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夢婷
摘要:近年來,隨著國家逐步實施自然保護區、森林工程建設、退耕還林等林業重點建設,通過科學地指導和規范的發展,使我國生態環境得到了較大的改善,使森林資源的數量和質量得到明顯提高。林業是我國森林資源生產及利用的重要產業,也是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林業的發展取決于資源的更新與擴大,作為林業生存與發展的基礎——森林資源,其規模的擴大與資源種類的更新,直接影響了林業的可持續發展。為此,必須要加強森林培育。本文分析了當前森林培育中所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森林培育;林業;可持續發展
由于人們過度追求經濟發展而不斷向大自然索取資源,從而引起資源短缺、環境污染等問題,導致生態平衡遭到破壞。近年來,人們已意識到生態環境建設對于人類生存和發展的作用及意義,也提出了生態環境建設的具體措施。森林培育則是實現生態環境建設的重要手段,同時也是促進我國林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
一、促進林業可持續發展的意義
在全球環境不斷惡化的提醒下,人們越來越關注森林的保護和發展。森林是人類的朋友,為促進人類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第一,森林是天然的凈化器。隨著工業化的不斷發展以及人們生活中使用礦物燃料的增加,空氣中的污染物含量也在不斷的增加,一些有害氣體的存在甚至會為威脅到人類的健康生活和發展,引起了一系列環境變化,如臭氧層增加,氣候變暖,霧霾等。但是,森林的存在可以對空氣中地有害物質進行不同程度的吸收,起到凈化空氣的作用。第二,森林是天然制氧廠。氧氣是人類生命延續的基礎,人體時時刻刻都需要呼吸氧氣并釋放出二氧化碳,而森林正好可以吸收二氧化碳,產生氧氣,為人類的生存提供了基礎。第三,森林對氣候有調節作用。夏天吸收和反射太陽輻射減少地表溫度;冬季能夠減少空氣流量,保持地表溫度和適度。此外,森林還能夠有效的防止風沙、減少洪澇災害,涵養水源,為動物提供棲息地等作用。促進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可以使森林的作用得到更好的發揮,對人類的長遠發展有積極的意義。
二、加強森林培育技術實現林業可持續發展的有效措施
(一)創新管理模式,增加規模效益
管理模式的創新是經濟發展新時期對各個行業提出的新要求,森林培育技術的提高和發展也離不開科學管理模式的支持。在新的發展時期,為了促進森林培育技術更好的發展,就有需要對傳統管理模式中的不足進行修改,進行管理模式的創新。在新的管理模式中,要更加注重對森林培育技術的創新和支持,并鼓勵進行樹種篩選,育苗以及造林工作的科學研究,提高種苗的適應能力和成活率,促進規模經濟的發展。在發展的過程中,可以引進國外林業較為發達地區的管理模式,并結合本地區的環境特點以及工作需要進行科學的轉變。同時,在進行森林培育技術創新發展的過程中,要對本地區的自然環境做好充分的調查研究工作,并將環境相識度高的地區進行分組規劃,根據地區的特性,進行樹種性能的培養以及培育技術的發展。這樣可以有效的擴大樹苗的適應范圍,增加規模生產的效益,避免森林培育技術創新發展的局域性。
(二)掌握科學的培育方法
培育方式的選擇是決定森林培育工作效果和效率的關鍵,在實際工作當中,相關工作人員務必要掌握科學的培育方法。一方面,要堅持“社會生態效益優先”的原則,保證森林培育工作當中的一切活動都能發揮應有的生態及社會效益;堅持“生態效益可持續發展”原則,盡量選擇壽命長、具強生態功能的樹種,以保證森林培育的長期生態影響。例如紅豆杉,其耐寒性較好,生命力極強,且花多果多,觀賞價值較高,既能實現生態效益,同時還可兼顧社會效益;堅持“因害設防”原則,依當地實際情況,采取相應的防御措施,并構建相應防御體系,以免生態災害范圍擴大;堅持“取得三利”原則,在保證森林培育可取得相應生態效益的同時還要兼顧其景觀和經濟價值,以充分探究森林資源的潛力。另一方面,應選擇科學的培育方式。針對江河兩岸,可保持森林的原始形態,但要做好相關封護措施,以保證其正常生長;針對環境狀況較差的高陡坡、跳石塘等,應保持森林的原生態,若要進行新物種的培育,應注意水土流失問題,以免發生滑坡;針對公路兩旁,可選擇擇優保留或是合理密度等方法進行培育,以保證公路通行安全,同時發揮森林的生態及景觀效益。[2]
(三)注重人才培養,提高發展速度
為了提高森林培育技術,促進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就要注重對專業人才的培養。一方面,要在高等院校中,加強對相關專業學生進行科學研究創新的鼓勵;另一方面要對現有的林業工作人員,進行在崗培訓,提高科學研究的能力和專業素質,鼓勵其加入到科學研究工作中,讓其豐富的工作經驗成為促進森里培育技術發展的動力。此外,為了吸引和留住更多的專業人才,相關部門要制定具有較強吸引力的政策并給予科學研究更多的支持。
(四)加強資源投入,提升發展動力
森林培育技術的發展離不開專項資金的支持,加強資源投入,是提高森林培育技術的基礎,也是促進林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為了促進相關科研實驗的有效開展,相關部門要設立專項資金用于提高森林培育技術的發展,同時也要為選種、育苗、造林,管理等工作提供必要的物質支持和能夠滿足實驗需求的場地。通過不斷的實驗研究以及對經驗的總結,才能促進森林培育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發展。[1]
三、結語
可持續發展是新時期的科學發展觀,注重林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不僅僅有利于保護生態環境,同時也能夠為長遠的發展提供充足的動力。在促進林業資源可持續發展的過程中,注重森林培育技術的提高是其重要途徑之一。雖然在現階段的發展中,由于人們的認識不足、管理模式落后以及專業人才缺乏等問題,影響到了森林培育技術的進步。但是在不但的努力以及有效措施的落實中,這些問題都會得到解決,森林培育技術也會得到更好的發展,促進我國林業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
參考文獻:
[1]李淑艷.論加強森林培育技術實現林業可持續發展[J].北京農業,2015 (22):111-112.
[2]王志明.論加強森林培育技術實現林業的可持續發展[J].科技資訊,2015,13 (0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