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慶春
摘 要 在現代化發展如此迅猛的今天,隨著科技的進步,新媒體行業也在不斷發展,因此,傳統媒體以及傳統媒體編輯工作形式也已經無法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傳統的媒體編輯工作模式也落后于現代。同時,新媒體的快速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也給傳統媒體帶來了一定的威脅以及諸多挑戰,也使得媒體人的心理受到了一定的影響,產生了一定的心理波動。在新媒體時代的沖擊下,一定要提高相關新聞編輯的媒介素養。
關鍵詞 新媒體時代;新聞編輯;媒介素養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8)219-0036-02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科技也在不斷的進步,數字化網絡化的發展,互聯網和智能手機的逐漸普及,人們接收信息和查詢信息的途徑在不斷增加使得各種形式的新媒體層出不窮。雖然這種形式多樣的新媒體增加了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但同時也給傳統媒體以及工作于傳統媒體的新聞編輯帶來了一定的挑戰和危機感。這些因素都促使新聞編輯要及時轉變工作形式和工作思維,盡早從傳統的媒體工作人轉型到成為能夠適應現代化新媒體時代的新聞編輯工作者。
1 新媒體時代帶給新聞編輯的挑戰
1.1 轉變傳統的工作思維和工作方式
隨著信息化的進步,互聯網和智能手機的普及,民眾不再只是從報紙、廣播、電視新聞中獲取信息。且隨著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人們往往利用晨間乘坐公共交通的時間通過手機了解新聞。這就促使了各種形式的新媒體被逐漸運用,但同時,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要求新聞編輯從傳統的工作形式中跳出來,努力適應新媒體時代下的工作節奏、工作形式、工作思維。在傳統的新聞報道的工作模式中,新聞編輯需要對新聞事件進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討,對新聞事件進行客觀的評價,而且在傳統媒體時代,新聞編輯對一件新聞事件的評價和分析,也在某種程度上代表了國家、政府、人民,因此內容和言語都會相對謹慎。反觀現代社會,新媒體時代在發展,各種形式的新媒體平臺層出不窮,新聞編輯為了自己寫的新聞能夠有更多的點擊量,便忘記了新聞編輯這個工作的初衷和責任,標題、內容都只為抓人眼球,毫無實際根據,新聞內容也毫無營養;或在還未確定事情起因經過結果時,利用手頭不完整的資源編造新聞;更有甚者不顧他人感受,亂寫假新聞發布在網絡上,這些都是對新聞編輯工作的褻瀆。新媒體的發展,不是為了讓假消息在網絡上肆意傳播。新聞編輯工作者們也不能因為閱讀量就違反自己的職業道德。
在新媒體時代,新聞編輯工作者需要思考的是如何讓閱讀者在幾十秒內獲取一篇新聞的關鍵信息,如何使得自己的新聞內容簡練而又能凸顯關鍵內容。新編輯要在不斷適應新媒體時代的工作方式的同時不斷提高自己的職業素養和職業技能,掌握新型的媒體技術,提高自己的職業技能,這樣才能完成從傳統媒體新聞編輯到新媒體時代新聞編輯的完美轉型。
1.2 新聞傳播途徑多樣化
當今社會,人們不僅僅只通過電視、報紙、廣播來看新聞,形式多樣的新媒體平臺層出不窮,也使得人們獲取信息的途徑在不斷增多,主流媒體的閱讀量也被逐漸分流,這對于重視閱讀量和新聞關注度的傳統新聞編輯來說無疑是一個重擊,甚至有些風格死板的新聞還會被無良人士抨擊,是傳統新聞編輯收到打擊。新媒體時代,新聞具有復雜性、數量多、多樣性等特點。同時,新聞編輯也是和群眾溝通的媒介,群眾在新媒體形式下在可以發表自己對新聞的看法,發表自己的言論。同時隨著新聞途徑的不斷增加,新聞編輯不再是新聞唯一的傳播者,一些新聞的當事者的言論,可能比新聞編輯描寫的更加全面、完整,雖然新聞當事者會帶有一定的主觀色彩,但是他們對事件完整的敘述,以及細節的表達,都會在一定程度上給新聞編輯帶來一定的威脅。
1.3 新聞編輯查找信息的途徑增多
新媒體時代,新聞編輯獲取信息的途徑也在不斷增多,新聞的傳播速度和更新速度與傳統媒體時代相比也加快了許多。而新聞編輯所要做的是在如此龐大復雜、更新速度飛快的新聞庫中,篩選出自己需要的重要且有新聞價值的新聞。同時,新聞編輯也要提高自己的新聞靈敏度,及時找出能寫成新聞稿件的事件和信息,但是這樣過并不代表新聞編輯可以為了點擊率和閱讀率而顛倒是非,新聞編輯要保持專業的嚴謹性,認真對待每一份新聞,同時也眼積極面對新媒體時代下新聞工作中各個方面的改變。
2 新媒體時代新聞編輯的媒介素養
2.1 確定新聞編輯在新媒體時代的定位
在傳統媒體時代,在人們只能通過電視、廣播、報紙獲取新聞的時期,新聞編輯是新聞唯一的傳播者,新聞編輯的工作形式、工作內容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新聞傳播的內容和方式。這樣一來,群眾只能被動的接受新聞,而新聞編輯也只負責將新聞內容編輯好,不需要過多地考慮群眾的感受。但在新媒體時代,各式各樣的新媒體平臺不斷涌現,信息的獲取和傳播途徑也在不斷增加,同時,隨著互聯網和智能手機的不斷普及,人們可以隨時隨地查找自己需要的新聞,并對于一些社會事件或新聞內容發表自己的言論和見解、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和內心感受。由此,在新媒體時代,新聞編輯不再只是負責將新聞內容編輯好,也要在編輯新聞內容的同時考慮群眾的感受。新聞編輯更要引導社會輿論,使其向良好的方向發展。新聞編輯也要改變自己的工作思維,盡快從傳統的媒體工作框架中脫離,認真審視自己與群眾之間的關系,在新媒體時代,新聞編輯是群眾與政府、國家溝通的橋梁,新聞編輯用一種群眾能夠理解的方式將政府和國家發布的新聞轉述給群眾,同時新聞編輯將群眾在新聞下方的評論和反應匯編反饋到政府和國家。但同時也要避免為了迎合群眾的新聞審美觀點而忽視新聞本身的價值和含義,真正的利用新聞編輯的職位,引導好社會輿論的方向。在發展新聞行業經濟價值的同時不要忘記新聞本身的價值、作用、含義。
2.2 提高新聞編輯自身的專業技能
新聞媒體要不斷提高、完善自己對于新聞的篩選和整合能力。在新媒體時代,快節奏的生活使人們非常依賴新聞編輯,在短短的幾十秒內,他們希望自己及看到的新聞要有關鍵內容、關鍵詞匯并且語句也要十分通順。因此,這就需要新聞編輯具有能夠在海量的新聞資料庫中篩選、提取真正有價值的關鍵性信息,并進行信息整合、加工處理。在能夠確保新聞的真實性、有效性、客觀性的基礎上,來進行對新聞的潤色加工,這樣做的目的也是為了吸引更多的人來閱讀。與此同時,新聞編輯也要在龐大的信息資料庫中選擇新穎的報道方向和報道內容,將新聞素材整合后,要對部分重點內容進行客觀的分析評價。爭取做到既能滿足群眾閱讀新聞的心理,又能將社會輿論引導到正確的方向,同時也能將正確的價值觀念傳遞給受眾。更何況,新聞編輯要具有一定的溝通能力,新聞編輯作為群眾與政府、國家之間溝通的橋梁,一定要公平公正,對事件的評論一定要客觀,不帶有任何的主觀色彩。除了以往傳統的采訪模式,新媒體時代可能更多的是網絡訪問,這就要求新聞編輯一定要提高自己的溝通能力。新聞編輯可以在自家的網絡平臺上設立專門的信息反饋平臺,通過統計網絡意見的方式來了解群眾對新聞節目和新聞內容的看法,同時也可以了解到群眾對于新聞節目和新聞內容的需求。這樣一來不僅新聞節目能夠越來越貼近群眾生活,同時也能提高群眾對新聞行業、新聞工作者的信任程度。
2.3 努力成為符合現代化發展的復合型人才
很多人認為新聞編輯的工作內容就是把找到的信息組合在一起,復制粘貼,一篇新聞稿就完成了,實施絕非如此。雖然說是整合信息,但絕對不是單純的復制粘貼。整合信息要求新聞編輯對新聞信息與社會現實及信息背景有準確的把握,在具體的歷史環境中為新聞信息準確定位。同時,新聞編輯還要對新聞信息進行把關。如果說信息整合是新聞編輯對新聞信息的宏觀控制的話,那么對新聞信息的把關就是具體控制。新聞編輯需要按照一定的標準對新聞信息進行取舍。發言也是新聞編輯的一項重要工作。新聞編輯不僅要精通組織報道新聞事實,而且要作為承擔社會責任的主體,對新聞素材進行再認識與再創造,并表達對新聞事實的評價。新聞編輯需要根據新聞報道內容撰寫與之相對應的言論,對新聞事件進行直接發言,闡明客觀觀點。由此看來,只懂一種技術的新聞編輯在現如今的社會是沒有辦法立足的,更重要的是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成為符合現代化發展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
3 結論
在新媒體時代,新聞編輯受到了巨大的沖擊,也在某種程度上給新聞編輯工作者帶來了一定的挑戰和機遇。新聞編輯則需要盡快轉型,適應新媒體時代下新聞編輯工作的工作形式和工作思路。
參考文獻
[1]張春艷.談新媒體時代新聞編輯的媒介素養[J].新聞傳播,2018(10):62-63.
[2]馮霞.新媒體時代新聞編輯的媒介素養[N].科學導報,2018-04-10(B02).
[3]聶莉莉.新媒體時代新聞編輯的媒介素養[N].科學導報,2018-02-09(B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