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興清
【摘要】小學語文是小學的重要課程,而且語文課程的學習,有助于鍛煉小學生的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理解能力,等等。寫作是小學語文的學習的重要部分,加強小學生對寫作的興趣培養,有助于提高小學生語文的整體水平。為此,對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寫作興趣的培養進行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 寫作興趣 閱讀習慣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寫作現狀
1.學生對寫作有一定的畏懼心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部分學生對寫作沒有興趣,甚至有畏懼心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有限,對詞句的積累不足,對寫作課程的學習沒有信心,當教師布置寫作功課的時候,首先產生畏懼心理。這種情況下,學生在對題目的思考和聯想上,思維受到限制,消極的心理對寫作課程造成阻礙,難以充分進行思考和語言的組織,在思想上和行動上無形增大了壓力,學生難以寫出好的作品。時間長了,學生的寫作水平難以提高,心理壓力加大,對寫作的畏懼形成習慣,更難以提高小學語文課程的學習熱情。
2.教師在小學語文課程作為模塊的教學方式不合理,難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部分教師的自身專業能力有限,在對小學生作文教學時,照本宣科,課程枯燥、老套,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對課程內容的掌握和理解有限,難以對語文課程教學內容進行消化和吸收。在作文模塊的教學中,教師沒有對學生進行寫作思路和引導和寫作方法的講解,依賴于學生量上的練習,這樣被動的教學方式落后且效果有限,很大程度上了影響了學生的寫作思路的培養和寫作習慣的養成,極大的打擊了學生的寫作熱情,不利于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
二、培養學生寫作興趣的策略
1.在寫作課程教學中,教師對寫作方法進行講解,引導學生尋找合適的寫作素材,培養正確的寫作思路。學生只有正確的寫作思路,良好的素材,才便于寫作的開展。這就要求教師培養學生觀察生活、了解身邊的人和事,發現適合寫作的素材和材料,這是引導學生寫作的第一步。多寫多練才是寫作的途徑,鼓勵學生日常養成隨筆寫作的習慣,可以從日記開始,寫寫身邊的瑣事,逐步養成寫作的習慣。在寫作課程教學中,教師還要進行寫作方法和寫作技巧的講解,從方法上提高學生的運用水平,推動寫作課程教學的效果的提高。
2.在寫作課程教學中,教師要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增強學生的語言功底的積累。寫作是語言的輸出的過程,那么學生就要有語言的輸入。閱讀便是語言輸入的必要步驟。培養學生科學的閱讀習慣,鼓勵學生更加課外閱讀量,根據小學生自身特點進行寓言、故事、短文等的閱讀和學習,逐漸增加對文字的熟悉感和興趣,慢慢增加字、詞、句的積累,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從閱讀中,學生不僅可以獲得語言的積累,還可以從中陶冶性情,有利于學生個性的培養和良好價值觀的形成。
3.在語文課程教學中,教師以課文為例,認真分析文章架構、辭藻的運用,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課文,逐漸積累詞句的表達方式。教師通過對文章的深入講解,不但可以增強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力,還能在潛移默化中學習文章的思想內涵,明白作者遣詞造句的用意,更深層次的挖掘文章的思想內容,增強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語言邏輯能力。
4.在寫作課程教學中,善于發現學生在寫作中的亮點,增強學生的自信心。部分學生對寫作課程具有一定的畏懼心理,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寫作的信心。鼓勵學生在課堂上發言,對于學生的優點及時表揚和肯定,啟發和鼓勵學生敢于表達自己。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學生的心理變化和學習進步,讓學生了解到自身的進步和改變,慢慢引導學生發現寫作中的樂趣,增強寫作的動力。
5.在寫作課程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在寫作環節中,學生需要一定的想象空間,教師要有針對性的培養和訓練學生的想象能力。鼓勵學生面對題目進行思考,拓展學生思維,盡量放大想象空間。這樣也有利于作文的表達。通過豐富學生的思想世界,培養學生的創造性,鼓勵學生發出自己的聲音,表達自己的想法,從對客觀事物的反映到思維的升華。全面提高學生的創造力,增強課堂的啟發力。
三、結論
教師在寫作課程的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的興趣點,認知觀察和了解學生的寫作水平的變化,及時發現學生的亮點并加以表揚肯定,增強學生寫作的自信心。同時,為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鼓勵學生間加以交流和探討,拓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鼓勵學生增強閱讀量,更多的進行詞句的積累和運用,注意觀察生活,挖掘身邊的寫作素材,更真實的體現生活,增強文章的真情實感,全面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糜自壯,李貞軍.淺議如何培養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的寫作興趣與能力[J].中國校外教育,2014,(08):125.
[2]陳惠娟.激發學生寫作熱情提高寫作教學實效性——小學語文作文的興趣教學初探[J].新課程研究,2013,(06):27.
[3]盧軍.黃丹.變“要我寫”為“我要寫”——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寫作興趣的培養[J].課程教育研究,2013,(28):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