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學水
【摘 要】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傳統的人事管理存在的弊端逐漸暴露出來,遠不能適應企業現代化發展的要求,把適應計劃經濟的人事管理模式調整到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配套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上來勢在必行。本文論述了人事管理與人力資源管理的內涵,明確兩者之間存在的區別與聯系,并就傳統人事管理向人力資源管理的轉變觀念進行分析。
【關鍵詞】人事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區別與聯系
一、名詞解釋
(一)人事管理。人事管理一詞源出于英語Personnel- management,本意是“人員管理”。是有關人事方面的計劃、組織、指揮、協調、信息和控制等一系列管理工作的總稱。通過科學的方法、正確的用人原則和合理的管理制度,調整人與人、人與事、人與組織的關系,謀求對工作人員的體力、心力和智力作最適當的利用與最高的發揮,并保護其合法的利益。
(二)人力資源管理。人力資源管理(H uman R esource Management,簡稱HR M),是指在一定范圍內的人口總體所具有的勞動能力的總和,或者說是指能夠推動整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具有智力勞動和體力勞動能力的人們的總和。
二、人力資源管理的發展演變
(一)人事管理階段 。早期的人力資源管理被稱做“人事管理”,它是伴隨著工業革命的產生而發展起來的。工業革命的爆發導致大機器生產方式的產生,出現了大規模的勞動力雇傭,因而必須有人處理組織中涉及與人有關的一系列事物和活動,例如管理福利計劃、人事檔案、上崗培訓、工時記錄、報酬支付等事宜。但是,人事管理工作的特征是照章辦事,屬于事務性的工作。
(二)人力資源管理階段 。最早提出“人力資源”概念的是著名的管理學家彼德,德魯克,他在1954年出版的《管理的實踐》一書中引入了這一概念,他認為人力資源擁有其他資源所沒有的素質,即“協調能力、融合能力、判斷力和想象力”。至此,西方企業中開始出現了人力資源部,除了從事傳統的事務以外,增加了人力資源規劃、政策制定、人力資源開發、職業生涯管理、工作分析與設計等職能。而且,人力資源部開始參與企業戰略規劃的制定與實施,人力資源管理的責任是確保組織在適當的時間、以適當的成本獲得適當數量、類型和技能的員工,以滿足組織當前及未來的需要。
三、人事管理與人力資源區別與聯系
(一)人事管理是人力資源管理發展的第一階段,有時也作為廣義的“人力資源管理”的代稱。
(二)人力資源管理是人事管理的繼承和發展,具有與人事管理大體相似的職能,但由于指導思想的轉變,造成了二者從形式、內容到效果上質的區別。
(三) 人力資源管理是人事管理的一種嶄新方式。人力資源管理通常是指組織活動范圍內針對人力這一資源進行科學管理、合理利用和有效開發的程序和方法。
(四)在人事管理中,企業對人的看法局限于人力是一種成本,在使用時以節約為目標;而人力資源管理將人視為可開發并能帶來收益的資源進行開發和控制。
四、從傳統的人事管理向人力資源管理觀念的轉變
在我國現行干部制度中,對人員的管理習慣上叫做人事管理。人事管理淵源已久,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管理程序、方法和管理系統。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及社會的轉型,人事管理也在發生著根本性的變革。各級人事部門、人事干部的工作內容在不斷調整,不斷變化,傳統的人事管理工作逐漸被現代人力資源管理取代。“以人為本”逐漸成為管理的內涵,成為管理追求的目標。
從傳統的人事管理向人力資源管理觀念的轉變,有其深刻的社會文化背景和管理領域基礎的變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經濟的全球化,要求組織降低管理成本以減少競爭壓力和增強競爭能力,人力資源成本在組織總成本在所占比例越來越大,并且隨著社會經濟特別是科技的迅猛發展,人力資源成本的比例還在迅速增加。
在人類所擁有的一切資源中,人力資源是第一寶貴的,自然成了現代管理的核心。不斷提高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的水平,不僅是當前發展經濟、提高市場競爭力的需要,也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地區、一個單位長期興旺發達的重要保證,更是一個現代人充分開發自身潛能、適應社會、改造社會的重要措施。
企業管理者必須從思想上轉變觀念,弄清人力資源管理目標以及與企業管理環境、整體戰略、企業文化的關系,這樣才可以讓企業得到更加長期穩定的發展。
(鄒平縣信訪局,山東 濱州25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