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暢
[摘要]師生共同構建合諧高效課堂,要做到師生平等,生生平等,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教師要引導學生做到平等、民主、團結、互助。師生互動,調動針對性的教學手段,讓每個學生都主動的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盡量做到教學全員化。建設高效課堂,要充分考慮學生主體,由原來的教師主導課堂變為學生主導課堂,教師要熟悉教材、駕馭教材、分析教材做好教學設計、導學設計,根據學生的情況,靈活機制的調整教學環節,結合實際,調動和整合資料資源,切實做到高效課堂,但同時要克服教學中的隨意性,要注重了解學生,極大的全面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關鍵詞]自我完善 實施 教學策略 轉變 創新 調整 高效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漸深入,高效課堂的建立與實施便成了這次教育革新的核心,如何構筑高效課堂?是我們必須面對的課題,李炳亭先生說:高效課堂要求教師成為“第四者”既促進者、學習者、決定者和幸福者。我們年輕教師就不斷完善自我,在這場教學戰役中當好中堅力量。
一、師生共同構建合諧高效課堂
第一,學生做為社會公共生活的重要成員,學生成長過程直接反映和影響國民整體素質,學生正處于身心迅速發展的時期,處于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形成的重要時期,學校課程正是幫助和教育學生正常規范的健康成長奠定基礎。良好的道德品質、優良的心理素質、禮貌的行為習慣和樂觀向上的精神狀態是一個合格學生應具有的。
第二,師生共同構建合諧高效課堂,要做到師生平等,生生平等,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教師要引導學生做到平等、民主、團結、互助。師生互動,調動針對性的教學手段,讓每個學生都主動的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盡量做到教學全員化。教師轉變思想、行為和目的,由單純的教轉為參與引導。
二、如何打造高效課堂
一位老師總結說:“高效課堂就是知識的超市、生命的狂歡”。高效課堂要以學生為中心,面對全體學生,由傳統的教師為主導的填鴨教學轉變為生生參與,學生為主體,由注重知識能力的培養到更加關注學生的心理需求和精神成長,同時注重個體差異,因材施教。
第一,備課方式的轉變:建設高效課堂,要充分考慮學生主體,由原來的教師主導課堂變為學生主導課堂,教師要熟悉教材、駕馭教材、分析教材做好教學設計、導學設計,根據學生的情況,靈活機制的調整教學環節,結合實際,調動和整合資料資源,切實做到高效課堂,但同時要克服教學中的隨意性,要注重了解學生,極大的全面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對于每個教學環節的設計都要有明確的目的和針對性,多設計活動和問題,兼顧到全體學生,讓學習程度不同的學生都能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因勢利導,因材施教,最終達到設定的教學目的。教師為導向,要讓課堂真正回歸于學生,最大化的提升課堂效率。
第二,教師觀念的轉變:《新課程標準》中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幫助者和促進者”。教師要轉變自身角色,由主講到主導,學生由客體到主體;教師由一言堂到牽引人,學生由被動接受到主動探究;這對教師來說,是個更高的要求和挑戰,要隨時應對課堂中的各種情況,答疑解惑。教學目的更為明確,教學目標更為清晰,在教學過程中,要隨時調整和牽引學生不要偏離教學目標并保證教學活動能夠有序實施。傳統教學中的統一教學方式轉變為更加關注學生的不同需求,要站在學生的角度,換位思考,怎樣才能學的更輕松和自主。高效課堂并不是讓教師放手,任學生討論,課堂氣氛熱鬧,而是讓學生在討論活動中,自主探究、自主學習。明確的目標、合諧的氛圍、悉心的指導、務實的學習和共同的收獲才是真正高效的課堂。
第三,教學方法的轉變:興趣式教育。促進高效課堂的方式方法有很多重,但興趣無疑是最捷徑的引導,它能激發出學生無限的潛能和學習動力。在指導學生學習中,引導學生主動探索,主動思考,主動加入到學習活動中來,學習的過程由被動變為主動。高效的學習是教學的最終目的。教師的主體身份發生轉變的同學,學生的學習方式也會有所變化,興趣式激發教學讓學生由死記硬背,心里逆煩到主動探索、興趣盎然,讓學生肯學、想學、學會。這正是高效課堂及新課程改革的關鍵。互動式教育。師生互動是有效的教學有段之一;良好的溝通、有效的互動、平等的交流可以營造一個寬松歡愉的學習氛圍,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使他們自覺地隨著教師的引導進入到積極的學習氛圍中。要平等對待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思想、行為。與教師的互動,與同學的互動都有助于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高,能夠激發學生創新潛力,形成民主、高效的課堂。情景化教育。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首席專家鐘啟泉教授提出了“情景化教學”的新觀點,他認為:“只有情景化的教學才稱得上是有效的教學、理想的教學,而現代教學發展的方向,就是從定型化教學轉向情景化教學。”情景化和情境化是一個意思,創設情景引起學生的興趣和共鳴,它能使學生對新知識有一個很好的印像,愿意去接受,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為課程的順利進行打開第一扇門。情景化教學要不斷引發學生興趣和疑問,不是讓學生簡單地回答問題,而是讓他們先發現問題,再學會解答。創設情景的方式有很多,借助多媒體、語言、事物、場景等。社會化教育。我們的教育要著眼于學生的全面發展,要讓他們成為適應社會,對社會有用的人才,幫助和教育他們認知正確的事物,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促進他們的認知、判斷、技能、和情感等方面的正確自主發展。班級和學校都是小型社會,將小社會與大社會充分結合起來,切實推進高效課堂,提升整體國民素質。讓學和將認知與知識學習結和在一起,樹立遠大理想,為將來更好的從事社會生活打下基礎。
三、評價與創新
評價一節課是否高效,最終要看學生的接受程度,知識掌握程度,是否達到的預期的教學目標,是否是學生自主通過合作和探究達到的,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是否真正的做到的有所收獲。高效課堂中,學生活動和討論的時間占比重很多,能否正確引導學生,切實做到不擺花架子,關健看教師是否當好“引指員”和教學環節的設計。失去“務實”的課,絕對不是高效課堂。教師在課堂上要真正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學生在自主學習探究的同時,激發了學習興趣,鍛煉了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和組織能力。
總之,高效課堂的建設需要我們每位教師努力認真、勇于創新、共同參與,不斷提高自身業務素質,為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