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敏思
【摘要】據統計,我國到21世紀中葉將會迎來人口老齡化高峰,“人口老齡化”問題是我國當下面臨的嚴峻挑戰。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老齡化問題具有老年人口數量大、“未富先老”嚴重、區域及城鄉發展不平衡等特征。老齡化會對我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構成嚴重威脅。因此,加強對人口老齡化迅速發展的大背景下的中國養老保險基金管理的意義尤為重大。
【關鍵詞】老齡化;養老保險基金;實證分析
一、人口老齡化與養老保險基金風險相關概念
(一)相關概念界定
(1)人口老齡化
人口老齡化是指因年輕人口數量減少、老年人口數量增加而導致的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例相應增長的動態過程。它包含兩個含義: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對增多,在總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斷上升;二是指社會人口結構表現為老年狀態,進入老齡化社會。國際上公認為,當一個國家或地區的60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10%,或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7%,則意味著這個國家或地區進入老齡化社會。
(2)基本養老保險
基本養老保險是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所謂基本養老保險是指國家根據一定的法律、法規,為解決勞動者在達到國家規定的解除勞動義務的勞動年齡界限,或因其年老喪失勞動能力退出崗位后的基本生活需要而建立的一種社會保障制度。
(3)養老保險基金
養老保險基金我國社會保障基金中不可缺的一部分。養老保險基金(或養老金)是指國家根據一定的法律、法規,以貨幣形式向勞動者提供的為保障其基本生活需要的保險待遇。其中勞動者包括以下兩類人員:一是達到國家規定的解除勞動義務的年齡界限的勞動者,二是因喪失勞動能力退出勞動崗位的勞動者。我國的養老保險基金保障的是全體勞動者退休后的基本生活需要。
(二)養老保險基金面臨的風險
養老保險基金是國家為行使社會管理職能,保障勞動者年老時的基本生活需要,依照法律規定強制建立,為實施養老保險運營而籌集的專項貨幣基金。養老保險基金風險是指通過養老保險運營籌集的養老金受到的運營環境風險、運營設計風險和養老保險運營實施等眾多因素影響從而產生財務收支不平衡的風險。
二、中國人口老齡化現狀及趨勢分析
(一)人口老齡化現狀分析
據我國第五次人口普查統計,截止2000年底,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已達到8811萬人,占全國人口總數的6.96%;據2005年底全國1%人口抽樣數據顯示,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已達到10055萬人,占總人1517.7%,這說明我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據2009年民政事業發展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09年底,全國60歲及以上人口為16714萬人,占總人口12.5%,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為11309萬人,占總人口8.5%,比上年增長3.22%,比7%的國際標準高出1.5%,除此之外,我國的人口老齡化還有其自身特點:
(1)老年人口規模大
我國人口基數大,使得老年人口數量龐大。據統計,2011年末,我國65歲及以上的人口已經達到1.3億,幾乎等于俄羅斯全國總人口,已超過2倍的英國人口、3倍的西班牙人口、4倍的加拿大人口。我國60歲以上老人占發達國家老年人口的60%,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發達國家老年人口的55%,80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發達國家老年人口的32%,但百歲老人卻遠遠低于發達地區老年人口。如圖5所示,我國65歲以上人口逐步上升。
(2)人口老齡化速度快
我國早在1999年時就已成為人口老齡化國家,這一時間比世界上所有的發達國家和地區都晚,但我國人口老齡化較發達國家比較表現為速度快、來勢猛。
(3)人口老齡化與經濟發展不同步且不平衡
據全國人口普查統計,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在全國范圍內差異很大,呈現出顯著的地區間的不平衡和城鄉差異。
人口老齡化城鄉差異的原因在于城鄉之間的人口遷移。由于農村大部分年輕勞動力遷往城鎮,導致城鎮老齡化水平由21世紀初期的高于農村到中期則發展成低于農村。此外,農村大量年輕勞動力不斷遷移到城市,這在減輕了城鎮養老負擔的同時,加重了農村的養老負擔,使得城鄉之間的老年撫養比的差距越來越大。
三、養老保險基金面臨的問題及對策
(一)人口老齡化背景下養老保險面臨的問題
(1)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必然導致我國人口年齡結構的改變,人口年齡結構的改變必然會帶來人口老齡化危機。我國目前已處于人口老齡化階段,隨著生育率的下降和人均壽命的延長,未帶將會導致更大范圍和更高程度的人口老齡化。
(2)在2000年以后,我國老年人口逐漸增多,同時由于我國計劃生育政策的實行和家庭觀念的轉變,出生率在逐步下降,這意味著在職職工減少,社會統籌賬戶收入將減少。在現收現付制度下會出造成老金收入小于支出的問題,造成養老金賬戶缺口。但為了保證養老金定期發放,仍把個人賬戶資金用來彌補社會統籌部分。這樣做的后果是當人口老齡化高峰到來時,將會沒有足夠的資金用以支付養老金,出現養老金收支不抵的現象。但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底放開的二胎政策,對于我國老齡化情況、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和經濟社會有深刻影響。
(二)養老金管理建議
(1)延遲退休年齡、推行男女同齡退休、增加繳費時間。為了減輕養老負擔、減緩老齡化對經濟社會的沖擊,很多國家都采取了延遲退休年齡的辦法。如表18所示,日本、德國、意大利在1980年的法定退休年齡較其他國家較低,但都實行漸進的方式延遲退休年齡,最終會和美、英一樣,調整為法定退休年齡65歲。
(2)二胎政策的全面放開。這一政策雖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老齡化問題,但可以減緩其嚴重程度與速度,有助于緩解獨生子女養老壓力大的問題、改善我國人口結構。二胎政策放開后,由育齡夫婦自主決定生育子女數量,會促使生育率回升到世代更替水平,這樣年輕人口能夠得以迅速增加,老齡化狀況也可得到相當程度的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