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選娥
【摘 要】目的:探究臨床護理路徑對于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能夠起到的改善作用。方法:選取80例于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納入為研究對象,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的護理干預手段,觀察組在此基礎上采用臨床護理路徑,觀察兩組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在恐懼、人際敏感、焦慮、抑郁方面自評分均低于對照組,且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進行臨床護理路徑干預能夠有效緩解患者的負面情緒,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臨床護理路徑;常規(guī)護理;股骨頸骨折;老年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8--02
臨床護理路徑是來源于美國的一種規(guī)范化護理模式,它是指根據(jù)患者的臨床診斷和具體情況,制定針對性的護理措施進行護理干預,從而提高護理人員的主動性,改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1]。臨床護理路徑能夠有效提高護理質量,同時縮短住院治療時間,降低患者的經(jīng)濟負擔。本研究通過對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進行臨床護理路徑,探究能夠取得的護理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80例于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納入為研究對象,利用數(shù)字隨機表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均為40例。觀察組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齡63~76歲,平均年齡(67.5±4.3)歲。對照組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齡64~78歲,平均年齡(68.2±4.1)歲。所有患者均為單側股骨頸骨折,排除具有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的患者。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進行常規(guī)的護理干預,包括健康宣講、病情觀察、疾病預防、術后康復等措施。觀察組在此基礎上進行臨床護理路徑模式護理,包括:(1)患者入院后對其進行健康知識教育,為患者介紹疾病相關知識以及治療手段,對患者進行相關的身體檢查。對患者進行飲食護理與心理護理,緩解患者的負面情緒。指導患者進行用藥,幫助患者做肌肉和關節(jié)訓練。(2)手術前1天進行術前指導。為患者講解手術方法以及注意事項,教給患者緩解疼痛的方法。按照醫(yī)囑指導患者在術前禁飲食。和患者積極交流,消除其緊張的情緒,使患者能夠正確對待疾病治療。(3)手術當日。麻醉后進行常規(guī)護理,為患者介紹手術步驟和目的,使患肢的位置高于心臟部位,密切關注患肢的血液流動以及腫脹程度。(4)術后2~3天。手術結束后患者去枕平臥,禁止飲食。指導患者進行翻身,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為防止靜脈血栓形成禁止在小腿處墊小枕[2]。保持各引流管的通暢,加強營養(yǎng)攝入。指導患者進行肌肉收縮訓練,增強患肢活動,幫助患者進行翻身練習,促進血液流動。(5)術后1~2周護理。使用CPM機進行功能訓練,介紹其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隨著患者運動能力的恢復逐漸增加訓練強度,例如直腿抬高抗阻力訓練,髖關節(jié)伸展運動,利用輔助儀器進行下地活動等。(6)出院指導。指導患者養(yǎng)成健康的生活習慣,使患者繼續(xù)進行功能鍛煉,為患者進行用藥指導,指導患者定期來醫(yī)院復查。
1.3 觀察指標 患者出院前使用癥狀自評量表(SCL-90)對其心理狀態(tài)進行評測。采用自制的滿意度調查表對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進行調查,總分為100分,得分大于90則為非常滿意;得分在60~90之間則為滿意;得分小于60則為不滿意。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例數(shù)×1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次實驗使用SPSS14.0軟件對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處理,以率(%)表示記數(shù)資料,比較采用卡方檢驗。以()表示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P<0.05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SCL-90癥狀自評分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SCL-90癥狀自評分各項數(shù)據(jù)為軀體化(1.35±0.46)分、恐懼(1.41±0.57)分、人際敏感(1.57±0.51)分、抑郁(1.48±0.43)分、焦慮(1.61±0.79)分、強迫(1.57±0.46)分、敵對(1.53±0.59)分、精神病性(1.47±0.54)分、偏執(zhí)(1.39±0.41);對照組患者的SCL-90癥狀自評分各項數(shù)據(jù)為軀體化(1.37±0.33)分、恐懼(1.86±0.61)分、人際敏感(2.71±1.31)分、抑郁(3.52±1.25)分、焦慮(3.88±1.67)分、強迫(1.56±0.51)分、敵對(1.54±0.63)分、精神病性(1.50±0.49)分、偏執(zhí)(1.41±0.52);觀察組在恐懼、人際敏感、抑郁、焦慮方面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非常滿意32例,滿意6例,不滿意2例,護理滿意度95.0%;對照組非常滿意24例,滿意7例,不滿意9例,護理滿意度77.5%;組間比較=12.912,P=0.0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隨著老年人口的不斷增長,在日常生活中股骨頸骨折的發(fā)病率也逐漸升高。由于老年人骨質差,恢復速度慢,因此在骨折后需要長期臥床修養(yǎng),再加上身體其他原有病癥的因素作用,會使老年患者產(chǎn)生抑郁、焦慮等負面情緒,若此時得不到有效的心理疏導,負面情緒進一步加重,則很可能造成情緒失調,進而對機體的調節(jié)功能產(chǎn)生影響,使患者的抗病功能降低[3]。這會影響治療效果,對患者的后續(xù)康復產(chǎn)生不利作用。因此,在對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進行對癥治療的同時,還要對其心理狀態(tài)進行護理干預。
臨床護理路徑是一種強調以人為本,利用多學科協(xié)作的規(guī)范化、標準化的管理式護理模式。與傳統(tǒng)護理手段不同的是,臨床護理路徑減少了護理過程中的盲目性。通過進行臨床護理路徑干預,護理人員能夠為患者提供循序漸進的康復訓練和綜合性的護理干預,能夠最大限度地滿足患者的心理需求。通過向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健康知識教育,能夠幫助患者正確認識疾病和治療過程,使患者能夠緩解其不良情緒,主動接受治療。規(guī)范化的護理手段的實施能夠降低患者的治療費用,減少住院時間。臨床護理路徑干預為患者和醫(yī)療人員建立起了溝通的橋梁,能夠加強雙方的信任關系,提高了護理質量。
綜上,臨床護理路徑能夠提高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提高護理效果,改善不良情緒,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黃淼, 龔向金.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圍手術期護理路徑應用效果評價[J].中西醫(yī)結合護理(中英文),2016,2(5):95-96.
劉霞, 湯勇, 侯瑋.優(yōu)質護理服務模式結合臨床路徑在老年股骨頸骨折病人中的應用效果[J].全科護理,2017,15(3):292-294.
王銳.臨床護理路徑在股骨頸骨折手術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老年保健醫(yī)學,2016,14(4):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