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旗 何省秋

摘要:隨著現代市場經濟的發展,微電影作為新時期電影發展的重要表現形式和商業營銷表現手段,微電影中的鏡頭語言能夠更加豐富作品的拍攝方式和內涵表現。鏡頭語言有利于微電影畫面的拼接和編輯,有利于呈現故事結構的邏輯性。雖然當下微電影的發展環境受到生活碎片化及商業性的限制,但是借助于自媒體與新媒體的發展,微電影會有更大的創作空間。
關鍵詞:微電影;鏡頭語言;新媒體
一、微電影的定義及特點
微電影是指專門運用在各種新媒體平臺上播放的、適合在移動狀態和短時休閑狀態下觀看的、具有完整策劃和系統制作體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節的“微(超短)時(10-60分鐘)放映、微(超短)周期制作(7-15天或數周)和微(超小)規模投資(幾千-數千/萬元每部)”的視頻短片,內容融合了幽默搞怪、時尚潮流、公益教育、商業定制等主題,可以單獨成篇,也可系列成劇,受眾群體較為廣泛,具有很強的傳播和創作性。它具備電影的所有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主題和故事情節。2016年微電影行業慢慢轉向微電影+的新形態、新業態,即網絡大電影,又稱新媒體電影。
隨著現代社會生活節奏的加快,各種碎片化的信息充斥著人們的生活,互聯網的發展促使進入了微時代,微電影作為這個時代發展的必然產物,在信息的傳播和人們的生活具有重要影響。中國微電影協會會長周凱在微電影的創作中重點強調了:“如果在現代微電影創作中不重視對鏡頭語言的表現,微電影的表現將毫無特色,更沒有創意而言”。由此可以看出國內微電影研究中對鏡頭語言表現的重視,鏡頭語言對于微電影的良好表現具有重要價值。
二、微電影中的鏡頭語言特征
鏡頭畫面對于電影的表現具有重要的作用,是攝影師通過攝影機拍攝出來的具有創作意圖的電影畫面,能夠有效的突出電影的主題,讓觀眾通過電影的鏡頭的理解和感受所要表現的內容,“就是用鏡頭像語言一樣去表達我們的意思”[1]。鏡頭語言是微電影表現中最為直觀的語言,在電影和微電影創作中,鏡頭語言作為重要的表現方式和手段,通過將畫面的組接將微電影情感和故事情節進行有效的傳遞,更好的營造出微電影畫面的視覺沖擊力,讓觀賞者體會到電影畫面的視覺張力。
(一)從景別運用的角度提升微電影的故事性。眾所周知,根據攝影機與被攝對象的距離或是攝成的畫面的范圍大小來區分,可以大概將景別劃分為遠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寫,結合不同景別的表現特性,在拍攝階段,對于景別的選擇和運用應根據故事情節需要表現的核心點和人物行為動作進行取景。在對景別的選擇和運用中,依照循序漸進和視覺規律的原則,要呈現遞進式的變化,景別的過渡要自然,可以采取由遠及近或者由近及遠,鏡頭的推進和拉遠進行表現。
(二)從鏡頭運動的角度提升微電影的審美性。微電影作為現代動態影像的藝術,攝影機的運動和角度的不同,形成不同的銀幕構圖。根據攝影機的角度不同,一般有平攝、仰攝、俯攝、敘攝等。仰攝的是由下向上拍攝主體,鏡頭處在正常的水平線下,表示一種贊頌和勝利,銀幕畫面產生令人敬仰的映像;俯射鏡頭是由上而下的一種拍攝方法,這種鏡頭可以使被攝物顯得渺小,將被攝物壓降到地面,從而使觀眾感到人在道德上的壓抑,給被攝對象一種貶抑的效果,使人成為一種處于難以擺脫的定數中的物件,成為一種命運的玩物,平攝完全從正常眼光看世界,如在《大紅燈籠高高掛》中仰攝、俯攝的運用。攝影技巧也能形成創作手段,造成不同效果的銀幕畫面。如特技攝影機解決有難度的拍攝,大規模的戰爭,豪華的建筑場面等。
(三)從鏡頭組接的角度提升微電影的視覺性。鏡頭組接是微電影情節表現的重要環節,通過不同鏡頭的組接能夠有效的設計出故事的發展脈絡是正敘還是倒敘,并通過鏡頭的組接制造出懸念,吸引觀眾的好奇心,促進電影故事情節的發展。鏡頭組接對于分鏡頭節奏的表現和整體創作情感表現,以及畫面場景與聲音的處理具有重要作用,可以采取淡入淡出的轉場讓畫面看起來更加的流暢自然,通過鏡頭慢速運動和快速運動的變化,增強故事情節的緊湊感,凸顯出故事主題,傳遞創作者的情感。在微電影中鏡頭的組接能夠讓畫面更加豐富,形成較強的視聽效果,傳遞故事主題,表達故事情節的不同節奏。
三、微電影的發展趨勢及前景
微電影是互聯網時代的必然產物,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為微電影的出現提供了一切物質基礎和歷史條件。首先,在播放渠道上與傳統電影相比,微電影的播放平臺主要以網絡為主,使得受眾觀影更加隨意、便捷。除此之外,視頻網站的大量出現也對微電影的崛起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在現代互聯網時代,微電影作為網絡時代催生的重要視頻電影表現形式,以其具有的微小和時間短以及成本低等特征獲得良好的發展,微電影已經成為新媒體時代的一個重要文化現象[2]。
微電影的創作與表現除了需要具有完整的故事性和藝術性,之外還需要具有一定的技術性,創作者要對鏡頭語言表現具有很好的掌握。微電影對于拍攝的要求不像電影那樣高,現在網絡中具有很多形式的微電影,人們對于微電影的創作熱情很高,自媒體和新媒體以及傳統線下很多種形式的傳播為微電影的發展提供了土壤,微電影逐漸成為受大眾喜歡的傳播形式。微電影具有很強的創作空間,采用不同藝術手法的鏡頭語言能夠有效的將電影畫面進行組接,其中蒙太奇是電影組接中重要的表現技巧,鏡頭語言能夠有效通過畫面和空間的組合,表現微電影中的情感和故事情節,鏡頭語言在微電影表現和創作中的應用一定的現實意義和美學意義以及經濟意義和記錄意義。未來微電影必須達到一定的數量與規模才實現盈利,利用微電影的開放性,打造產業鏈,實現自身資源的整合和配置優化。相對于傳統電影或是長視頻,微電影更為貼合品牌傳播的需求。品牌客戶對微電影已經越來越重視,需求正在迅速增長,而這種需求也在一步步地推動微電影產業鏈的拓展和延伸,并最終走向成熟,而且微電影要增加創意,注重內容。
參考文獻:
[1]陳立新.論微電影中鏡頭語言的表現與效果[J].電影評介,2014(05):107
[2]李松.微電影——新媒體時代電影的華麗變身[J].新媒體研究,2017(22):104
作者簡介:
1.李旗,碩士研究生,講師,戲劇與影視學專業,畢業于重慶大學。
2.何省秋,本科,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畢業于重慶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