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建軍
摘 要: 語篇閱讀不僅可以幫助學生通過學習英語語言知識提高語言綜合運用能力,而且可以使學生汲取更多社會文化、開闊眼界。本文從高中英語新課程標準出發,就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提出相應的優化策略,以期更好地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關鍵詞: 高中英語 新課程標準 英語閱讀教學 教學策略
引言
英語語篇不僅承載著十分豐富的英語語言知識,而且蘊含著各種不同類型的文化信息。語篇閱讀不僅可以幫助學生通過學習英語語言知識提高語言綜合運用能力,而且可以使學生汲取更多社會文化以開闊眼界。新課程標準對高中英語閱讀理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加重視借助閱讀教學全面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因此,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師應重視并不斷優化閱讀教學,積極探索有效的閱讀教學策略,進一步提高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效率。
一、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重要作用
英語閱讀教學本質上是學習閱讀材料的過程,在這個學習過程中要求學生運用已學到的詞匯、語法等語言知識,通過開展閱讀教學較好地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和組織能力。因此,強化英語閱讀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具體表現為:第一,有利于增加學生的詞匯量。詞匯是一篇英語文本中最基本的元素,學生如果想要準確閱語英語文本,就必須具備一定的詞匯量。閱讀作為一種詞匯學習的有效途徑,可以在英語閱讀過程中對不認識的詞匯進行查找、記憶和復習,幫助學生理解、儲備和掌握文本中的基礎詞匯,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詞懂意會”。第二,有利于培養學生綜合語言能力。高中英語在本質上是一門語言學科,“語言”是高中英語的重要特征之一,這就要求高中英語教學必須重視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能力。通過開展英語閱讀教學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收獲各種不同類型的語言知識,而且可以在實際運用中學到各種語言表達技巧,提高包括語言理解和表達能力在內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第三,有利于幫助學生強化文化意識。語言作為一種思維藝術,學生在英語閱讀過程中可以透過文字理解和感受文本中蘊含的思想情感和文化內涵,在陶冶學生情操的同時強化學生文化意識。綜上所述,強化學生開展英語閱讀訓練是提高高中生綜合素養的有效途徑之一。
二、目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方式過于單一。
目前,由于許多高中英語教師對于新課程標準沒有深入領會,再加上對閱讀能力培養目標理解不夠透徹,使得高中英語教學方法相對單一,許多教師主要采用生詞講解、詞組補充、一問一答及句子拆分的方法開展閱讀教學,導致學生在閱讀教學中較為被動,不利于培養良好的發散思維和邏輯思維。另外,高中英語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不重視指導學生學習英語閱讀策略,導致一些學生在處理閱讀理解問題時相對吃力,很容易產生相應的負面情緒,不利于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英語閱讀學習的積極性,更無法提升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水平。
(二)教學觀念相對落后。
目前,許多高中英語教師除了需要承擔教學任務之外,還需要負責其他教育工作,這就使得一些教師難以抽出時間學習各種先進教育理念和方法。另外,由于高中英語教師本身缺乏學習先進教育理念的主動欲望,仍深受陳舊英語閱讀教學思想的影響。由于教學觀念相對落后,一些高中英語教師仍然將詞匯和語法講解作為英語閱讀教學的重點,沒有意識到培養學生理解能力和思維能力的重要性。與此同時,部分高中英語教師錯誤地認為只有通過高強度的閱讀訓練才可以提高學生閱讀能力,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視自身閱讀指導的積極作用,使得學生只是停留于字面意思和文本信息的獲取上,難以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詞懂意會”。
(三)教學評價相對單一。
教學評價作為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重要環節之一,主要包括教學評價手段、標準、內容等,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的閱讀教學興趣和學習效果。然而,由于高中英語閱讀教學評價方法仍然相對單一,以口頭評價和考試成績為主要方法,重視量化結果而忽視過程性評價。在教學評價內容方面,過于注重閱讀知識考查,忽視對學生閱讀學習習慣、態度、思維等綜合素養的考查。在教學評價標準方面,只重視考查學生共性問題,沒有重視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三、新形勢下優化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策略
(一)轉變教學理念,提升專業素養。
高中英語新課程理念要求高中英語應在義務教育的基礎上,幫助學生進一步學習和運用英語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培養出更多符合時代發展的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法國著名教育家埃米爾·涂爾干一再強調:教育的成功取決于教師,教育的不成功也取決于教師。教師作為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改革及高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核心要素,其綜合素養在一定程度上將直接決定英語閱讀教學目標的順利實現。因此,高中英語教師應從以下各方面不斷提高專業素養:第一,主動轉變教學理念。高中英語教師應主動鉆研與閱讀教學相關的教育理論書籍,不斷反思自身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還應積極參加各種教學講座、培訓、課程以積極借鑒各種成功經驗,積極探索符合新課程標準要求的高中英語教學策略。第二,不斷提升教學技能。高中英語教師必須緊跟時代發展,不斷提升教學技能,合理利用各種教學工具如微課、翻轉課堂輔助英語閱讀教學。
(二)創新教學模式,激發閱讀興趣。
布魯姆強調:學習的最大動力是對學習內容的興趣。興趣作為學生英語閱讀學習的重要動力,只有學生對閱讀內容感興趣,才有可能主動參與閱讀課堂教學中。因此,高中英語教師在開展英語閱讀教學時,應緊跟時代不斷創新英語閱讀教學方法,有效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一方面,高中英語教師應多關注每一個學生,認真觀察每一個學生的興趣和需求,在此基礎上組織學生自主收集閱讀材料,并給予學生必要的支持,使師生雙方得以開展積極且高效的交流互動,從而為英語閱讀教學提供豐富多彩的閱讀素材,并且開展針對性的閱讀指導,以便更好地激發學生的英語閱讀學習興趣。另一方面,高中英語教師應根據閱讀文本內容創新教學方法,在深入了解班級學生整體情況的基礎之上,開展個性化閱讀、團隊合作閱讀及多角度閱讀等教學方法,使學生在感受語言魅力的同時激發英語閱讀學習興趣。
(三)創設閱讀情境,增加情感體驗。
語言作為一種思維藝術,學生在英語閱讀過程中可以透過文字理解和感受文本中蘊含的思想情感和文化內涵,在陶冶學生情操的同時提升學生的文化內涵。因此,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必須在幫助學生理解文本內容的基礎之上,從學生的心理認知出發創設閱讀情境引導他們充分挖掘文章中蘊含的文化背景和知識,在情感體驗中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跨文化意識。一方面,我們可以創設直觀的英語閱讀教學情境,引導學生以現場觀摩或者親身體驗的方式獲得情感體驗,例如,我們在開展北師大版高中英語教材必修3 Unit 9 《Lesson 1 Returnof the White Bikes》教學時,可以要求學生親自體驗共享單車,然后將其與阿姆斯特丹自行車文化進行對比,幫助學生在加深對文本理解的同時正視中西方文化差異。另一方面,我們可以創設虛擬的英語閱讀教學情境,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視聽感受以增加情感體驗。例如,我們在開展北師大版高中英語教材必修2 Unit 4《 Lesson4 Virtual Tourism &Culture; Corner》教學時,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一段關于新西蘭旅游的介紹視頻,使學生可以更好地感受文章所描述的情景,有利于引發情感共鳴。
(四)開展多元評價,促進全面發展。
對學生開展多元評價,不僅可以使學生內心感受到公平對待以降低學習抵觸情緒,還可以對學生閱讀學習情況做出客觀判斷以促進學生查漏補缺,最終實現全面發展。首先,應注重發揮教學評價的激勵作用。教師應將教學評價與教學目標有機結合,對實現閱讀學習目標的學生給予相應的獎勵,可以組織學生每天將自己的閱讀時間、內容及感悟,以照片的形式存入個人的“閱讀銀行”;每周進行公示和評比激勵,進而激發他們的快速閱讀興趣。與此同時,還可以在外部激勵的基礎之上,舉辦閱讀討論活動,組織學生主動分享閱讀故事,講述閱讀帶給自己的改變,使更多的學生熱愛和認同閱讀。其次,教學評價應重點關注學生的學習態度,采取學生自評、生生互評、教師點評等方式全面考查學生英語閱讀學習活動,及時糾正他們的學習態度和思維偏差,幫助他們糾正不良閱讀習慣。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師應轉變傳統觀念、創新教學模式、創設閱讀情境、開展多元評價幫助學生開展英語閱讀,并且提高解決閱讀理解問題的能力,最終提高語言綜合運用能力。
參考文獻:
[1]盧偉娟.談高中英語閱讀理解的教學策略[J].學周刊,2017(30):140-141.
[2]夏曉娟.談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J].學周刊,2013(08):36.
[3]王紅霞.淺談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3(07):91.
[4]劉紅.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現狀和改進策略[J].山東社會科學,2016(06):342.
[5]張蕾.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改進策略分析[J].現代交際,2018(01):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