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軍銀
【關鍵詞】 高效課堂;教育模式;核心;原則;三維目標
【中圖分類號】 G6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13—0074—01
“高效精品課堂”是指在現有的有效教學的基礎上,針對課堂教學的無效性和低效性現狀,力爭以最短的課堂時間達到最高的教學效果的教學形態。實施高效精品課堂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讓學生有更充足的時間參加除學習書本知識以外的教學活動,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素質教育。我個人認為,構建“高效精品課堂”首先需要明白以下幾個問題。
一、構建高效精品課堂并不是推翻現行教育模式
構建“高效精品課堂”是指在現有的有效教學的基礎上,針對部分無效和低效課堂進行的調整,并不是否定現有所有課堂,否定現有的所有教學模式,甚至有人狹隘地認為,課堂上只要教師講授,不組織學生小組合作探究學習,就不是高效精品課堂,導致從教多年的教師竟然束手無策,在痛苦中等待領導頒布成型的高效精品課堂模式,以便亦步亦趨。說實在的,在沒有提出構建“高效精品課堂”之前,有些老師的課堂已經是“高效精品課堂”了,至少有些環節方法得當,效率高,效果好。因此,我們一定要明白,不適合組織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課型教師大講特將就不一定不是“高效精品課堂”,高效精品課堂的精神體驗是教師上得舒服,學生學得舒服,階段性定義,早期應該沒有模式,暫時凸顯的是一種教學思想,只要教師感到自己講課能做到有效,學生學習也能做到有效,這就是“精品”課堂,“高效精品課堂”就是在課堂不拘形式的情況下,充滿生命力,教有所值,學有所獲。
二、構建高效精品課堂的核心是如何實現課堂高效
要想實現課堂高效,需要我們做好兩件事,課內和課外。先說課外,首先要認真備課,精心設計每一節課,把知識進行認真梳理分類,例如,授課內容中,學生已經懂了的,只需檢查就可以了;學生自己可以讀懂的知識,要讓學生概括提煉;學生讀教材也不懂,但可以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可以搞懂的內容,要組織學生小組討論解決,小組成員構成應該是異質的;學生讀了也不懂,小組討論也解決不了的內容,教師必須講授和闡明;對于教師講了也不懂的內容,教師要通過實踐活動和實驗證明來幫助學生理解。這樣,把知識根據學生的程度不同,梳理分類,區別對待,教師上課才能心中有數,詳略得當,難點突出,備課如果再以導學案的形式呈現,學生和老師在課前都有事做,齊頭并進,課堂上必然自如得多,有效得多。當然,“高效精品課堂”的探索,應該有許多切入點,只要符合自己學生和教學要求,找準抓手,牽一而動全身,高效就隨之而來。再說課內,導入要承前啟后,簡潔明快,語言要精練,具有啟發性,時刻關注學生學習情緒,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必要組織小組討論,大膽鼓勵學生表述和概括,遵循知識的生成規律,結論的得出要注重過程運行,使不同程度的學生各有所獲,能做到這些,也就是“高效精品課堂”了。
三、構建高效精品課堂需要遵循的原則
構建“高效精品課堂”遵循的原則是,“先學一家、融匯百家、自成一家”。在構建初期,可以模仿學習某某樣板,借鑒成功經驗,力爭少走彎路,做到有章可循。在學習進入第二階段,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理論基礎,教師的熱情高,探索實踐工作已經全面展開,就要融匯百家,取長補短,學習和領會各家之長,思考自我,立足自身現狀嘗試符合自己的教學模式。最后階段,就是要自成一家,形成符合自己地區或學校特征的教學思想或模式。從表面上看,似乎是一種模式和理念支持下的教學行為,而實質上百花齊放,讓每個教師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教學方法,這樣的所謂模式才會有生命力和想象力。這也是為什么杜郎口的三三六模式只在自己的地區適合,而全國課堂教育并沒有被一種模式所覆蓋的原因。
四、構建高效精品課堂要關注課堂三維目標
“三維目標”是新課程改革提出的重要理念,“高效精品課堂”必然要實踐課堂“三維目標”。要實踐,首先要正確理解,所謂“三維目標”是指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態度價值觀。在課堂給學生傳授知識與技能時,是在注意過程與方法,關注學生的情感和情緒的狀態下進行的,不是只管把知識講完,不注意方式方法,也不管學生是否樂意,是否積極,形成什么樣的價值觀也不考慮,一味地交待知識,沒有把“人”放在突出地位。再通俗點講,課堂上在注意學生情感體驗的同時,用正確的“過程與方法”讓學生掌握“知識與技能”,就實現了“三維目標”,即學生在合理有效的學習過程中,情感有所體驗,態度有所體現,影響正確價值觀的形成,使學生既成為一個有知識的人,也成為一個有思想的人,把“高效精品課堂”建成一個真正關注“人”的課堂。
編輯:蔡揚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