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靈
[摘要]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是教育部主辦的一項全國性職業院校學生技能競賽活動,是專業覆蓋面最廣、社會影響最大、聯合主辦部門最全的國家級職業院校技能賽事。高職電子商務技能作為財經商貿大類的分賽項之一,其開展對于電商專業的教學,促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動行業發展都有積極的影響。本文以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為例,分析高職院校參加電商技能競賽存在的問題,并結合經驗提出改進策略,以促進競賽健康發展以及專業建設。
[關鍵詞]高職 電子商務 技能競賽 方法策略
2018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高職組“電子商務技能”賽項已經落下帷幕,從省賽到國賽,電子商務賽項一直受到許多高職院校的關注。2018年本賽項共有30個省市自治區,86支參賽隊,可見其競爭非常激烈。電子商務技能賽項自2015年開始舉辦,其競賽內容貼近行業需求,對相關專業的教育教學能夠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因此,使電子商務技能競賽更加健康地發展是高職院校相關專業的重要發展方向之一。
一、高職電子商務技能賽項內容
2018年本賽項包括網店開設裝修、運營推廣、客戶服務三項競賽內容,以中教暢享電子商務軟件為競賽平臺,模擬電子商務企業經營過程中的各流程,目的是全面考察選手的數據分析能力、視覺營銷能力、營銷策劃能力、網絡營銷能力、客戶服務能力、網店運營能力、商品整合能力和團隊合作等能力。
二、備賽參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學生的積極性和訓練恒心有待提高
結合本校學生的報名參賽情況來看,大二學生普遍積極性不高,相反大一的學生要活躍一些。這可能有以下幾方面原因:大二的學生不久將進入頂崗實習,即將找工作,他們不愿意投入時間精力在比賽上面。另一方面,有些學生經過兩年的大學生活,已經被磨平了激情與熱情,對諸如競賽類的活動沒有興趣。而大一的學生因為剛進入大學校園不久,對一切事物都保持著新鮮感和好奇感,想要豐富自己的大學生活,獲得更多的機會與更好的成績,因此他們的比賽積極性相對較高。但這依然存在一個問題,一部分學生剛開始時熱情高,但因為電子商務技能競賽分為省賽、國賽,備賽周期較長,他們不能夠堅持下來,三天打漁兩天曬網,到后來退出備賽。
(二)學生的團隊意識不夠強
電子商務技能競賽是團隊賽,4人合作完成三個競賽內容。在訓練過程當中,我們發現,在前期,學生基本都是自己練習自己的。拿運營推廣模塊來說,需要選手有較強的綜合能力,比如數據分析、營銷策劃能力等(具體的內容下面會提到),尤其是數據分析涉及的面很廣,項目較多,而選手在練習的時候往往單個人完成所有的任務和步驟,這就導致可以達到完成度,但缺乏與隊員交流意見,以及總體的檢查。在實際生活中,運營一個公司或者推廣一個項目,都需要團隊的力量,個人是無法有效完成的。
(三)備賽訓練影響正常的教學
因為學校對競賽結果的看重,加上訓練的強度大,從省賽到國賽,備賽的周期較長,所以很多時候學生幾乎一學期都不能參與正常的教學活動。而學生是應該要上課的,他們需要進行必要的素質教育、專業教育。停課集訓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另一方面,某些專業課程或文化課程需要幾學期連續學習,耽誤了一學期的課程,可能會導致學生跟不上其他同學的學習進度,落下功課。
(四)指導教師的時間精力有限
上面提到,從備賽到參賽需要時間較長,不僅學生需要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進行訓練和鉆研,指導教師也是同樣的。一方面,學生自覺性不夠強,需要指導教師的監督;另一方面,指導教師除了督促學生訓練以外,更重要的是自身需要對競賽規則內容和技巧足夠了解,對全局有一個整體的規劃,這樣才能有效地輔導學生。而目前大多數教師的課時量完成要求大,加上其他的任務,無法全力輔導學生。
三、應對方法和策略
(一)加強競賽宣傳,建立良好的獎勵辦法,提高學生參賽積極性
在讓學生報名之初,應多向他們宣傳競賽的意義。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是教育部主辦的一項國家級一類競賽。通過參與競賽,學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電商行業以及職業崗位技能需求,且能夠提高自身的溝通交流能力與心理素質。除此之外,有相應獎勵辦法的制定。政府可以出臺政策支持,拿重慶市來說,教委制定了《重慶市高等職業教育學生職業技能競賽獎勵辦法》,里面提到:“在國家技能競賽中獲二等獎及以上在校學生,經本人申請,學校審查,市教委審核,可免試“專升本”,升入本科院校相近本科專業學習;在完成本科學習且畢業后,高等職業院校可在公開招聘教師時,同等條件下可優先聘任為實習、實訓指導教師。”各參賽院校也可根據實際制定獎勵辦法。比如學生期末考試免試,成績根據競賽結果予以評定,對于未能獲獎選手和后備選手也應有相應成績評定辦法,如達到及格或更高分數;另外,學生在評優評先中優先被考慮,學院還可在學生找工作時優先推薦等等。
(二)選手結構合理,訓練方法得當
我們先來了解三個比賽模塊的競賽內容和性質:開設裝修比賽時間約2小時,占比30%,需要進行網店設計和網頁商品陳列,要求學生有熟練的圖像編輯技能,敏銳的視覺審美,且練習的力度較大;客戶服務占比小,為10%,比賽時間約20分鐘,選手需要在模擬即時聊天工具上根據買家的提問,及時準確地用規定用語做好回答,可利用平臺中的快捷回復或者word查找復制功能進行輔助,因此手速的訓練和操作的熟悉度是考察的關鍵,而在技能要求上并不高;運營推廣所占比重最大,為60%,比賽時間約為5小時,選手根據競賽平臺提供數據魔方進行市場分析,投標采購商品,做好關鍵詞優化(8EO)和關鍵詞競價推廣(GEM),針對不同的目標市場(低價、綜合、猶豫)制定商品價格,處理訂單,規劃資金需求,控制成本,創造最大利潤。本模塊一共分為5輪10期,每期都需要根據現時經營狀況調整經營策略,因此選手的綜合分析判斷能力非常重要,且練習的力度也非常大。因此,筆者認為,在備賽階段,選手的結構首先需要考慮的,這也有利于增強選手的合作意識。比賽以團隊賽形式,每隊4名選手分工合作完成競賽內容。而4名選手當中,要想每名選手都熟練掌握3個模塊,這并不容易且不太現實,但每人熟練掌握一個模塊,兼顧第二模塊卻比較容易。依據上述能力和技能要求,網店裝修和運營推廣都需要花大量的時間進行反復練習,而客戶服務的練習力度和技能要求都相對較小,因此筆者的建議是,同一選手不宜同時兼顧開設裝修和運營推廣,可以2名選手主攻開設裝修,另2名選手主打運營推廣,4人都可在此基礎上兼顧客戶服務模塊。除此之外,針對運營推廣模塊,還需要這2名選手相互配合完成,相互檢查數據。這樣,學生的練習難度適中,選手的配置應該是比較合理的。
(三)相關課程的開設與增強
以賽促學、以賽促教是目的,全面停課備賽對于長遠來說,并不是最適合的辦法。需要把競賽與正常上課有機結合起來。電子商務技能大賽內容貼近行業需求,那么專業可以開設或增強和競賽相關的課程。如《客戶服務管理》、《圖片編輯處理》、《視覺營銷》、《網絡營銷》等課程,除此之外,開設相應的實訓課程,鞏固知識,增強學生的實操技能。比如《網絡營銷策劃與推廣實訓》、《跨境電商綜合實訓》、《商品信息處理實訓》等。甚至可以開設與電商技能競賽內容緊密相關的綜合實訓課程,以規則講解、操作訓練為教學內容,一方面增加學生對比賽的了解,另一方面也模擬了電商企業的經營。考慮到參加比賽多為大一和大二的學生,建議從大一下學期開始可以有上述課程的攝入。這樣一來,學生在日常的課程中也能學到與競賽內容相關的知識,進行相關操作,而不是在接觸比賽時一無所知,從零開始,同時也減輕了備賽的壓力。當然,由于競賽的特殊性,一定程度的集中訓練是必需的,這就需要指導老師合理地進行規劃。
(四)提高教師指導能力,組建梯隊學生團隊
為了讓教師能夠更加投入到技能競賽的指導工作當中,學院、專業在安排教師課程的時候盡量讓指導老師優先承擔上述與競賽內容相關的課程,這樣,指導老師在完成課堂教學的同時,也能更加深入地了解技能競賽的內容與規則,有利于對學生的指導。同時,考慮到現在大多數教師的課時量完成要求大,可以給指導教師一定的課時補貼。另外,專業在組建參賽團隊時,一定要注重選手的梯隊建設。筆者發現,很多每年競賽成績都很突出的學校都有進行梯隊建設,這樣既能最大程度保證每年都有可參賽的選手,而且在平時的訓練當中,以老帶新,減輕了指導教師的工作量,不需要隨時隨地對選手進行督促指導。
四、結語
本文以重慶城市管理學院參加高職電子商務技能競賽為例,分析了現高職院校參加競賽過程中可能涉及到的問題,并給出相應的建議。教育部提出,通過定期舉辦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把多年來職業教育發展過程中逐步探索出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的經驗和做法加以制度化和規范化,形成“普通教育有高考,職業教育有技能大賽”的局面。參加高職電子商務技能競賽,既可以提升專業的師資力量,也有利于專業的人才培養,對學院和專業建設都有著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