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姬
【摘 要】目的:探討氯吡格雷聯合阿司匹林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的臨床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9月至2018年3月入院的9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隨機分為試驗組與對照組各48例,對照組患者給予阿司匹林治療,試驗組患者給予氯吡格雷聯合阿司匹林治療,比較兩組患者血管再通率、血管再閉塞率、心血管事件發生率、治療后血小板聚集率、凝血指標及左心室射血分數。結果:試驗組患者血管再通率高于對照組,血管在閉塞率、心血管事件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存在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血小板聚集率低于對照組,左心室射血分數高于對照組,存在顯著性差異(P<0.01);治療后兩組凝血指標無統計學差異(P>0.05)。結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抗血小板治療中,氯吡格雷聯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效果更好,有效減少心血管事件的發生,療效確切,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急性心肌梗死;抗血小板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lopidogrel combined with aspirin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Method:96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dmitted from September2016to March2018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48case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aspirin.The patients in the test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lopidogrel and aspirin.The rate of repassage, reocclusion and the incidence of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And platelet aggregation rate, coagulation index and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after treatment.Result:The rate of blood vessel repassag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incidence of vascular occlusion rate and cardiovascular events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After treatment, the platelet aggregation rate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1); after treatment, the blood coagulation indexes were not unified.Study difference (P>0.05).Conclusion:In the antiplatelet therapy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clopidogrel combined with aspirin has better antiplatelet effect, effectively reducing the occurrence of cardiovascular events, and it is effective and worthy of application.
[Key words] clopidogrel; aspir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tiplatelet.
【中圖分類號】R7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8--01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急性的心肌缺血性壞死,通常再冠狀動脈病變的基礎上而發生的冠脈血供急劇減少或中斷,導致相應的心肌嚴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1]。本病歐美常見,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來我國AMI發病率也呈逐年上升的趨勢。本病大多數與冠脈的粥樣斑塊有關,因此抗血小板治療是本病的重要治療手段,可有效防止血栓形成,預防血管阻塞性病變的發展,改善預后,預防冠脈及腦動脈血栓栓塞[2]。常用的藥物為阿司匹林,其他藥物有氯吡格雷、替格瑞洛、普拉格雷等。本研究為探討氯吡格雷聯合阿司匹林治療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臨床效果,對我院9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進行臨床觀察,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16年9月至2018年3月入院的9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37例,對照組36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國心血管病預防指南(2017版)》[3]的相關診斷標準。排除標準:(1)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等藥物不耐受者;(2)血小板計數過高或過低者;(3)血紅蛋白<100g/L者;(4)NYHA分級Ⅲ級或Ⅳ級者;(5)肝、腎功能不全、活動性消化道潰瘍、嚴重感染、惡性腫瘤者;(6)變異性心絞痛、心源性休克或惡性心律失常者;(7)6個月內有腦卒中病史,3個月內有手術史者;(8)血液系統疾病、出血性疾病或有出血傾向者;(9)隨訪資料不全或隨訪丟失者。其中,觀察組患者男25例,女23例,年齡52~77歲,平均年齡為(58.5±4.6)歲,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29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19例;對照組患者男24例,女24例,年齡50~75歲,平均年齡為(57.6±3.7)歲,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30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18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種等一般情況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P>0.05)。所有患者均同意本研究,簽訂知情同意書,所有治療及護理符合醫療操作常規。
1.2 方法
兩組均予以住院治療,根據患者自身情況行抗凝或冠脈介入手術(PCI)治療。抗凝藥物采用低分子肝素(希弗全,意大利阿爾法韋士曼制藥公司,進口藥品注冊號H20090246),術前皮下注射120IU/kg,術后5000IU/次,每12h一次,至術后5d。早期開始即行抗血小板治療。根據抗血小板治療不同分為對照組及試驗組。對照組給予阿司匹林(拜阿斯匹靈,國藥準字J20130078,拜耳醫藥保健有限公司),負荷劑量為300mg口服一次,往后維持口服劑量為100mg/d,每日一次,至術后1年;試驗組采用阿司匹林聯合氯吡格雷(波立維,國藥準字J20130083,賽諾菲制藥有限公司),負荷劑量為300mg口服一次,維持口服劑量為75mg/次,每日一次,至術后一年,阿司匹林用法同對照組。
1.3 觀察指標[4] 對比所有患者治療后的臨床效果,包括血小板聚集率(PAR)、凝血指標[凝血酶原時間(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凝血酶原活動度(PTA)]、左心室射血分數(LVEF)、同時記錄血管再通率,并嚴密隨訪1年,記錄兩組患者血管再閉塞及心血管事件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IBM公司SPSS19.0軟件分析全部數據。血小板聚集率(PAR)、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時間(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凝血酶原活動度((PTA))]、左心室射血分數等計量資料()的比較采用t檢驗,血管再通率、血管在閉塞率、心血管事件發生率等計數資料(%)的比較采用卡方檢驗,以P<0.05為統計學差異明顯,P<0.01為統計學差異顯著。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血管再通率、血管再閉塞率、心血管事件發生率的比較
試驗組血管再通率明顯高于對照組,血管再閉塞率及心血管事件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存在明顯差異(P<0.05)。
2.2 兩組患者治療后血小板聚集率和凝血指標變化的比較
試驗組患者治療后血小板聚集率(PAR)明顯低于對照組,左心室射血分數(LVEF)明顯高于對照組,存在顯著性差異(P<0.01);兩組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標無統計學差異(P>0.05)。
3 討論
急性心肌梗死屬于急性冠脈綜合征的范疇,包括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兩種類型。動脈粥樣硬化不穩定斑塊破裂或糜爛形成冠狀動脈內血栓形成被認為是大多數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病理基礎,抗血小板治療是預防動脈粥樣斑塊血栓形成的主要方法[5]。血小板在初期止血和血栓形成中起著重要作用。抗血小板藥,主要通過抑制血小板的環氧化酶生長而抑制血栓形成的藥物。抗血小板藥物主要包括血栓素A2( TXA2)抑制劑阿司匹林、P2Y12受體拮抗劑噻吩吡啶(氯吡格雷、普拉格雷)和非噻吩吡啶類(替格瑞洛)以及糖蛋白(glycoprotein,GP)lI b/Ⅲa受體抑制劑(阿西單抗和替羅非班)。以及磷酸二酯酶抑制劑(如雙嘧達莫和西洛他唑)。目前臨床應用最廣泛的是阿司匹林,屬于預防動脈血栓的一線藥物。
盡管阿司匹林在血栓性疾病的作用及地位相當明確,但仍有大量文獻報道一部分患者出現藥物抵抗現象,服藥后仍會出現急性血栓事件。因此,目前國內外指南建議氯吡格雷聯合阿司匹林用藥,即通常所說的“雙抗”治療方法。研究證實,阿司匹林不會改變氯吡格雷對ADP誘導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相反,氯吡格雷可以增強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效果,二者聯合應用可產生協同效應[6]。大量臨床實踐證明了“雙抗”治療療效確切,可明顯減少耐藥的情況發生。
本研究為探討氯吡格雷聯合阿司匹林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的臨床效果,收集2016年9月至2018年3月入院的9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進行對照研究,對照組患者給予阿司匹林治療,試驗組患者給予氯吡格雷聯合阿司匹林治療,比較兩組患者血管再通率、血管再閉塞率、心血管事件發生率、治療后血小板聚集率、凝血指標及左心室射血分數。結果顯示,試驗組患者血管再通率高于對照組,血管在閉塞率、心血管事件發生率低于對照組,治療后血小板聚集率低于對照組,左心室射血分數高于對照組,治療后兩組凝血指標無統計學差異。可以看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抗血小板治療中,氯吡格雷聯合阿司匹林對比阿司匹林單獨使用抗血小板效果更好,有效減少心血管事件的發生,凝血功能影響無差異性。綜上所述,氯吡格雷聯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療具有確切療效,改善心肌梗死患者的預后、預防心血管事件再發生,具有較大收益,值得推廣應用及深入研究。
參考文獻
楊建軍.阿司匹林與氯吡格雷聯合治療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臨床觀察[J].血栓與止血學.2017,24(2):193-195.
金洪珍,張盼.氯吡格雷聯合阿司匹林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的臨床療效觀察[J].山西醫藥雜志.2017,61(21):2629-2631.
寫作組中國心血管病預防指南,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輯委員會.中國心血管病預防指南(2017)[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8,47(1):10-25.
趙向輝.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合并應用于急性心肌梗死臨床治療的血管再通率分析[J].中國醫藥導刊.2017,19(1):71-72.
馬中興,李晨光.替羅非班、阿司匹林與氯吡格雷聯合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診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的效果觀察[J].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7,17(6):796-797,800.
李坤,羅芳,黃素素,等.雙聯抗血小板聯合質子泵抑制劑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對患者預后的影響[J].海南醫學.2017,45(22):3637-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