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志梅
【摘 要】目的:對胸外科患者手術前后進行呼吸道護理,以防止術后并發癥發生。方法:對我院胸外科在2017年7月~10月收治68例手術患者,手術前后加強對呼吸道的管理與護理。結果:經實施圍手術期呼吸道護理的68例患者,術后均恢復良好,未發生肺部感染、肺不張、呼吸衰竭等肺部并發癥,取得了良好效果。結論:呼吸道護理在胸外科手術的術前準備和術后護理占有重要的地位,良好的呼吸道護理是避免發生肺部感染的重要環節。
【關鍵詞】胸外科;呼吸道;圍手術期;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8--02
胸外科患者手術前后呼吸道的護理至關重要。2017年7月~10月,我科通過對68例胸外科手術患者呼吸道的有效護理,取得了滿意效果,現總結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68例患者全部為住院患者,年齡6~70歲,男48例,女20例。胸腔積液8例,食道癌14例,膿胸12例,肺癌34例。
1.2 病房環境要求 患者入院后保持病房的安靜、安全、舒適、整潔。每天晨開窗通風半小時,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每周一到兩次紫外線燈消毒一次。保潔員每日三次消毒液濕式打掃病房衛生。并減少陪護及探視人員,以免增加外源性感染。
2 護理措施
2.1 術前護理
2.1.1 戒煙:對吸煙患者術前勸說絕對禁煙2周,因吸煙會刺激肺、氣管、支氣管,使氣管、支氣管分泌物增加,妨礙纖毛的清潔功能,使支氣管上皮活動減少或喪失活力而致肺部感染,引起術后痰液增多、黏稠,不易咳出。向患者耐心講解吸煙對治療、術后康復的影響,讓患者認識到吸煙的危害,自覺戒煙。
2.1.2 深呼吸訓練:指導病人學會縮唇腹式深呼吸,即用鼻吸氣用口呼氣,吸氣時盡力挺腹,胸部不動,吸氣后憋氣2秒,然后縮唇慢呼氣,呼氣時腹部內陷,吸氣與呼氣次數之比1:2或1:3,10次/分,10~20分/次,每天練習5~6次。以逐步提高通氣量,減少氧耗量,從而改善呼吸困難,提高活動的耐力。
2.1.3 爬樓梯訓練:是一種有氧代謝運動,能夠消耗體內脂肪,增強心肺功能,增加病人對手術的耐受力及應激能力。訓練時間以病人能耐受為準,強度由小到大,要求能達到勻速上3層樓梯無胸悶、氣短及心慌。
2.1.4 咳嗽訓練:向患者講清咳痰的重要性,并指導患者掌握正確的咳痰方法:深呼吸5~6次,以打開氣道使肺部膨脹,于深吸氣末保持張口,憋氣3~5秒,以建立胸部和腹部壓力,然后收縮腹肌,突然打開聲門,暴發性的咳嗽,使痰咳出。或于深吸氣后,連續咳嗽數次使痰咳至咽部,再用力迅速將痰咳出。
2.1.5 對患者實施健康教育
我科采用文字教育、形象教育、口頭教育及示范教育等多種形式相結合的健康教育模式,有目標、有計劃、有檢查,也有反饋的方法對患者進行了健康教育工作。
2.1.5.1 入院宣教:向患者及家屬介紹醫院及病區環境,介紹相關醫務人員,介紹同病房病友認識,以減輕患者的陌生感;告知患者住院須知,安全用水用電知識及自身物品安全保管知識;介紹疾病的診治過程及相關化驗檢查的注意事項,以減輕患者及家屬焦急心理。并鼓勵患者及家屬閱讀健康教育手冊,關注病房健康教育圖案。
2.1.5.2 術前宣教:為患者做術前準備的同時,告知其目的和意義;講解并示范有效深呼吸及咳嗽咳痰的方法及目的;講解術前術后的診療過程及意義,例如:術前備皮,備血,輸液預防感染,食道患者術前留置胃管及十二指腸營養管,術前晚灌腸,術前自身準備工作,術前留置導尿;術后的一些感受與配合工作,以減輕患者焦慮恐懼心理,更好的配合治療護理,利于早日康復。
2.2 術后護理
2.2.1 術后體位要求
患者術后回病房,麻醉未清醒前,應去枕平臥、頭偏向一側,禁食水六小時;患者清醒后,生命體征平穩,可改半臥位,抬高床頭30~60°,以利于肺部氣體交換和引流液的排出,并能松弛胸腹部肌肉,減輕切口疼痛。[1]①指導患者深呼吸,并在吸氣末從深部咳嗽,以利于排除痰液。伴有肺氣腫的病人避免劇烈咳嗽,只指導深呼吸即可。②術后兩小時患者生命體征平穩,可扶患者做起,拍背體療。方法:患者取坐位,操作者站在患者患側,叩打胸背部,患側避開傷口,手掌呈杯狀,用手腕的力量叩擊肺葉,從下至上、從外向內。鼓勵患者咳嗽,深呼吸,以利于肺的復張及引流液的排出。并嚴密觀察胸腔閉式引流液的量、顏色、性質,有異常及時匯報醫生并配合處理。③痰液黏稠不宜咳出,可給予霧化吸入。[2]用藥:生理鹽水3ml,加氨溴索注射液15mg,每日3次。以稀釋痰液,減少痰液阻力,有利于痰液排出,同時藥物進入肺泡,減少感染。④鼓勵患者吹氣球。患者深呼吸而使膈肌位置下降,改善無效腔通氣,有利于胸腔積氣、積液排除,保障有效通氣,預防肺部感染。⑤鼓勵患者床上活動。指導并協助患者下床適量活動,以增加肺活量,減少肺部并發癥,但避免過度,有心血管疾病患者應慎重,以防意外。
2.2.2 有效鎮痛 術后切口疼痛,插管不適,限制了患者咳嗽,術后應充分鎮痛,協助患者采取舒適體位,鼓勵有效深呼吸,咳嗽咳痰,多與患者交流,以增強其自信心,轉移患者注意力,以減輕疼痛,必要時正確使用鎮痛劑,應用止痛泵48~72h或遵醫囑給予止痛針,一般用度冷丁80mg或100mg肌肉注射。一方面減輕疼痛,另一方面可使患者充分休息,保持體力,避免無力咳嗽。
3 小結
通過一系列積極有效的護理措施,68例患者術后沒有發生肺部并發癥,均恢復良好。要想做好胸部手術的術前術后護理工作,就要求護理人員一方面要給患者講解預防肺部感染的有關知識,另一方面要積極指導患者如何保持呼吸道通暢,以避免并發癥的發生,同時要求護理人員要具備一定的護理理論知識和必要的操作技能,以便取得更好的護理效果。
參考文獻
白玉英.胸外科老年患者圍手術期呼吸道護理的探索[J].實用醫技雜志,2010,17(5):484.
楊曉晶.探討胸外科開胸手術圍手術期呼吸道護理效果[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6,10(20):22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