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輝
【摘 要】目的:研究并比較多西他賽聯合順鉑與紫杉醇聯合順鉑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效果。方法:在本院2015年9月-2017年10月間收治的肺癌患者中選擇62例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進行本次研究,所有參與研究病患均為自愿參與。將62例患者分為2組,甲組采用多西他賽聯合順鉑進行治療,乙組則使用紫杉醇聯合順鉑進行治療,分組方法為信封法,各組納入病例數均為31例。結果:對比治療有效率,顯示甲組為45.2%、乙組為35.5%。對比差異不明顯(P>0.05)。對比疾病控制率、不良反應發生幾率也提示差異不明顯(P>0.05),主要不良反應均為胃腸道反應以及骨髓抑制。結論:對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使用多西他賽聯合順鉑或紫杉醇聯合順鉑治療所得效果相仿,不良反應發生情況也較為相似,臨床均可作為一線治療方案。
【關鍵詞】多西他賽;順鉑;紫杉醇;晚期非小細胞肺癌;臨床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and compare the efficacy of docetaxel combined with cisplatin and paclitaxel in the treatment of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Methods: from September 2015 to October 2017, 62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62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group A treated with docetaxel combined with cisplatin, group B treated with paclitaxel combined with cisplatin.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was 45.2% in group A. In group B, it was 35.5.The difference was not significant (P > 0.05).Compared with the disease control rate, the incidence rate of adverse reactions also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The main adverse reactions were gastrointestinal reactions and bone marrow suppression.Conclusion: the efficacy of docetaxel combined with cisplatin or paclitaxel combined with cisplatin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is similar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s similar.
Keywords docetaxel, cisplatin, paclitaxel,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clinical effect
【中圖分類號】R73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8)09-03--01
非小細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肺癌中較為常見的類型,約占總肺癌的80%以上。非小細胞肺癌的死亡率較高,早期癥狀不顯著,故往往患者到醫院檢查確診時病情已經進展到中晚期[1]。臨床對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多以化療為主,以鉑類為基礎的聯合化療方案近年來較為常見。多西他賽、紫杉醇等是常用的聯合化療藥物。為探析多西他賽聯合順鉑與紫杉醇聯合順鉑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效果,此次研究在本院2015年9月-2017年10月間收治的肺癌患者中選擇62例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進行本次研究,并對上述患者實施了分組治療對比,現將研究結果做如下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 病例資料
在本院2015年9月-2017年10月間收治的肺癌患者中選擇62例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進行本次研究,所有參與研究病患均為自愿參與。將62例患者分為2組,甲組采用多西他賽聯合順鉑進行治療,乙組則使用紫杉醇聯合順鉑進行治療,分組方法為信封法,各組納入病例數均為31例。納入標準:①均經臨床相關檢查確診為非小細胞肺癌。②TNM分期均在Ⅲ期以上。③體力狀態PS評分為0-2分。④血常規檢查結果正常。⑤入組治療前均未接受過任何抗腫瘤治療。排除標準:①患其他重要臟器嚴重疾病。②肝腎功能異常。③同時患其他惡性腫瘤。④對此次研究所用藥物存在使用禁忌。甲組:男性18例,女性13例。患者年齡:42-68歲,平均年齡為(57.6±4.8)歲。病理類型:17例為鱗癌、14例為腺癌。TNM分期:8例為ⅢA期、16例為ⅢB期、7例為Ⅳ期。乙組:男性19例,女性12例。患者年齡:42-69歲,平均年齡為(57.7±4.9)歲。病理類型:18例為鱗癌、13例為腺癌。TNM分期:7例為ⅢA期、18例為ⅢB期、6例為Ⅳ期。組間對比如上指標,均提示差異不顯著(P>0.05)。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故具有可行性。參與此次研究的所有患者均為自愿參加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甲組:采用多西他賽(生產廠家:江蘇天禾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103540)聯合順鉑(生產廠家:南京制藥廠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30675)治療,多西他賽用藥量為60-75mg/m2,給藥方式為靜脈滴注,d1。順鉑用藥量為75mg/m2,靜脈滴注給藥,d1-3,以21d為一個治療周期。
乙組:采用紫杉醇(生產廠家:辰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57404)聯合順鉑進行治療,紫杉醇用藥量為135-150mg/m2,靜脈滴注給藥,d1。順鉑用法用量同甲組一致,治療周期同甲組一致。
兩組患者在治療前均要進行基礎止吐治療,并使用谷胱甘肽保護肝臟。使用多西他賽前1d、用藥當日以及后1d均要使用地塞米松(生產廠家:廣東南國藥業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44024618),用藥量為16mg,口服給藥。使用紫杉醇治療前12h以及6h要為患者使用地塞米松,用藥量為20mg,口服給藥。并在治療前30min為患者使用苯海拉明,用藥量為50mg,口服或肌肉注射給藥。同時靜滴使用西咪替丁(生產廠家:福建省泉州海峽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35021403),用藥量為300mg或使用雷尼替丁(生產廠家:遂成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65362),用藥量為50mg。同時也要為患者做好相關檢查,如血常規、肝腎功能、心電圖檢查、胸部CT等等。化療過程中要注意監測患者體重變化情況以及止痛藥物的使用情況,化療2個療程后衛患者進行治療效果評價。
1.3 觀察指標
①治療效果評價標準[2]:依據WHO評價標準進行,經治療后靶病灶消失,未見新病灶,且維持4周以上,腫瘤標志物正常則為完全緩解。靶病灶最大徑之和有明顯縮小,縮小程度在30%以上,至少維持4周為部分緩解。靶病灶有所減少但未達到部分緩解標準或病灶有所擴大但未達到進展標準則為穩定。靶病灶增大20%以上或出現新病灶為進展。有效率為完全緩解+部分緩解。疾病控制率為完全緩解+部分緩解+穩定。②不良反應發生幾率。
1.4 統計學處理
以統計學軟件SPSS18.0作為本次研究中各項數據組間對比的處理工具,依據計數資料以及計量資料的不同采用不同檢驗方法,計數資料使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t檢驗,P<0.05證明差異顯著,有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治療效果評價對比
所有病患均順利完成兩個療程的治療,未有中途退出研究的情況出現。對比治療后所得療效,結果顯示兩組治療有效率相仿,差異不明顯(P>0.05),具體如下表1。
2.2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幾率的比較
此次研究中兩組患者主要出現的不良反應為骨髓抑制以及胃腸道反應,對比不良反應發生幾率提示差異不明顯(P>0.05),具體如下表2。
3 討論
非小細胞肺癌是臨床上較為多見的癌癥類型,臨床對該疾病研究發現,引發該疾病的因素較多,如吸煙、職業接觸、肺部慢性感染等等,與小細胞癌比較,該類型肺癌的生長分裂較慢,因此臨床早期癥狀并不十分明顯,待到患者有所察覺時往往病情已經進展到中晚期,臨床具有較高的致死率[2]。一般而言若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若未能得到有效及時治療則生存時間平均為4個月,1年生存率僅在10%-15%左右[2]。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已經錯過手術治療的最佳時間,因此臨床對該疾病的治療主要以聯合化療為主,目前臨床多采用以鉑類為基礎的化療方案,以期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改善患者生存質量[3]。紫杉醇以及多西他賽是臨床常用的化療藥物,多西他賽多表達多要耐藥蛋白的人類腫瘤具有較高的抗癌活性,且該藥物與順鉑的作用機制不同,無交叉耐藥。該藥物與紫杉醇均屬于紫杉類藥物,均可促進腫瘤細胞內微管蛋白聚合,阻止細胞有絲分裂紡錘體,致使細胞無法分裂增殖[4],上述兩種藥物具有相似的抗瘤譜,毒副反應也較為相似,因此如何選擇是臨床面臨的問題。在此次研究中甲組使用了多西他賽聯合順鉑進行治療,乙組則使用紫杉醇聯合順鉑進行治療。對比治療效果發現甲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45.2%,疾病控制率為93.5%。乙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35.5%,疾病控制率為90.3%。組間對比差異不明顯。曾有相關研究顯示多西他賽的殺傷作用效果要明顯高于紫杉醇,與紫杉醇之間無交叉耐藥性[5],但在此次研究中可見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差異并不明顯。分析導致該種情況的原因考慮為臨床研究與實驗室研究存在一定差異。藥物在機體內的實際應用效果會受到安全劑量、機體對藥物的耐受程度以及腫瘤組織血藥濃度等種種因素的影響。此次研究結果提示在臨床為患者具體選擇藥物時應綜合考慮患者自身情況,不能單憑實驗室的研究結果進行用藥,以便提高患者的用藥安全性,提高治療效果。在此次研究中發現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較為類似,均為胃腸道反應以及骨髓抑制,對比發生幾率也提示差異不顯著。且大部分患者出現不良反應后經對癥處理后可恢復正常,未對化療的正常進行造成明顯影響。個別骨髓抑制相對嚴重的患者將化療時間適當延后,但最終仍完成了臨床治療。
綜上所述,對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使用多西他賽聯合順鉑或紫杉醇聯合順鉑治療所得效果相仿,不良反應發生情況也較為相似,臨床均可作為一線治療方案,臨床具體選擇治療方案時應綜合考慮患者身體情況以及經濟能力,以便為患者提供更為合適的治療方案。
參考資料
史志學. 兩種化療方案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療效及藥物經濟學比較[J].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6, 9(26):7-8.
張海良. 多西他賽聯合順鉑方案一線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近期療效觀察[J]. 現代診斷與治療, 2017,34(21):456-457.
張瀟, 任天舒, 黨大勝,等. 不同化療方案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臨床分析及藥物經濟學評價[J]. 臨床軍醫雜志, 2017, 45(7):701-705.
彭宇, 李崢, 熊艷麗,等. 晚期非小細胞肺癌不同含鉑兩藥方案一線化療預后因素的分析[J]. 第三軍醫大學學報, 2014, 36(16):1703-1708.
張宇飛, 安曉靜, 馬風梅. 吉西他濱與多西他賽聯合順鉑治療晚期NSCLC的臨床研究[J]. 成都醫學院學報, 2013, 8(1):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