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利蓉
摘要運用文獻資料法和實地考察法,分析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在學校中的發展現狀、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的價值、以及少數民族傳統體育在學校發展中遇到問題,并針對問題提出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在學校中的發展建議。
關鍵詞學校體育 少數民族傳統體育 學校教育
少數民族傳統體育作為華夏民族的生活方式,牽系著民族的情感,體現了民族的風俗、文化。學校是少數民族傳統體育傳承的最佳渠道,是其逐步完善的中間環節,有利于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科學發展模式的形成。探究少數民族傳統體育在學校中的發展現狀,和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的價值,找出其間出現的問題,并對其提出具有針對性的建議,促進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的傳承和發展。
一、少數民族傳統體育在學校中的發展現狀
(一)學校中民族傳統體育的嚴重缺失
100年來,特別是建國以來的50多年,西方現代體育在我國各級各類學校體育中的主導地位已經根深蒂固,由此也就形成了一種普遍的或者是傳統的思維定勢,即把學校體育與體操、田徑、球類運動等劃上了等號。在學校體育中,不論是教學內容的選擇還是教學條件的標準化,不論是教師所掌握的技能和知識,還是評判教學水平的評價標準,不論是大學還是中小學的運動競賽,大多都以西方競技體育為內容,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在學校中嚴重缺失。
(二)少數民族傳統體育不斷被邊緣化
隨著現代社會生活的多元化和社會結構的變遷,維系少數民族傳統體育傳承與發展的文化背景,生存形態和生存環境逐漸消失,尤其是在很多民族地區表現更為突出。面對包括奧林匹克文化等在內的強大主流文化的沖擊,在“奧運爭光計劃”“一統天下”的今天,中國傳統體育文化正在失去昔日的光環,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正在被逐漸邊緣化。
二、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的價值分析
(一)民族傳統體育的德育價值
民族傳統體育項目被引進學校后,有助于培養學生基本的道德品質,如勇敢、堅強、協作、信心、快樂、愛心等做人的基本道德要求。
(二)民族傳統體育的智育價值
民族傳統體育引進學校后,對授予學生系統的科學知識、形成學生的基本技能、發展學生的智力,三個方面的教育都有很大益處。在學校教授某項傳統體育項目時,學生自然會對該項目所包含的自然、歷史文化以及項目本身的運動知識進行學習,從而形成相應的知識。其次,學習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也會形成學生對該項目的操作技能,進而提高其運動技能水平。最后,民族傳統體育與其他體育項目一樣,具有發展學生身體素質,增進學生健康的功能,為學生的智力發展打下良好的身體物質基礎。
(三)民族傳統體育的美育價值
民族傳統體育與其他體育項目一樣,具有身體美和運動美。在運動中,能讓學生親身感受到美得存在,并且在掌握了嫻熟的運動技巧后,能自如地創造身體美和運動美;在一邊觀看的學生也能感受到這種美,進而培養其欣賞美的能力。
(四)民族傳統體育的勞動教育價值
在學校開展民族傳統體育項目,能讓學生自己動手制作自己上課時所用的器材,老師也可以自制教具,不僅使學生對體育課堂充滿好奇和興趣,也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勞動觀念,進而形成勞動習慣。
三、少數民族傳統體育在學校中的發展策略
(一)培養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教師
建議將民族傳統體育的代表性傳承人聘請為兼職教師,走進課堂,開展相關教學活動,同時在學校培養民族傳統體育的傳承人,推進中華民族傳統體育的保護與傳承。因為,學校是傳承本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極佳場所,相比民間傳承分散、難以集中的情況,在學校教學條件、場地設備以及教師隊伍等都具備優勢。
(二)在學校推廣少數民族傳統體育
建議定期舉辦校園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文化周,能夠直到推動和鞏固教學課堂的作用。活動的時間可以安排在體育活動時間為宜,也可以在校運動會期間作為一項目趣味性項目出現;活動的方法可以先以班為基本單位,然后以年級為單位,最后進行全校性的比賽。
(三)改革學校傳統的運動會
改革學校傳統的運動會,傳統的校運動會是西方的競技體育運動會。要想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其中,應將傳統的傳統的競技性非常強的校運動會改名為體育健身運動大會,實現競技與趣味結合,傳統項目與現代體育項目相結合,特長體育生與普通學生相結合的體育賽會,真正是大多數學生參與的運動會,這與全民健身運動相吻合,真正達到大眾參與體育鍛煉的良好效果。
四、結論
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世界體育文化的一枝獨秀,其發展的根本出路在于有效的與學校教育相結合,民族傳統體育與學校教育相結合,不但可以促進民族傳統體育的發展,同時對彌補學校教育的健康發展有著積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