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威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古時用于城市防御的護城河顯然已經失去了其原有的功能,大多是城市的城墻已經開始頹敗,于是為了發揮出其剩余價值,借助于其濱水駁岸的地理優勢上構建了環城綠帶景觀——環城公園。環城公園的建設能夠有效的保護自然生態環境,推動城市健康可持續發展。本文針對菏澤市環城公園的景觀展開調查分析。
關鍵詞:環城公園;環城綠帶;景觀
中圖分類號:TU98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8)08-0275-01
一、前言
隨著近年來城市進程的不斷加快,公園綠地隨之興起。今天城市中公園綠地在種類、構成、布局以及功能上已經非常豐富,是整個城市綠地系統當中重要的構成部分,為城市提供了新鮮的空氣。公園綠地是城市中公共開放的空間,是居民休閑娛樂的主要場所,同時也是地方文化與精神文明的重要載體。公園綠地具備生態價值、文化價值、社會價值、環保價值、經濟價值等多方面的價值,在城市文化建設、經濟發展以及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與意義。
二、菏澤市環城公園概況
菏澤市環城公園地處老城區的中心地帶,將古時的老城墻以及護城河作為建設基礎,整體長度達6千米,面積為1300平方米,水域面積為455平方米,綠地面積為541平方米,各式的仿古建筑面積為36平方米。菏澤市環城公園內有特色各異的景點建筑,整個公園景區內,自然景觀同人文景觀緊密結合在一起,動靜結合,古今對應,各個景點的假山、小橋、流水、綠樹共同構成了一副美麗的畫卷。
三、菏澤市環城公園的景觀調查
l.植物景觀。環城公園在規劃設計中,始終堅持以文化內涵為基礎,注重打造最原始的自然生態環境,將整個菏澤老城區串聯起來,構成一道美麗的風景線。環城公園有效利用了原有的古城墻及護城河,對原生態進行優化,傳承歷史文化傳統,對整個城市的生態環境及居住環境進行了改造,在最大限度上提高了菏澤古城的文化內涵與整體形象。環城公園就是環城綠帶,因此在綠化上堅持植物景觀與生態效益并重的原則,對于喬、灌、地被展開合理的配置,覆蓋率在整個綠地面積上占到了七成。在植被的選擇上,立足于本地氣候特征,主要種植落葉闊葉林,并輔以常綠闊葉林和常綠針葉林,以營造出四季常綠的效果。
(1)護城河綠帶。以原有的苗圃基地為基礎,展開了充實調整,營造出了廣空間、大尺度的景觀視覺效果。營造出四季常綠的植物景觀效果,主要的樹種包括雪松、油松、紫薇、銀杏、柿子等;(2)道家文化聚落。在軸線的兩側主要種植松柏等常綠針葉樹,以營造出序列的視覺效果;種植高大喬木以打造出古色古香的韻味,主要種植的植物有梅花、油松、桂花、榔榆、常春藤、無患子等;(3)伊斯蘭文化聚落。主要種植一些色澤較為淡雅的喬木和花灌木,在臨近清真寺西邊的林蔭道中種植落葉樹,主要種植的樹種包括楊樹、銀杏等。
2.水體景觀。環城公園的主體是老護城河,除了河中的個別人工小島之外,基本上是一個以水體為主的水域。水體能夠收集雨水,有存儲水的功效,護城河水可以用于園區植物的澆灌,在河里可以養一些魚蝦,并種植有萱草、荷花、蘆葦等。護城河的水質優良,無異味,極少有生活垃圾和各種死物漂浮,是一個良好的整體水生系統。
3.文化景觀。從滿足周圍居民休閑娛樂的需求出發,環城公園建設有亭臺廊榭,并建設有多個休閑廣場及文化聚落,在石橋的造型上更是形態各異。亭臺廊榭的建設便于游客休息及臨水觀景,而休閑廣場則是居民休閑娛樂和日常鍛煉的絕佳場所。文化聚落就是前文中國提到的道家文化與伊斯蘭文化,滿足了不同信仰群體的需求。道家文化聚落的建筑講究嚴謹的對稱,有方正的結構,每一個院落軸線關系都非常的明確,整體串聯成了一個有著豐富變化的建筑群落,整個建筑群落在軸線兩側主要種植松柏等常綠針葉樹,增強了序列的視覺效果,展現出道家文化的嚴謹、理性、井井有條,追求安靜、平穩、天人合一的理念。而伊斯蘭文化聚落的建筑則帶有明顯的阿拉伯風格,拱形的門窗,大圓頂,整個建筑呈現出一種素潔和淡雅,沒有過多的彩畫及雕塑,聚落內主要種植丁香、銀杏等色彩雅致的喬木、灌木,整體呈現出簡潔明快的色調,顯得樸實無華,給人以神秘莊重的感覺。環城公園中的石橋都是以古代先賢命名,將菏澤古城的文化歷史底蘊與風貌充分展現了出來。
四、結語
菏澤市環城公園在整體布局上非常合理,在景觀的節點布置上也很恰當,充分展現出了當地的特色與文化底蘊,自然生態景觀同人文景觀實現了有機結合,共同構成了一道美麗的環城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