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 任妮娜 彭樂
【摘 要】目的:了解承德市區中年人贍養老人的方式及影響因素,為建立完善的養老服務體系提供依據。方法:利用自行設計的調查問卷,隨機選取承德市社區中符合標準的中年人進行調查和分析。結果:家庭養老為贍養老人的首選方式,文化水平、職業、兄弟姐妹數目對于選擇贍養老人方式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調查發現中年人十分重視老人的醫療保健,但對于老人的精神需求有所忽視。結論:目前仍以家庭養老為主,亟待建立以社區養老為依托、機構養老為補充的多元化養老模式。
【關鍵詞】中年人;贍養方式;影響因素;精神慰藉
【中圖分類號】R19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8--01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老齡化問題日益嚴峻,養老問題已成為當今社會最為緊迫的問題之一。據承德政府網發布的信息,截止2016年承德市人口為353.18萬,65歲以上老年人為36.45萬人,占總人口的10.32%[1]。老年人口規模的飛速發展使得承德市養老問題日益凸顯,以往研究多是針對老年群體進行調查,忽略了子女的情況,因此本文從中年人角度出發,研究子女贍養老人的方式及影響因素。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隨機選取承德市社區中年人作為調查對象。納入標準:45~64歲,家中有長輩,思維清晰,理解和表達能力正常,在本市居住1年及以上,知情同意且積極配合。
1.2 方法
1.2.1 調查工具 采用自行設計的問卷,包括一般社會學信息、所贍養老人的基本情況、贍養方式及對于老人醫療保健、精神慰藉方面的關注。
1.2.2 資料收集 由統一培訓的調查員現場發放、回收、檢查問卷,對于不合格的問卷現場完善。共發放問卷120份,有效問卷110份。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用率及單因素方差分析,P<0.05時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中年人贍養老人方式
家庭養老占70.3%,機構養老占5.4%,自理養老占23.4%,社區養老占0.9%。
2.2 影響中年人贍養老人方式的單因素分析年齡、性別無統計學意義(P>0.05),文化水平、職業、兄弟姐妹數目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中年人對所贍養老人醫療保健和精神慰藉的關注 93.7%的中年人十分關注老人的健康狀況,而45%很少陪父母聊天,46%很少給父母買禮物,一半以上不經常帶父母旅游,有較大比例的中年人不經常給父母打電話或給予看望。
3 討論
3.1 贍養方式 受我國傳統家庭觀念影響,家庭養老仍居首位,其次為自理養老。這體現了居民養老觀念的轉變及中年人開始注重老人的空間和自由。同時,身體狀況良好、可以獨立生活、有穩定經濟來源的老人也傾向于自理養老[2]。
3.2 影響贍養方式的單因素分析
3.2.1 文化水平 不同文化水平的中年人在選擇贍養方式時有差異,可能是因對贍養老人的理解程度不同。據王殿璽等人研究發現,文化水平較低者更傾向于家庭養老,而大專及以上學歷者更傾向于社會化養老,贍養方式更加多元化[3]。
3.2.2 職業 對于工作時間較固定的中年人更傾向于家庭養老和社區養老,而工作時間相對不固定的中年人多依賴養老機構。
3.2.3 兄弟姐妹的數目 張琪在對北京市養老方式研究中明確提出了子女個數會對養老方式的選擇產生顯著影響[4]。中年人的兄弟姐妹數目越多,人均養老壓力越小,越傾向于家庭養老,老年人可以從子女身上得到更多的照顧和資源[2]。而相對于獨生子女,其經濟收入總量有限,對老人的需求關注減少[5],其父母更早的步入“空巢”階段,同時由于老年人想要減輕子女的負擔,許多中年人不得不選擇自理養老的贍養方式[6]。
3.3 醫療保健 大部分中年人十分關注老年人的健康問題。有研究顯示,老年人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健康問題所帶來的一系列生活上的不便與需求[7],老年人的自理能力和患慢性病的種類也是影響養老方式的重要因素[6,8]。
3.4 精神慰藉 從上述結果可以看出,中年人在對老人的精神慰藉方面存在很大不足。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許多老人在豐衣足食的同時整天郁郁寡歡。從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可以看出,這是較高層次需求未得到滿足的結果。隨著家庭規模向小型化發展,加上當前老人與子女共居向分居的轉變,空巢、核心家庭日益增多[9],這導致中年人無暇顧及老人的精神需求,致使老人更容易出現孤獨抑郁等表現,而這些不良情緒是縮短壽命的重要原因之一[10]。
4 小結
中年人贍養老人的方式以家庭養老為主,其次為自理養老。主要影響因素是中年人的文化水平、職業及兄弟姐妹個數。為提高老人的生活質量,中年人應在關注老人醫療保健的同時多注重老人的精神需求。社區養老在承德地區還尚未普及,相應設施也不完善,政府應加快社區養老建設,積極宣傳社會養老的相關政策,建立以社區養老為依托,機構養老為補充的多元化養老模式,以更好的解決養老需求。
參考文獻
承德政府網.人口及構成http://www.chengde.gov.cn/zjcd/2009-05/25/content_22984.htm
班曉娜,馬一涵.城市居民養老方式選擇及其影響因素分析 — 基于遼寧省地區的調查.[J].社會福利,2017,(8):51-55
王殿璽,胡婧.北京市居民社會化養老意愿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調研世界,2017(4):25-31.
張琪,張棟.北京市老年人養老方式選擇及影響因素研究[J].經濟與管理研究,2014,(7):102-106
夏辛萍.城市獨生子女家庭養老困境分析及對策[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31(22):4494-4496
朱火云,魏丹.我國養老方式選擇的變化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福建行政學院學報,2015,(6):46-55
郝艷萍,王娟.廣州市青中年養老意愿及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醫藥導報,2017,14(24):70-73
趙雅宜,丁亞萍等.不同養老方式老年人能力狀況及養老方式選擇的影響因素研究[J].護理管理雜志,2017,17(3):163-166
蒲新微,王宇超.家庭結構變遷下居民的養老預期及養老方式偏好研究[J].人口學刊,2016,38(4):60-66
穆光寧.論和諧老齡化[N].光明日報,2007-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