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鐘石
【摘要】近年來政府制定了“互聯網+”行動計劃,使大學生在創新創業的過程中擁有更廣闊的空間,“互聯網+”行動計劃的制定同時也為高校推進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提供了一個契機。高校利用“互聯網+”推進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應該從學校的專業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去考慮。本文首先介紹了“互聯網+”對高校推進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性,然后闡述了高校利用“互聯網+”推進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策略。
【關鍵詞】高校 互聯網+ 大學生 創新創業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3-0030-01
互聯網對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據統計數據分析,在未來幾年內互聯網對GDP的增長仍有著巨大的意義。互聯網是一種新型的信息技術,它的內容包括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等,互聯網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1]。大學生進行創新創業可以為社會注入新的活力,使社會更加生機盎然,使國家更加朝氣蓬勃。大學生進行創新創業對高校和社會的發展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在“互聯網+”的背景下,高校推進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刻不容緩[2]。作為新的經濟形態的“互聯網+”,可以優化互聯網生產要素的配置,“互聯網+”和經濟社會各領域的融合使實體經濟的創新力和生產力得到進一步提升,使“互聯網+”這種新的經濟形態得到廣泛的發展。
高校利用“互聯網+”推進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是傳統教育思想的變革,這種新型的教育模式更加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大學生“互聯網+”型的創新創業教育的實施過程是利用“互聯網+”網絡技術聚集校友、商會、社區和企業等資源。“互聯網+”創新創業教育可以積累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人氣,從而有助于大學生創新創業氛圍的營造。所以,高校應利用“互聯網+”推進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從而做好大學生創新創業工作。
1.“互聯網+”對高校推進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性
1.1“互聯網+”使大學生創新創業的平臺更加廣闊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互聯網逐漸融入到了傳統行業中,使傳統工業轉向工業互聯網,使傳統農業轉向農業互聯網,使傳統服務業轉向服務業互聯網。QQ、微信等由“互聯網+通信”技術開發的通信軟件使人們的溝通更加便利,滴滴打車等由“互聯網+交通”技術開發的交通程序使人們的出行更加便利。
同樣地,“互聯網+”為大學生提供了各個領域的創新創業的平臺,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進行創新創業[3]。高校利用“互聯網+”推進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可以培養大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業意識,可以提高高校畢業生就業的質量,可以促進行業轉向“互聯網+”新業態,讓互聯網融入到實體經濟中。
1.2“互聯網+”使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面對新的機遇
創新創業的主力軍是高校大學生,“互聯網+”的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迎來了新的機遇。“互聯網+”信息技術為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創造了更多的有利條件?;ヂ摼W提高了知識和信息的流動性,大學生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進行創新創業能夠遇到非常多的創業機遇而且不需要過高的成本和門檻,更不需要具備雄厚的資本,需要的是擁有創意的思維。
“互聯網+”使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面對新的機遇[4]?;ヂ摼W技術在不斷地發展,高??梢岳镁W絡平臺(如:云技術等)通過組織各高校創業團隊、教師和企業來建設高校創新創業專供網。利用“互聯網+”推進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是一種新的教育模式,高校采取新的教育模式能使學生在進行創新創業過程中很好地適應新業態經濟的發展。“互聯網+”型的創業平臺的內容有:教師輔導站、技術服務、科技開發、商務物流、生產企業和金融風投等,創業平臺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提供更多的指導、物流、推廣、支付和資金等服務, “互聯網+”型的創新創業具有很高的優勢,這些優勢可以鼓勵大學生進行“互聯網+”創新創業。
2.高校利用“互聯網+”推進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策略
2.1通過“互聯網+”方面師資的培養推進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
高校要想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教學水平有所提升,高校首先要大力提高“互聯網+”的師資力量[5]。同時高校要對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內容進行調整,教師要根據“互聯網+”的教學思維模式進行課程設計、制定教學體系和整合教學資源,高校教師要合理利用互聯網教學模式如微課教學等,從而培養出更多的“互聯網+”型的創新創業人才。
高校要想提升高校教師“互聯網+”型創新創業課程的教學水平,應當組織教師參加“互聯網+”方面的教學培訓,使教師能夠將“互聯網+”信息技術應用到大學生創新創業教學中。教師“互聯網+”型創新創業課程的教學水平的提高可以鼓勵更多的大學生進行“互聯網+”創新創業。而且,引進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專家也是高校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教學水平的有效途徑。
2.2通過“互聯網+”實踐載體的搭建推進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
高校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是進行“互聯網+”實踐載體的搭建。高校在進行“互聯網+”實踐載體搭建的過程中,首先需要對大學生創業團隊進行鼓勵和支持,然后結合大學生創業需求和市場導向搭建“互聯網+”實踐載體,“互聯網+”實踐載體有很多種,如科技孵化園基地等。
“互聯網+”實踐載體的搭建為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提供了廣闊的平臺,促進了學校和企業的合作,使大學生創新創業的能力得到了不斷的提升。例如,高??梢岳谩盎ヂ摼W+”信息技術制作一個“創新創業互動課堂”網絡平臺,學生在“創新創業互動課堂”網絡平臺上注冊后可以學習平臺中的創新創業網絡課程,學生還可以通過“創新創業互動課堂”網絡平臺進行交流和互動,在學習的過程中提升創新創業的能力。
2.3利用“互聯網+”進行大學生創新創業特色教育
高校推進“互聯網+”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時,要結合學校的專業特色為大學生創造廣闊的創業空間,從而鼓勵更多的大學生進行創新創業。
3.結束語
我國高校的數量非常多,這意味著高素質人才越來越多,利用“互聯網+”促進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有利于新業態經濟的發展。大學生是社會經濟發展的主力軍,高校要對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加以重視。利用“互聯網+”推進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可以避免傳統教育模式的弊端,可以有效地整合優勢教育資源,從而使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更好地服務于大學生的創新創業。
參考文獻:
[1]白巖,張志義.“互聯網+、大數據”背景下大學生就業創業能力培養策略及應用系統平臺的建設[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6(1):116-117
[2]倪春虎.“互聯網+”在大學生創業就業教育中的功能定位及實踐[J].繼續教育研究.2015(10):20-22
[3]盧曉.“互聯網+”時代創新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對策研究[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6(3):172-173
[4]徐一凡.“互聯網+”視閾下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改革實踐探索[J].時代教育.2015(19):99
[5]楊柳.“一帶一路”背景下就業創業一體化的商務俄語專業特色建設研究[J].高教學刊.2017(20):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