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霞
【摘要】為深入貫徹《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工作基本要求》,高校思政課教學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加重視加強和改進教學管理,更加重視提升教學質量,不斷提升思政課的親和力和針對性,全面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
【關鍵詞】新時代 思想政治理論課 創新
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進一步鞏固馬克思主義在高校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加強新時代高校思政課建設,全面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教育部日前印發了。《基本要求》強調,要把高校思政課教學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加重視加強和改進教學管理,更加重視提升教學質量,不斷提升思政課的親和力和針對性,全面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因此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高校要用多形式多舉措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著力增強親和力、針對性和吸引力,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質量。
一、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工作保障
高校黨委成立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領導小組,全面夯實課程建設組織領導職責,把黨的領導貫穿教學管理全過程,著力構建起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管理的新格局。分管校領導將經常深入一線調研指導教學工作,建立教學熱點難點定期收集解答制度,及時發布課程教學建議,全面加強教學監督管理,制定和落實教學全流程管理制度,并貫穿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前、課中、課后各環節,適時通報教學督查情況。劃撥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成效專項經費,促進教學單位加強課程建設。
二、加強教研室建設,打造高水平教師隊伍,構建“立交橋”式培養體系
充分運用各種平臺資源,以“請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的方式,一方面邀請全國知名專家來高校講學,讓教師不出校門就能和全國的名師大家交流互動;另一方面選派骨干教師外出進修培訓,構建生態式隊伍培養體系。還可以匯聚各條戰線優秀人物走進思政課堂,在思政課堂引入名師大家、黨政領導、企業高管等各條戰線精英人物,構建了專兼結合、結構合理的思政課教學人才體系。加強學術帶頭人、學術骨干和教學名師培養,建立教學名師工作室。落實思想政治理論課中青年骨干教師“雙向掛職”培養制度,鍛造一定數量的“雙師雙能型”高素質教師隊伍。
三、開展集體備課。創新教學方法和手段
一是開展集體備課,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融入課堂教學。高校思政課教師集體備課,校領導全程參與,專業教師共同討論,“備理論”“備學生”“備熱點”“備方法”,遵循教學規律,貼近學生特點,使黨的理論創新最新成果有計劃、分專題地進入課堂,根植于大學生思想深處。二是深入研究教材,發揮馬工程統編教材優勢。積極建設立體化教材體系,基于大中小學德育課程一體化思路,著力解決高校思政課與中學政治課在教學內容上的銜接,幫助教師把教學重點難點講深講透。推出多樣化教學改革,提升思政課堂實效性。思政課堂要始終回應大學生現實疑惑。結合大學生思想實際,深化“問題解析式”教學方法改革;思政課堂要始終與信息技術運用相結合。進行“微課程”教學改革,建立思政課“微課程”視頻庫,探索基于問題解析的課堂課外、線上線下連接式教學模式,通過課堂互動、隨堂反饋、課后網絡互動等方法,發揮教師主導作用,滿足學生自主學習需要。
四、嚴明課堂紀律,完善聽課制度。完善考核評價體系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必須嚴格遵守課堂講授紀律,堅定政治立場,牢固樹立立德樹人的政治職責和歷史使命。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試題庫建設,綜合運用多種考核方式考查學生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成績優秀的學生,優先納入入黨積極分子培養計劃,優先參加黨校學習。
總之,在新時代,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是我們思政課教師面臨的重要任務,我們要充分發揮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尊重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在今后的教學中勇于探索,不斷實踐,為培養社會主義的建設者、接班人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