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南嚖
【關鍵詞】 英語學習效率;教學手段;綜合訓練
【中圖分類號】 G633.41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14—0109—01
語言是在實際運用中不斷發展和完善起來的,也是人類作為表達和交流思想的工具。因此,學習語言的目的在于運用。但是,初三是整個初中階段的重要一年,也是最關鍵的一年,為使學生在英語這門學科上取得更大的進步,在中考中取得優異的成績,教師可以嘗試一些更有效的教學手段。
一、將基礎作為重點
我們知道,初三英語學習主要是以深化基礎知識為主。筆者認為,在學習中要分階段學習,在第一階段要以大綱為標準,以課本為依據,按照課本的編排順序,每一冊、每一單元、每一課都要細致地學習,力求基礎,全面。所謂基礎,是指學習要抓住“三基”,即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解題方法。所謂全面,一是指學習要全面覆蓋所學知識,不遺漏任何一個知識點;二是要面向全體學生,防止“片面追求高分”現象。查缺補漏主要體現在語音、詞匯、日常交際用語上。語音和詞匯的補漏工作應穿插在教學單詞的時候進行。
二、將背誦進行到底
記得林語堂曾說:“背誦為入門之捷徑。”朗讀和背誦是英語學習的有效手段。造房子要磚瓦材料,詞匯和佳句則是英語閱讀的磚瓦材料。課堂上45 分鐘的英語環境是遠遠不夠的,要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背誦佳句則是有效途徑之一。理論雖然是這樣,但是要在學生中實施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師可以每天參與學生的早讀,鼓勵學生利用零碎時間背誦3至5個重點句型或精彩句子,持之以恒,積少成多。
三、寫作難點突破
在寫作訓練中,教師應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注意學生之間的層次差異。教師的寫作教學應該從實際情況出發,顧及到各層次的學生,佳作點評和錯例糾正都是寫作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環節。教師點評恰當,可以使學生意識到在學習書面表達過程中的成功之處,并得到激勵,建立自信,從而形成繼續進步的動力,也可以讓學生自省和反思自己的不足,調整學習策略和心態。
第一步:仿寫。為了便于優等生書面寫作潛能的發揮,教師可以要求他們只模仿課本、練習冊中的題型,而不局限于模仿課本或練習冊中的詞匯,比如,可以讓學生模仿課文“My hometown”,寫一篇小短文,談談你的家鄉(字數100左右)。盡量在文章中使用己學過的詞或詞組。
第二步:引導學生寫。引導學生書面表達有許多形式,教師要從學生“學”的角度來設計教學活動,使學生的學習活動具有明確目標,并構成一個有梯度的連續活動。筆者首先采用給出文中的關鍵詞或短語,引導學生列出寫作提綱,這樣學生在書面表達時可減少審題環節,不會讓學生感覺無從下筆,而且學生很容易理清寫作思路,如“An instruction of the lab”,教師給出該篇的首句“Students read the instructions before they do the experiment.”再引導學生列出關鍵詞或詞組“keep… clean experiment (實驗)/ follow… order… / instrument (器具)”等。這樣,在教師的引導與幫助下,學生寫起來頓感思路清晰,稍加發揮,一篇完整的instruction 就很容易寫成了。這樣由淺入深的訓練方式,開始能讓學生產生成就感,漸漸地學生對書面表達產生了興趣,克服了恐懼心理,從寫作中獲得了成功的快樂,樹立了寫作的信心。
四、綜合訓練來提高
查缺補漏后,學生的基礎知識已比較全面、系統、完整。但是對于重點內容還要以專題的形式進行訓練,以便于進一步突出重點。同時要強化易錯點,找出學生的錯點,并在課堂上講評時抓住這些錯點,幫助學生弄清出錯的原因,使學生及時糾正錯誤。
1. 以課本為主。那種迷信資料而放棄課本的做法是本末倒置的,同時,那種排斥資料中所提供的先進信息的做法是固步自封的。無庸質疑,課本是基礎,而好的資料則是加深課本、提高能力的重要手段。任何資料都不能代替課本,但資料可以突出課本的重要內容,可以提供課本中所不具有的先進理念和與時俱進的信息。因此,學生們都要在立足于課本的基礎上精選有典型性和針對性的資料來復習,這樣有利于學生掌握解題方法和解題規律。
2. 以練為主。基礎知識的總結、知識網絡的構建、基本方法和技巧的歸納都離不開講,但更離不開練。不練習,學生所獲得的知識就不牢固,更不能深化,因此,練比講更重要。要精講,也就是要突出重點,抓住關鍵;要多練,就是讓學生做足量練習,杜絕那種不加選擇的重復練習,要有針對性。
總之,初三階段學生學習的方法很多,但正確把握以上幾點是學好英語行之有效的方法。只有讓學生們樹立必勝的信心,夯實基礎并有針對性的訓練,一定會提高學習效果,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編輯:趙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