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玉才
摘要隨著經濟的發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學生的身體健康水平有了一定的提升,但是體質與機能方面則略有不足,如低體重人數與超重人數的增多,以及肺活量降低,這些現象引起了國家相關部門的高度關注,同時也要求學校體育進行改革,以促進學生健康快樂成長。筆者此文將以華石中心小學學生體質狀況為例進行分析,探析出提高中小學學生體質的措施。
關鍵詞小學生 體質 健康教育
學校體育肩負這“促進學生健康”與“增強學生體質”的使命,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多次指出學校應當切實加強體育工作,并樹立“健康第一”的思想,這樣才能將學校體育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充分發揮
一、政府相關部門對國民體質及中小學生體質論述
(一)政府相關部門對國民體質健康研究的歷史與發展
從建國初期的“勞衛制”到60年代的“國家體育鍛煉標準”出臺,再到2000年的“國民體質監測”實施,我國政府相關部門在國民體質健康方面的研究經歷了較為漫長的過程,進入21世紀,才正式形成了以青少年為中心到全體國民整體體質水平監測的較為完整的監測機制。之后相關部門對國民體質的關注進一步提升,2003年《國民體質測定標準施行辦法》頒布,2009年《全民建設條約》通過并實施。2013年,教育部更是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體育工作若干意見的通知》來重點關注學生體質問題。
(二)我國全國性的中小學學生體質調研情況
我國國民體質監測五年開展一次,最近的一次國民體質調研為2014年國家體育總局的檢測,此次檢測指出,我國全國性的中小學學生身體形態方面發育水平持續性提高,呈現穩中向好的趨勢,但是,中小學生中肥胖檢出率仍有增加,但是增幅有所降低。在身體機能與素質方面,整體情況偏好,但是握力、背力等具體指標略有下降。2014年的體質調研數據也表明繼續加強對中小學生的體育健康教育仍是十分必要的。
二、我校學生體質現狀
(一)身體形態測試情況及與全國性體質調查情況的對比
2013年到2017年我校共進行四次體質測試,在身體形態方面,測試結果如表1所示:
從測試數據來看,近四年來,我校學生身體形態方面發展略有不佳,正常體重人數比重在不斷下降,超重體重人數比率與肥胖人數比率有所反復,超重人數比率2015至2016學年度的學生該數值最高,之后略有降低,肥胖人數比率與超重人數比率趨勢大體相似,而低體重人數比率則一直呈上升趨勢。
總的來說,我校學生身體形態方面的測試結果與全國性體質調查結果情況基本一致,身體形態方面均是低體重人數比率、超重人數比率以及肥胖人數比率略有提升,正常體重人數比率略有下降。
(二)身體素質測試情況及與全國性體質調查情況的對比
2013年到2016年我校共進行四次體質測試,通過仰臥起坐測試、50米跑測試、坐位體前屈測試等,對其進行打分,分為四檔,分別為優秀、良好、及格以及不合格。在身體素質方面,測試結果如表2所示:
從整體的數據來看,體育成績及格的人數一直保持在一個相對較高的水平,這表明,我校學生身體素質相對來說比較好,這與全國性的調查——“我國全國性的中小學學生身體形態方面發育水平持續性提高,呈現穩中向好的趨勢”相一致,但是體育成績優秀人數則并沒有保持連年增長,2013至2014學年度,體育優秀人數占比為9.22%,而到2016至2017學年度,該數值則只有2.12%。這表明,我校學生整體身體素質雖能達標,但是高身體素質的學生則有所下降。
三、我校學生體質狀況的結論
(一)我校學生體質整體情況
從我校學生身體形態以及身體素質的調查結果來看,學生整體體質達標者多,且持續增多,而優秀者則在下降。
具體來說,在身體形態方面,低體重人數比率增加、超重人數比率也在增加、肥胖人數比率同樣在增加,但是肥胖人數以及超重人數在2015至2016學年度間有拐點,2016至2017學年度有所下降,這種現象可能是規律外的特殊情況,也可能是學生身體形態確有好轉。但正常體重人數比率卻一直呈下降趨勢。在身體素質方面,通過具體的體育項目測試,可以得知學生整體的體育成績合格率較高,但是成績優秀人數偏低,且在逐步降低,成績良好人數則有一定的波動,無規律可循。從整體上來看,我校學生體質比較好,但仍有大幅提升的空間,尤其是在身體形態方面,經過合理的教育措施,能夠改變。
(二)導致學生體質變化的因素分析
導致學生體質變化的因素有許多,主觀的、客觀的,學校教師教育方面的、家庭家長關注方面的以及學生自身對體質的重視程度等,均有可能會影響到學生的體質。
1、從學校教育方面來看,“體育課”一直被當做“副科”: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國家供應米,一般老師33斤每月;而體育老師:中專畢業的36斤每月,體育專科畢業的45斤每月;現在,在績效工資計算時,一節體育課只按0.8節計算,在很大程度上挫傷了體育老師的積極性。
2、某些中小學校,受到升學壓力的影響,很多“體育課”均被調為其他的科目,或者即便是上體育課,而體育老帥并沒有予以合理的體育指導,將“體育課”作為“娛樂玩耍課”,從而影響到了學生體質的發展。
3、家庭方面隨著我國生活水平的提升,在孩子飲食方面,家長總是予以最貴的或者所謂的最好的食物,或者有些家長溺愛孩子,讓學生實用過多的油炸類食品等,影響學生的體態。
4、學生自身,由于沒有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對個人體質重視度也不夠,最終影響到自身的體質。
四、提高中小學學生體質的措施
(一)深化體育教育改革
為提高中小學學生的體質,從體育教育方面來說,必須要深化體育教育改革。具體可通過三方面來實行。
1、體育課程的改革,在體育課程方面,要以學生的身心健康為核心,課堂上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親自實踐,使課程更加完善化。
2、加強大課間活動的開展,通常情況下學校體育課一周兩節,只靠體育課上的鍛煉遠不能滿足學生的鍛煉需求,故而需要充分利用可以鍛煉的時間,如大課間的時間,使學生能夠充分運動。
3、改革學校體育課評價方式,不僅僅只依據各種運動項目的測試結果來進行評價,還要充分考慮到學生體質的各項因素,綜合性的評價,從而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的體質。
(二)落實學校各項體育措施
在學生身體體質的培養方面,體育課能起到的作用最大,故而在課堂上,需要落實學校各項體育措施,例如體育課課時的確定、體育課不能被擠占、體育課教師備課情況的檢查等等,通過這些措施來強化體育課的作用。當然,還有其他的方面,如學校體育器材的配備、體育設施的構建等等,通過這些體育措施的落實,來提高學生的體質。
(三)加強學生健康教育
學生體質的提高以及健康成長,不僅僅需要外界客觀環境的支持,還需要學生自身對體質健康的重視,而這又要求體育教師加強對學生健康教育,使其轉變思維方式,不將“考試”看做學習的唯一目標,學習的目標應該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學校應當多向學生灌輸此類思想觀念,從而提高學生對體質的重視程度。同時還需要糾正部分學生錯誤的思想,如所謂的“美感”便是“瘦”,于是不少學生在身體形態方面難以達到正常的體重,從而影響日后的健康發展,對于這些思想,教師均需要加強其健康教育,使其觀念調整。
本文以華石鎮中心小學學生體質檢測結果為例,分析了學生體質現狀以及造成該現狀的成因,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希望本文的研究可以給一線教師一定的參考,然而本文只為拋磚引玉,希望更多的教師加入其中進行探討,以讓學生健康快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