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麗彬
【摘 要】目的 綜合分析圍絕經期綜合征對婦女生殖健康影響因素。方法 抽取本地區324例絕經期婦女作為本文研究對象,研究時間為1年,時間范圍在2015年4月~2016年4月之間,組建調查小組統計各年齡段婦女圍絕經期出現頭痛、耳鳴、失眠、心悸、骨關節痛、性生活異常、感覺異常、泌尿系統異常、皮膚針刺感或蟻行感、出汗潮熱、疲勞、情緒波動明顯、抑郁煩躁等癥狀;分析各年齡段婦女KUPPERMEN評分;調查各年齡階段婦女了解、使用激素替代療法(HRT)的狀況;采用問卷調查各年齡段婦女通過何種途徑了解生殖健康相關知識。結果 各年齡階段婦女出汗潮熱、疲勞、情緒波動明顯、抑郁煩躁癥狀最為顯著,其他癥狀占比相對較低;KUPPERMEN評分中,40~50歲婦女評分優于51~60歲婦女;40~50歲婦女更熟悉HRT;40~50歲婦女們主要通過網絡、電視獲取生殖健康相關知識;51~60歲婦女主要通過電視、紙質材料獲取生殖健康相關知識,P<0.05,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 婦女生殖健康與圍絕經期綜合征密切相關,應當高度重視婦女生殖健康教育,提升婦女對圍絕經期綜合征的重視與治療。
【關鍵詞】圍絕經期綜合征;婦女;生殖健康;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R58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8)09-03--01
婦女絕經前后,若出現性激素異常變動,可能導致身體機能或精神狀態受到影響,出現系列出汗、熱潮、疲憊、無力、關節疼痛等癥狀,上述病變稱為圍絕經期綜合征,由于部分 癥狀不顯,患病婦女對自身病變察覺性較低,出現疲憊、無力、注意力不集中癥狀時,難以將其與圍絕經期綜合征聯系起來。若患者得不到及時治療,可能出現生殖系統衰老、老年癡呆、骨質疏松等,同時,該病影響婦女機體健康,導致婦女患卵巢癌、宮頸癌的可能性增加,嚴重影響婦女正常生活,婦女到絕經年齡后,應當加強對自身體征變化的重視,一旦發現相關癥狀,應及時就醫診治,以免造成其他惡性影響。為提升婦女健康,加強圍絕經期綜合征婦女保健工作,本文對324例圍絕經期綜合征婦女開展調查,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抽取本地區324例絕經期婦女作為本文研究對象,研究時間為1年,時間范圍在2015年4月~2016年4月之間,婦女年齡范圍在40~60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3.24±3.69)歲;平均絕經年齡為(48.76±3.44)歲;小學及以下文化婦女有97例,初中及高中文化婦女有136例,大專及以上婦女有91例。所有患者在接受調查前,均對本項調查目的、意義、各實施環節有了一定了解,并同意簽署研究協議,本項調查已經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已排查曾做相關婦科手術,如乳腺切除、陰道或子宮切除等婦女,心臟、腎、肝、腦等重大器官障礙患者,排除其他免疫缺陷以及近期內曾使用激素藥物者。
1.2 方法
組建調查小組,由生育服務所所長全面負責指導各項工作展開,組員為計生服務所專業技術人員,調查展開前,為組員開展相關培訓工作,參與到調查問卷制定中,對調查問詢辦法、調查內容、調查目的、意義等方面具備充分了解,并掌握一定統計能力。調查問卷經初步擬定后,遞交相關專家審閱、修改后定稿,包括患者年齡、工種、教育程度、經濟狀況、婚育史、性生活狀況、月經情況、既往病史等多個方面。在調查過程中,調查小組組員應當為患者解疑答惑,對作答婦女狀況不明部分作出相應闡釋、解讀,幫助其準確作答,保證問卷真實性以及有效性,若作答者不配合的,調查人員應當給予適當安撫,強調本項工作的重要性以及意義所在,引導、鼓勵其作答。作答者完成問卷后,由婦科護理人員引導其完成陰道B超、內外生殖器、白帶、巴氏涂片、乳房等檢查。本次研究共計發放問卷324份,并為324例作答者做相關婦科項目檢驗,所有問卷及檢驗結果均完整回收。
1.3 觀察指標
統計各年齡段婦女圍絕經期出現頭痛、耳鳴、失眠、心悸、骨關節痛、性生活異常、感覺異常、泌尿系統異常、皮膚針刺感或蟻行感、出汗潮熱、疲勞、情緒波動明顯、抑郁煩躁等癥狀;分析各年齡段婦女KUPPERMEN評分;調查各年齡階段婦女了解、使用激素替代療法(HRT)的狀況;采用問卷調查各年齡段婦女通過何種途徑了解生殖健康相關知識。KUPPERMEN評分:對頭痛、耳鳴、失眠、心悸、骨關節痛、性生活異常等13項癥狀判定、評分,分數共有4個維度,若該項癥狀已對婦女正常生活造成影響,則將其記為3分,若該項癥狀持續時間較長,但對生活影響較低可記為2分,若該項癥狀不常出現,對婦女生活無影響可記為1分,若無明顯癥狀可將其記為0分,總分判定共計4階層,第一階層為35分以上,記為重度,第二階層為21至35分,記為中度,第三階層為15至20分,記為輕度,第四階層為0至15分,記為正常。計算圍絕經綜合征發生率為將重度、中度、輕度占比相加。激素替代療法(HRT)了解、使用狀況調查通過面詢方式進行,工作人員為婦科專業護理人員,調查前經過相關能力培訓,獲取基本調查技能。調查問卷在婦科專家指導下擬定,采用線下問卷發放方式開展調查,填寫過程有專業護理人員指導。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PSS 18.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計量資料用()表示,分別行x?、t檢驗。P<0.05時,表明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各年齡段婦女圍絕經期癥狀分析
2.2 各年齡段婦女KUPPERMEN評分結果
2.3 各年齡段婦女HRT使用情況
2.4 各年齡段婦女了解生殖健康相關知識途徑
3 討論
婦女卵巢功能失常的引發圍絕經期綜合征的元兇,卵巢功能影響生物學、內分泌等方面改變,導致臨床檢查異常,絕經后可能出現神經功能、心理狀態障礙,對患病婦女日常生活造成阻礙。KUPPERMEN評分是圍絕經期的有效評定標準,通過相關癥狀、指標的評定,能夠充分了解婦女的病情進展。就本文研究數據而言,圍絕經期婦女高發癥狀為出汗潮熱、疲勞、情緒波動明顯、抑郁煩躁,其中,出汗潮熱是患病婦女最為顯著的癥狀。本次調查結果證實,圍絕經期綜合征病情進展與年齡存在密切聯系,整體看來40~50歲婦女癥狀相對51~60歲婦女而言較輕,發生率較低(67.79%<86.86%),該項數據差異與女性體內雌性激素隨年齡增長,分泌呈現下降趨勢有關,且現代女性工作、生活壓力較大,伴隨年齡的增長,壓力越來越大,女性健康則每況愈下。40~50歲婦女對HRT了解、掌握程度較高,且了解生殖健康知識的途徑相對51~60歲婦女而言更為廣泛,網絡途徑占主要地位,因而40~50歲婦女獲取健康知識更為便捷、廣泛。綜上所述,應當加強圍絕經期婦女是健康知識教育,增強保健工作力度,有針對性地施以治療,捍衛女性健康。
參考文獻
陳美蓮, 許建飛. 社區婦女圍絕經期生殖健康狀況與圍絕經期綜合征影響因素調查[J]. 中國婦幼保健, 2017, 32(12):2727-2729.
李妤, 李芳, 郝友瑛. 女性圍絕經期綜合征影響因素的調查研究[J]. 中國婦幼保健, 2015, 30(7):1096-1098.
朱玲龑, 冉利梅, 聶四平,等. 1594名40~60歲女性圍絕經期綜合征發生情況分析[J]. 中華健康管理學雜志, 2017, 11(3):206-211.
楊娜, 李青, 王穎,等. 運動對圍絕經期綜合征婦女生活質量影響的系統評價[J].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7, 37(12):3043-3045.
胡穎敏, 藍堅華, 王佩英,等. 女性圍絕經期綜合征危險因素分析[J]. 浙江預防醫學, 2017, 29(10):1051-1053.
凌艷如. 徐州市云龍區婦女圍絕經期綜合征的影響因素分析[J]. 社區醫學雜志, 2016, 14(16):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