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凌霄 方秋紅
一、跨境電商課程定位與培養目標
1.本課程定位
(1)《跨境電子商務課程》是互聯網+外語+外貿+電子商務的跨境融合課程,是融合計算機技術、國際貿易、電子商務、外語等于一體的新型交叉課程。《跨境電商課程》該如何定位呢?《跨境電子商務課程》是應該以那個學科為基礎進行建設呢?大多數研究學者認為《跨境電商課程》雖然是以外語作為交流工具,以電子商務作為信息傳遞的載體,但從本質上講,該課程是屬于國際貿易的范疇,是電子商務、外語在國際貿易中新的應用。因此,本文建議將本門課程定位為國際貿易專業課程,還可以向外語專業、電子商務專業開放,將該課程打造為多個專業的共享課程。
(2)《跨境電商課程》是傳統外貿人才培養課程的升級版。本文認為《跨境電商課程》是互聯網與傳統課程的融合與升級,一方面要求用最先進的互聯網技術、平臺改造傳統的國貿知識,增加互聯網技術應用、主流跨境電商操作等知識,另一方面,要調整傳統國貿課程的課程結構明確《跨境電商課程》的中心地位,將部分傳統課程過時的內容進行刪減與調整。
(3)該課程可以面向國貿專業、外語專業、電子商務專業開設。該課程是應該作為國貿專業、英語專業、市營專業的核心課程,還是平臺課程,還是選修課程?對于其他經管類專業和非經管類專業是否開放該課程,如何開放呢?本文認為,《跨境電商課程》首先應該是國際貿易的核心專業課程,其次是電子商務專業的一般專業課程,再次可以將其設置為外語專業的選修課程。
2.本課程培養目標
(1)提升學生綜合知識素養和綜合能力
《跨境電商課程》是在互聯網經濟時代,在中國對外貿易轉型升級的背景下,響應時代要求,運用互聯網技術、信息技術、電子商務技術建立和建設的課程,因此本課程的建設的第一個目標首先將培養符合時代要求的具有復合知識結構,綜合知識素養和綜合能力作為課程目標。
(2)以專業技能提升為特定目標,提升學生基本技能
《跨境電商課程》作為一個專業性很強的課程,可以從計算機應用技能、網絡營銷技能、外貿技能、外語技能四個模塊提升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國際網絡營銷能力、外貿拓展能力、外語溝通能力。
(3)以操作能力提升為具體目標,培養學生操作主流跨境電商平臺的能力
該課程應在培養學生專業操作技能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跨境電子商務平臺的操作、運營與管理以及熟悉跨境業務流程的能力,使學生能直接在工作中開展跨境電子商務業務。
(4)以培養學生創業創業能力為最高目標
在“互聯網+”時代,掌握了綜合專業技能與實際操作能力,還要鼓勵學生創新創業,鼓勵指導學生從事跨境電商實踐活動,鼓勵指導學生利用跨境電商技能從事創新創業活動,指導學生進行創業實踐。
二、跨境電商課程建設思路:
跨境電商課程建設的基本思路應首先從課程定位開始(國貿方向、電商方向、外語商務方向),確定跨境電商課程在多個學科中的地位,據此明確課程的具體目標;在課程目標方面,本文認為跨境電商課程應從四個方面構建目標,分別為綜合素養與綜合能力目標、基本專業技能目標、具體操作能力目標、創新創業能力目標;隨后對課程資源進行建設,設計完整的課程資源和課程體系,主要包括教學大綱、教學計劃、多媒體課件、實訓資料、教學案例、師資隊伍建設、師資培訓等工作;而后是對課程的內容進行界定,使課程內容的設計符合課程目標的要求,根據課程目標主要包括基礎模塊、技能模塊、操作模塊、實踐模塊四個模塊的內容;最后,通過打造校內校外的創新實踐平臺,進一步強化學生的各方面能力,特別是創新創業能力。在校內構建校內實踐平臺,推進創業教育、情景教育,引入真實的外貿環境,展開校企合作。在校外,構建校外實踐平臺,建設實習就業基地、創新創業基地、開展創新創業競賽等。
三、跨境電商課程建設內容
1.課程內容包含的內容:
跨境電商課程大概內容包括跨境電子商務操作知識、互聯網應用技術、圖像編輯技術、外貿技巧、外語溝通技巧、客戶服務技巧、平臺操作技巧等。
2.課程內容與傳統國貿課程的融合
(1)需要對傳統國貿課程進行改革,精選經典教學內容,刪減陳舊過時的教學內容,去掉課程之間不必要的重復,注重知識的科學性、先進性和適用性,積極將當今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本學科領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引入課程教學,更新和完善課程教學內容。
(2)要正確處理單門課程建設與系列課程改革的關系。跨境電商課程的建設一方面要做到課程特色明顯,打造符合時代特征的課程體系,另一方面,還要處理好該課程與傳統課程之間的關系。
(3)《跨境電商課程》課程框架
本文將《跨境電商課程》分為四個模塊,分別為基礎模塊、技能模塊、平臺模塊、實踐模塊。
①基礎模塊:是傳統國貿專業的專業課程,也是跨境電商課程的基礎課程,為跨境電商課程的縱深發展提供有力支撐。主要包括國際貿易實務、進出口單證、外貿業務流程、報關貨代流程等內容。建議國貿專業將此模塊設置為必修課程,外語、營銷等專業將其設定為選修課程。
②技能模塊:是跨境電商操作中的核心技能,也是基本技能。該模塊技能將會全面提升學生跨境電商操作能力。技能模塊包括計算機技能、國際網絡營銷技術、外貿技能、商務英語技能等內容;計算機技能主要包括辦公軟件應用技能、圖片編輯技能、大數據分析技能、信息搜索技能、搜索引擎優化技能等;國際網絡營銷技術包括關鍵詞設置技能、網絡開發技能、網絡促銷知識、產品策劃知識、消費者心理學知識等;外貿技能包括詢盤、發盤、還盤技巧,客服務技巧、商務談判技能、國際物流技能、國際支付技能等。商務英語技能主要包括外貿函電書寫技能、口語溝通技能等。建議國貿專業將其設置為核心課程,外語、營銷等專業設置為平臺課程,其他專業設置為選修課程。
③平臺模塊:是跨境電商的操作模塊,包括線上模式和O2O模式,能直接讓學生學習操作各個平臺的具體流程,掌握主流平臺的操作細節。線上模式,B2C平臺(速賣通、亞馬遜、WISH等),B2C平臺運營特點和規則,B2C平臺運營的流程和操作細節、速賣通、亞馬遜、WISH的具體操作流程。O2O模式,B2B平臺(阿里巴巴國際站、Made in china、敦煌網),B2B平臺運營特點和規則阿里巴巴國際站等運營的流程和操作細節。建議國貿專業將其設置為核心課程,外語、營銷等專業將其設置為平臺課程,其他將其設置為專業選修課程。
④實踐模塊:鼓勵學生利用校內校外資源,通過實習、競賽、交流及創新創業的形式強化認識,提升能力,形成嫻熟的技能。本文認為,可以通過三種形式展開,一是校園活動,通過創業競賽、創業設計、營銷設計等形式吸引學生參與,選撥有潛質的學生,鼓勵學生進一步提升能力和參加實踐。二是校內實踐,可以通過校內創新創業的形式鼓勵學生組建團隊,通過跨境電商模式摸索跨境電商的技能。三是通過校企合作,與企業達成合作關系,將學生輸出到企業實習。建議各專業以創新創業學分、實習實踐學分的形式展開進行。
(4)加強跨境電商實訓平臺建設
加強跨境電商實訓室軟硬件建設,積極推進實驗教學手段的現代化建設,將多媒體技術、仿真技術、網絡技術等先進的實驗教學手段引入實驗教學。
(5)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①以現代教育思想為指導,重視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強調師生互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需要結合該課程的特點開發互聯網時代的教學方法,通過互聯網手段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②課程教學應不斷加強教學手段現代化的建設,推進共享課程的建設。推進教學大綱、教案、習題、實驗指導、參考文獻等要上網并免費開放,實現優質教學資源共享。
③堅持產學研結合,強化教學、實訓、實習、創業指導相融合的教學方式,組建跨境電商創業項目指導教師團隊,以任務為驅動的教學方法,課內、課外展開立體化指導。
參考文獻:
[1]賈妍.跨境電商背景下物流管理人才培養創新研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7(01).
[2]蘇怡.中國跨境電商物流發展現狀及人才教育對策研究[J].亞太教育,2016(36).
[3]王文宣.“一帶一路”倡議背景下國貿專業人才需求解析[J].現代商貿工業,2018(09).
作者簡介:潘凌霄(1982- ),男,湖北省婦女干部學校,講師,碩士;方秋紅(1974- ),女,湖北省婦女干部學校高級講師,學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