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健
【摘 要】21世紀已進入互聯網+時代,教育信息技術的進步改變了傳統課堂教學模式, 基于因特網和智能APP的智慧課堂已經引起了教育廣泛關注。此文通過分析了智慧課堂的內涵,詳細闡述了在智慧課堂支持條件下, 高職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的課前、課中和課后三個環節的基本要素, 以期改善學生的學習過程,改進知識掌握效率,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關鍵詞】互聯網+;智慧課堂;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 G434;H319.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8)19-0097-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19.043
A Review of the Research on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English Intelligent Classroom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Internet+Background
PAN Jian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Huai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uaian Jiangsu 223003, China)
【Abstract】The 21st century has entered the Internet + era. The advancement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changed the traditional classroom teaching model. The smart classroom based on the Internet and smart APP has attracted widespread attention in educ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notation of the wisdom classroom, and elaborates the basic elements of the three steps of pre-course, in-class and after-school in the process of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in the classroom under the support of the wisdom classroom,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learning process of the students. Improve knowledge mastery and enhanc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Key words】Internet+;Intelligent Classroom Teaching;Classroom Teaching
0 引言
人類進入21世紀以來,信息技術取得了迅猛發展,目前我們面對的是一大波的數據和信息。科技的進步和信息革命的潮流正在推動社會化的進程,同時也加快了教育現代化的進程。以因特網技術和現代通信技術為代表的現代信息技術,正在以一種空前的深度和廣度浸入到教育領域。2015年初, 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國務院李克強首次提出了“互聯網+”行動計劃,此后,“互聯網+”便迅速發展,而且引領著各行業的變革與發展,“互聯網+”的迅速發展對于教育行業來說,也是一個頗具重要性的機遇。憑借互聯網和大數據,實現“互聯網+”和教育的深度融合業已成為教育界的熱點研究問題之一。課堂作為教育的核心陣地,更是研究的關鍵之所在,本研究就是在此大背景下提出來的。近些年來,國家大力發展高等職業教育,將高職教育定位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英語這門課程則是高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高職學生的必修課,然而卻面臨著新時期的新的挑戰,學生的對于該課程的滿意度和學習效果持續下降。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如何使高職英語教學緊跟時代步伐,提升教學效果,更好的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1 智慧課堂概述
目前,智慧課堂已成為教育界的熱點研究課題,它從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兩個領域變革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因而吸引了許多研究者的關注。智慧課堂的含義有以下兩個方面:
1.1 課堂智能化
當下的主流的多媒體教學主要使用傳統網絡、投影儀和計算機,將教學內容以圖文或者音視頻等形式展示給學生,大大增加了課堂教學中的信息量,以此來提升學生的關注度。但是,一些弊端和不足依然存在:在課堂上,教師有時過分依賴課件,因而忽略了板書和師生互動;在課件的快速切換中,學生易產生疲勞感,而且缺乏足夠的思考和記錄筆記的時間;投影的播放效果和教室里的位置差異也會影響到觀看課件的效果;課堂學習只局限于課堂等。而智慧課堂能將現代信息技術(WIFI、云計算、移動APP、交互式一體機、AI等)有機融入到教學過程中,從而實現了信息化、人性化、個性化學習環境的創建,學生可以使用自己的移動APP,根據自己的個人需求,自主選擇恰當的學習材料,可以達到在任何時間地點學習,同時與老師或同薛進行互動交流的目的。不僅如此,借助于大數據分析技術,可以記錄學生的全部學習過程,通過分析科學客觀的相關數據,及時了解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從而可以幫助教師科學客觀診斷學生學業情況,并且據此適時調整自己教學內容和方法,已實現有的放矢并提升教學效果。
1.2 教學模式智慧化
傳遞語言知識是中學英語教學的主要內容,如若大學英語仍然使用“講——聽”的灌輸模式,而且在教學理念和方法上沒有根本性的變化,就很難走出當下的困難局面。智慧教育則著重強調智慧型人才的培養,智慧卻不等于知識,它是思維的結果。智慧課堂教學目標包括了促進學生高級認知能力,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創建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學習模式,來激發學生的積極參與、體驗和互動,以實現習得相關知識和提升思辯能力的目的。智慧課堂實現了現代信息技術和學習環境、豐富的教學資源、各種教學方法、思維和能力培養的有機結合。
1.3 智慧課堂的構建與實施
智慧課堂的構建與實施過程涵蓋了課前、課中、課后三個階段的教學環節。在課前階段,其核心是智能化推送各種學習資源,設計和布置課前任務單;課中階段則以師生互動,學生智慧化活動為重點;而課后階段,則是以個性化輔導,智能化跟蹤為關鍵。
(1)課前學情分析
傳統模式的課堂教學,課前主要是教師完成備課和學生完成預習任務, 教師備課主要是深入研究教材、完成教案的撰寫, 而學情分析主要源于教師的平時直接感受, 學生的預習任務主要是預習相關教材內容, 但是教師無法量化學生的自學效果。而在智慧課堂模式下,課前階段以學情分析為重, 在客觀全面的學情分析基礎之上實現教學設計的優化, 達到以學定教之目標。首先, 使用信息化的教學平臺,詳細掌握與分析學生的歷史成績與作業完成情況, 依據對學生的學情分析, 通過智能平臺,教師可以向學生推送課程相關的背景知識、預習課件、微課視頻、討論問題、預習練習題等內容。其次,學生通過教師推送的預習材料的自主學習, 完成預習部分的練習題并在智能終端上提交, 還可以通過智能平臺提交記錄自己在預習中的問題, 借助于平臺和教師同學實現交流討論。 再次, 教師研讀和分析學生預習自主學習的各種數據情況, 綜合全面分析學情, 然后完成有針對性和靈活的教學設計。
(2)課中教學活動設計
從教學模式上講,智慧課堂將傳統模式和新型模式加以綜合運用、并且實現了線上和線下模式的有機結合。其中,線上模式主要使用超星學習通和百詞斬移動終端開展有效教學活動,而線下模式主要運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從教學內容上看,智慧課堂以碎片化學習為主,將知識聚焦于微課中,以激發學生學習高職英語課程的興趣。再從教學時間安排上來講,教師講得少,學生講得多,明確規定了每節課教師與學生的各自活動時間。
(3)課后輔導個性化與跟蹤智能化
智慧課堂課后的工作主要是考核,即學生和教師兩個方面的考核,對于學生的考核主要是針對作業的線上和線下考核,教師指定單詞背誦范圍后,學生必須完成每日單詞背誦并打卡以示任務完成。同時,學生通過愛課程、超星學習通、批改網和百詞斬完成課后作業。學生可以通過超星學習通和愛課程開展互評,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用批改網,除了可以實現自動快速的批閱外,還能夠對作文的雷同程度和來源給出相應反饋。百詞斬可進行生詞的查閱。在教師方面,則包括反饋跟蹤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再度驗證教學的效果,和使用微信等社交平臺發布相關活動的通知和消息,如晨讀夜聽等活動。針對語音,語法等基礎較為薄弱的情況,向學生推薦相應在線開放課程,讓學生可以隨時學習加以改進。
2 結語
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是智慧教育的核心。 高職英語教學應當充分利用各種現代信息技術, 不斷優化教學內容安排和方法設計, 從而建立起具有特色的教學模式和體系, 同時能夠實現各類教學資源的共享, 創建智能化的教學環境。智慧課堂不僅徹底變革了傳統課堂的基本框架, 而且能夠不斷地實現教學領域的創新。與此同時,廣大英語教師的全面素質尤其是信息化教學能力迫切需要提升, 才能為我們的社會培養出更多的復合型高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