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新
摘要音樂因其具有較強的節奏感和感染力,不僅可以改變人們消極的心態,還能激發人們對從事某一件事的主動性。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也是一樣,通過音樂的節奏感和感染力,可以更好地調動學生學習體育知識與技能的積極性,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關鍵詞音樂 小學體育 課堂教學 聯系 作用
一、引言
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的主要任務就是要讓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下掌握知識與技能,然而如何才能讓學生真正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值得每一位教師深思。在以往的教學活動中,采用游戲教學法米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只能達到提高學生參與積極性的目的,而如何讓學生以平和的心態順利地進入到學習活動中,并且保持參與的積極性,還需要教師做出進一步的研究。在這里,筆者結合音樂在小學課堂教學中發揮的作用進行分析,更為直觀地說明音樂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應用的可行性。
二、音樂與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的聯系
當前,在小學體育新課標全面落實的背景下,教師對于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法都有了更深層次的認知。小學體育教學不單單是要有豐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更重要的是要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氛圍,只有這樣才能帶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之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音樂是一種藝術表現形式,不同的音樂會為人們營造出不同的意境和氛圍,在小學體育課堂中運用不同類型的音樂,可以達到安撫學生躁動的情緒、轉變學生固有的思維、幫助學生調節心理和肢體上疲勞的作用。將音樂引入小學體育課堂可以激發、穩固學生參與體育教學的興趣,甚至逐漸形成、強化終身體育的意識,更好地將小學體育教學的價值發揮出來。
三、音樂在小學體育課堂中發揮的作用
(一)可以安撫學生躁動的情緒并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小學生對體育課的喜愛程度是其他課程不能比擬的,興奮度較高并且躁動的情緒也十分明顯。因此怎樣能夠安撫學生躁動的情緒,順利開始每一節體育課是每一位小學體育教師非常關注的問題。在這里,通過音樂的運用能夠幫助小學生平復激動的心情,以平和的心態開始課堂學習。在課前準備階段,教師可以選擇節奏感較強的音樂,用音樂的節奏感來調節學生的呼吸,并且幫助學生跟隨音樂的節拍來進行熱身運動,這樣不僅僅能夠振奮學生精神和舒緩學生緊張激動的心情,提高學生的注意力,還能帶動學生做好各關節、肌肉組織的“預熱”工作。在正式進入課堂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較為輕快而又抒情的音樂幫助學生調節緊張的學習情緒。小學體育課堂教學內容雖然不是非常繁重,但是由于內容十分豐富,學生運動量相對較大,很容易產生疲勞感,進而注意力會出現分散和跟不上教學節奏的情況。而通過輕快而又舒緩的音樂,可以催生學生大腦分泌出大量的乙酰膽堿這一化學物質,有助于學生運動疲勞感的快速消除,提高大腦的興奮程度,從而幫助學生繼續保持學習的積極性。
(二)有助于突出課堂知識與技能的重點和突破難點
音樂是一種抒情性非常強的藝術形式,在教學活動中運用音樂不單純是讓學生能夠快速進入學習的狀態,更是讓學生通過音樂旋律的起伏調節大腦思維方式,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技術動作要領,熟練掌握技術動作。例如,在第六冊《體育與健康》第二十課跨越式跳高的教學中,筆者就利用了音樂輔助課堂教學。一般而言,學生很難掌握助跑過程中的節奏,在起跳點的把握上非常不理想,導致起跳的最高點并不在桿的正上方。而通過運用音樂教學法,利用旋律起伏和節奏變化的音樂幫助學生按照音樂的節奏助跑、起跳,學生更加容易感受到助跑的步幅和節奏,起跳點更加準確,起跳高度有了明顯的提升,教學重點和難點由此得到了突破。這是日常教學活動中,教師用語言很難講述清楚的知識點,也是很難通過示范動作讓學生快速理解和掌握的動作要領,而通過音樂的應用將這些疑難問題更加輕松地解決,學生學習每一個技術動作都會顯得十分輕松,參與教學重點與難點的學習也會更加主動。
(三)幫助學生消除運動疲勞并恢復體能
由于小學生在音樂節奏和旋律的帶動下參與知識和技能學習的積極性不斷提高,學生課上體能的消耗也會增大,在課下必然會出現運動疲勞、提不起精神的情況。為此,如何更好地幫助學生消除運動疲勞、恢復體能是小學體育教學又一項重要的任務。在平時的放松運動中,筆者發現學生并不能認識到肢體放松的重要性,無論怎樣強調都起不到很好的作用,學生只是應付差事。為此,在結束階段采用伴隨音樂的方法,把學生“拽人”放松活動的氣氛中,學生跟隨音樂的節拍舒緩緊張的心理和疲勞的肢體,在無形中恢復了體能。這是音樂在小學體育教學末段產生的主要作用,能使學生有效放松。
四、結論
音樂已經成為人們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有著緩解工作疲勞、釋放生活壓力的作用。然而,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運用音樂也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普遍存在學生進入狀態慢、保持參與積極性不夠理想以及放松活動重要性認識不高的現狀,而通過音樂節奏和旋律,可以舒緩、調節學生心態幫助其盡快地進入、保持學習狀態,并能緩解運動疲勞和恢復體能,對心理調節、激發積極性、緩解和消除疲勞感的作用十分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