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靜
【摘要】隨著時代進步科技的發展,學校的教學模式也發生著變革,尤其是中學音樂教育微課的引用,不光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給音樂教育帶來了發展,本文旨在研究中學音樂教育中微課的設計特點以及在教學中的應用研究,在總結教學經驗的基礎上,為其他課程的微課應用提供借鑒,同時也促進中學音樂教育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中學 音樂教育 微課
【中圖分類號】G633.9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3-0208-02
一、中學音樂教育中微課的設計與應用現狀
“微課”就是運用信息技術利用課堂教學視頻(課例片段),包含與該教學主題相關的教學設計、素材課件、教學反思、練習測試及學生反饋、教師點評等輔助性教學資源,用一定的組織關系和呈現方式展現一個半結構化、主題式的資源單元應用小學習環境。微課是一種新型的教學資源,在現在的中學音樂教育中剛剛起步,微課的設計從唱歌課、欣賞課、樂理常識課、器樂課不同的課程出發進行設計,都還處于實驗階段,只有城市的學校進行了開展,在農村的中學還沒有進行相關的課程開展,微課的逐步投入使用,一定會能使更多的同學熱愛音樂,熱愛學習。
二、中學音樂教育中微課的設計特點
(一)精致教學設計
中學音樂教育中微課的教學設計需要教師精心的課前準備,做好教學設計的要求,在微課中的教學設計是完全、精心的信息化教學設計,而且在設計上要保證時間在5-8分鐘左右,提前預設出教學中重點、難點、疑點內容以及教學流程,幫助學生順利掌握本次課的教學任務。在微課的教學設計上微課雖然短小,但它的知識內涵和教學意義非常巨大,有時一個短小微課比幾十節課都有用。
(二)經典示范案例
微課具有真實的、具體的、典型案例化的教與學情景,在微課中學生可以親身的體驗,增加音樂學習的直接經驗,感悟音樂課堂的魅力所在,通過在線的觀摩課例,查看教案、課件等輔助信息化資源,讓課堂教學內容豐富起來。在經典的示范案例中進行音樂的教學,真實感受音樂創作家的創作情感,體驗音樂之美。
(三)自主學習為主
現在的教學都倡導學生的自主學習,學生也只有在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前提下才能去主動的學習,微課是供學習者自主學習的課程,是一對一的學習,通過多種途徑和設備制作,以實用為宗旨原則,讓學生在學習中真正的實現自主學習。在自主學生中,學生去自己探索音樂世界的奧妙,去挖掘音樂帶給學生的知識,從音樂中學習音樂樂理,以微課的形式就變得更加的有趣和實效。通過不斷的微知識、微學習,從而達到積少成多的作用。
三、中學音樂教育中微課的應用策略
(一)微課融入音樂,玩轉課堂
新課改對中學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創設自主的課堂、合作的課堂、探究的課堂而微課的出現就幫助了這個目標的更早實現,在微課融入音樂,玩轉課堂的理念成為了學生學習音樂的又一種新的形式,微課是信息化時代的產物,可以通過各種方式讓微課堂玩轉起來,充分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微課堂中積極的表現,利用各種平臺,增加學生的互動,讓微課成為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增進互動與合作的工具。
(二)教師提高,學生學習
微課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方式,教師也要積極學習微課的使用,不斷的學習專業知識,增加解學能力,才能為學生帶來更加精彩的上課體驗,教師要不斷增強教學技術,幫助學生自主的學習,利用微課這種形式實現教師和學生音樂水平的共同提高和進步。
(三)教師主導,學生主體
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堅持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原則。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資源,也不能脫離教師和學生互動,要把微課真正的利用起來,成為一種學習音樂的方式。這種課堂有積極的方面一定會有消極的方面,教師在運用微課教學的課程中,也不要完全消失于課堂之中,應該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在微型的課堂里自主的學習,教師不能放任不管,也要時常的監督,幫助學生運用好微課的積極效用。在中學音樂教育的課堂中,不僅學習的是音樂也是音樂的歷史,只有明白了人物的生平經歷,才能理解歌曲所要傳達的感情色彩,在學習歌曲的同時,通過微課這種資源,讓學生更加主動的去了解音樂名人背后的故事。
中學音樂教育也是中學生學習的關鍵,對于美育的培養感受美鑒賞美的能力,都是從音樂教育的課堂上所能獲得的。微課的創新應用給學生帶來新的學習樂趣和課堂體驗,在微課中學習,在微課中體驗,通過對中學音樂教育中微課的設計與應用研究,我們也更加意識到這種形式的積極作用,微課的起步剛剛開始,相信未來一應會有更多的突破性的進展。
參考文獻:
[1]胡鐵生.微課:區域教育信息資源發展的新趨勢[J].電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2]胡鐵生.中小學微課建設與應用難點透析[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
[3]李小剛,靳素麗.微型學習視野下的微課程設計及教學應用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2013(10):31-35.
[4]李巧芳,楊文美.我國微課程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30):12-14.