對學習過程只是看成完成學習任務,即便完成了這項學習任務,學生也沒有能力利用所學知識。
2.缺少實踐性。音樂是一種情感的表達,是一門流動的藝術。只有通過音響等設備才能更好地感受音樂的美妙,提升對音樂的感知與體驗,才能在音樂的世界中陶冶情操,感受藝術的魅力。相比之下,音樂理論更注重其理論學習,無論學習內容還是學習方式都相對枯燥,無法真正引起學生的興趣,反而會使學生對音樂學習產生反感,無法融入音樂學習當中來。再加上音樂理論不能與實踐科學相互聯系,就造成音樂理論與實踐無法有機結合起來,音樂的應用空間也越來越小,逐漸遭到冷落。
3.反復的教學內容。從當前情況來說,基礎音樂理論這門學科由于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不統一,必然會引發很多問題,還會造成各科目間有雷同的知識點,也會浪費太多的教學經歷,并且反復的教學知識勢必會引起學生學習的反感,對學生理解音樂知識有著一定阻礙,也會喪失了音樂教學的原有價值。
二、多元化發展音樂理論教學的思路
l.音樂理論教學要注重民族性。我國音樂有著上千年的發展歷史,其作為一種流動性語言,為人們的情感以及生活帶來了獨特的體驗,音樂中不但融匯了各階段人們的智慧,而且也蘊含了我國各大民族文化的精髓。學習音樂也可以說是在傳承我國傳統文化,唯有將融合起我國傳統文化與音樂教學,才能在音樂理論教學中滲透民族精神,引導學生樹立起正確的價值取向。同時,還需要對其他國家的音樂精髓有效借鑒,但不能盲目的借鑒,需要結合我國音樂理論教學實際情況,針對性的借鑒,并積極融合,大力將音樂理論優勢發揮,確保更好的促進我國音樂教學發展。
2.運用多媒體教學方式。音樂理論教學不但是一種理論教學,而且更是一種音樂類的教學。所以,在音樂理論前提下強化實踐教學,使得學習者更好的掌握和應用音樂知識,既需要大力提升學習者對音樂的理解能力,而且也要使學習者對音樂藝術魅力更好的感受。在音樂理論教學過程中,將多媒體教學手段引入其中,在活躍課堂氣氛的基礎上,讓學生可以真正體驗到音樂藝術教學的魅力,進而或缺更多的音樂知識。
3.豐富音樂教學的藝術形式。音樂作為一種十分豐富的藝術形式,而音樂理論有其專業性,怎樣才能提高音樂理論教育教學的吸引力,使其可以成為廣大學習愛好者者喜聞樂見的學科,這就需要音樂教學者將原本枯燥乏味的音樂理論知識轉變成為有趣的、學生容易接收的知識,可以在課堂中講述一些音樂故事,在集中學習者聽課注意力的同時,讓他們能夠更好的體驗到音樂的文化特征。
三、結語
總而言之,有效改進教學模式讓音樂教師意識到在當代教育教學中音樂教學的重要性,并將教學中各個環節滲透美的感知。在當代美育教學中,音樂教育已經成為了一項重要的內容,可以對學生學習情緒有效改善,緩解他們的學習壓力,提高他們的音樂素養。音樂理論作為音樂教育教學的基礎,其教學成果優劣都會對人們的鑒賞音樂和創作音樂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因此,音樂教學者在注重理論教學的同時,必須要高度重視實踐教學,理論與實踐教學的相統一,才能真正提高學習者的音樂能力與音樂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